输了票房赢了口碑,日票房不足百万的《星际探索》爱了

  雨夜,贫穷的父亲为了梦想,抛弃了自己还在襁褓的孩子。

  多年后,孩子长大成人,踏上了千里寻父之路,历经坎坷,父子在泪水中和解。

  这样的“寻亲”戏份,想必爱看电影的你一定不陌生,文艺片、剧情片,甚至很多华语喜剧片也会用它来强行“催泪”。

  上周,又一部“千里寻父”的电影上线了,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太空。

  《星际探索》

  不远的将来,人类遭受了来自海王星的反物质攻击,天梯遭到轰炸,外太空基地大半被毁灭,连地球也成了它的目标。

  困境之下,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宇航员罗伊被委以重任,只身前往海王星,对抗反物质,拯救整个世界。

  开场,《星际探索》就勾画了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并为这个世界设定了一个倒计时:罗伊战胜反物质,世界重回安宁;罗伊不能成功,世界只能被毁灭。

  可当英勇的宇航员离开地球时,这好莱坞惯用的科幻套路突然变了味道。

  海王星存在的并不是了什么了不起的外星人,而是当年前往外星后了无音信的宇航员克利福德,也就是罗伊的亲生父亲。

  离家父亲成了毁灭的大反派,英雄儿子成了拯救地球的大英雄,浩瀚的太空之上,罗伊与父亲成了最“亲近”的人,也成了最“疏远”的人。

  好端端的事关地球安危的科幻大戏,为什么会成为父子相认的悲情剧呢?

  镜头不断的闪回,我们渐渐了解到了这对父子的故事。

  多年前,父亲克利福德为了人类的航天梦,离开孩子,踏上了探索外太空之路。

  为探索太空抛家舍业,可浩瀚的太空并不想助他实现梦想,寻而无果,同行人心生退意,克利福德却决定留在海王星。

  父亲独自游荡太空,罗伊亦是如此。

  因常年在外太空工作,罗伊与妻子的感情破裂,临上飞船时,罗伊为妻子留下深情满满的告白,开船前却又全部删除。

  漫长的星际探索旅程,看着窗外毫无生气的太空,罗伊逐渐体会到了父亲的绝望与无奈。

  他们是世界的英雄,却不是家人的英雄,他们能够拯救世界,却挽不回自己的父亲,挽不回父子间的亲情,挽不回自己的妻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重逢之后,罗伊理解了父亲,父亲也接受了罗伊。

  海王星上,父亲与罗伊深情相拥,所有的悲伤、怨恨、无奈都被这拥抱所化解。

  华语家庭剧结尾,父子和解共面困难的高潮即将来临之时,导演格雷擅长的“反高潮”戏份却来了:父亲割断绳索,飞入浩瀚无尽的宇宙。

  没有和解,也没有温暖,更没有动人的告白,父亲不想回到地球,罗伊也接受了父亲去世的事实。

  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泰坦的女妖》中,将人类的勾心斗角延续到宇宙之中,“无穷无尽的外部太空有三项馈赠:空洞的豪勇,匮乏的幽默感和无意义的死亡”。

  罗伊与父亲无疑是这段话的最好注解,浩瀚的星空中,他们相遇了,然后又分别了,太空没有改变他们的家庭,却改变了他们。

  太空给了我们太多,丰富的矿物质、无穷无尽的空间,以及依托太空产生的美好想象。

  可是,当这样宏大的美好具体到个人身上时,太空能给予他们的只有无穷尽的寂寞、无穷尽的黑暗、无穷尽的孤独,所有的痛苦他们只能埋藏在心底,然后用公众的期待一次又一次鞭策自己,让自己飞得更远,更快,更高。

  英雄被鲜花簇拥,身肩众人期待,却又无比寂寞。

  抛除影片对父子情的描述,对外太空的勾勒,即便作为科幻片,《星际探索》也是合格的。

  一开场,数千公尺的天梯之上,罗伊展开科学研究,困难的太空旅行简单地如同做光观电梯,so easy。

  上天有电梯,去月球也有班机。

  片中,为了抵达月球,罗伊乘坐了商务航天飞机,热毛巾,小桌板,啤酒饮料小烧烤,飞机有什么,航天飞机就有什么。

  火星之上,人类痕迹也充斥其中,牢固的建筑,秘密的发射基地,以及那媲美跑跑卡丁车的火星车追逐。

  还有,太空中的外星狒狒,反物质袭击……

  《星际探索》不是硬科幻太空片,却有着不逊色于它们的特效与设计,以及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

  上映一周,这部耗资近一亿美金的大片在华语市场只取得两千万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加之国际市场遇冷,这部超级大片扑街已成定局。

  作为科幻大片,显然它不够酷炫,不够浩瀚,难算合格。

  但是如果你打算一个人看电影,想要在寂寞中思索人生,体会一场孤独却温暖的太空旅行,《星际探索》一定是不二选择。

  码字民工:小配角

  免费编辑: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