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她又怎样?确实不好看

  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昨天聊《华灯初上》衍生综艺时,有友友想看前不久林心如的新作《模仿犯》,今天给大家安排。

  吴慷仁再演律师,面对一堆记者,他沉着应对↓

  

  别说,真有点梦回王赦。

  刷完吴慷仁、柯佳嬿、林心如主演的《模仿犯》,小剧对最后的结局发出提问:

  《模仿犯》真的不算《我们与恶的距离》的之王赦记者的前传故事嘛

  

  (《我们与恶的距离》)

  

  (《模仿犯》)

  《模仿犯》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宫部美雪的同名畅销小说。讲述了一名擅长侦办凶杀刑案的检察官,面对当时第一起的连续杀人命案,凶手跟着媒体乱象开始操弄人心、挑衅司法,让检察官决心找出凶手犯案证据的故事。

  但,《模仿犯》只有7.6分,不说远远不及《我们与恶的距离》,甚至比不上《华灯初上 第一季》的评分。

  论悬疑,它有。

  开篇便是带着面具的嫌疑人,不断给电视台寄送录影带,挑衅警方。

  

  

  公园断掌与旧案中有相同的拇指脱臼,随之引出整个故事的悬疑背景。

  

  

  接着,新的女性受害者不断出现。

  警方、检方、媒体、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的作案手段、凶手一次又一次利用舆论挑战法律......

  怡君案,彤妹案,线索指向KINK酒吧,可是,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

  是受过校园霸凌的弟弟建和?

  

  是他的同学沈嘉文?

  

  还是电视台和蔼可亲的男同事陈和平?

  

  其实,剧播中期,已经给观众露出了一位凶手,只是结局时,再次反转,提前向观众透露的凶手并不是最终的大BOSS,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论人性讨论,它也有。

  模仿犯唯一的乐趣便利用电视媒介和舆论,将被害者和被害者家属当成游戏的筹码,看着他们在电视节目中和自己对话,挣扎。

  当谜底揭开,我们才知道,犯罪嫌疑人扭曲的内心,始于同事的否认,

  

  

  而模仿犯罪的人,因悲惨的童年经历,心理扭曲。

  失手杀了女友,被凶手利用,一错再错。

  这一过程中,也讨论了新闻媒体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性。

  

  某种程度来说,舆论发酵加速了各部门对案件的重视程度。

  电视台接到嫌疑人电话,第一时间联系警方,通过电话取得犯罪嫌疑人定位。

  但另一方面,媒体为了博取高收视,邀请被害者家属上节目,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也会激怒犯罪嫌疑人,导致案件更加棘手。

  

  从故事的叙事节奏来看,《模仿犯》的节奏不算太差。

  只是,这是一部非典型悬疑剧。

  为什么这么讲?

  不管是坚持寻找真相的检察官、借用凶杀案博取高收视的媒体还是杀人凶手,故事最终的落点是讲人性。

  

  讲人性是否有绝对的善恶,讲人性在不同环境下受利益驱使,是否能坚守初心。

  

  因此,本剧除了悬疑推理,便是案件中的“人”。

  像孙女失踪案中,冷静到让观众怀疑,他可能是凶手的外公。

  

  彤妹案中,父亲和青春期女孩的观点碰撞,导致女孩叛逆,被凶手杀害,

  

  

  而父亲得知孩子遇害消息后,失去警察的冷静分析能力。

  

  

  被嫌疑人牵着鼻子走,上节目,又去酒吧闹事......险些丧命。

  

  一个一个小案件,融合了世间百象。

  它告诉观众,并不是所有的受害者家属都会失控,不讲理,

  也告诉观众,当身边最亲密的人遇到危险,哪怕是见过很多更残忍凶案县城的警察也会情绪失控,甚至不顾法律,只为找到凶手。

  此外,还有犯罪嫌疑人因原生家庭影响,而扭曲的内心等社会性问题。

  但这些问题,被编剧硬转了方向,开始讨论“善与恶模糊的边缘界限”。

  

  用来支撑这个主题的内容少之又少。

  值得放大讨论的社会问题,被浅浅到过。

  关于男性对女性的凝视视角,仅仅在最后公开凶手的时候一闪而过,

  

  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通过他扭曲的心理杀死女友带过,

  

  而媒体和流量的关系,通过女记者前后呼应,告诉观众,很多年前,她的领导为了博流量,利严肃新闻获得台里好评。

  很多年后,网络媒体发展,舆论依旧不可控,而她能做的是坚持初心,努力让新闻报道减少对受害者家属的二次伤害。

  

  从头到尾没有深入讨论全剧的主角——“女性受害者”。

  而是通过连环凶杀案、面具犯罪分子,将故事的落点引到了——凶手是什么样的人?他想要的是舆论关注?还是杀人爽感?

  

  更可惜的是,也并没有讨论凶手是如何正义邪恶之间选择邪恶,并且无下限扭曲内心。

  反而在最后画风一转,莫名探讨起了黑白界限的问题。

  

  诚然,台剧比起大陆剧,尺度开放很多。

  我们能看到主播开会抽烟,

  

  能听到爆粗,

  

  能看到残忍的凶杀案现场.......

  但论凶杀案现场和尸体的血腥尺度,比不上周渝民的推理悬疑剧《逆局》;

  论人性的讨论,比不上舆论杀人的《我们与恶的距离》。

  比起此前与网飞合作的犯罪台剧,这部,在故事节奏、人物塑造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只是,从《狂飙》的安欣、《他是谁》的卫国平,再到《模仿犯》的郭小其,观众看到了太多对案件执着甚至把自己搭进去的正派形象,难免审美疲劳。

  

  加上案件讨论的话题没有那么新颖,《模仿犯》真的不用无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