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遇难后,有人劝36岁的张越霞改嫁,她却反问:6个孩子怎么办?

  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深切的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无疑是最能尽心竭力毫无顾忌的帮助你的那个。

  在和平时期如此,在战争年代也同样如此。

  在革命岁月里,有一位名叫张越霞的前辈,她是博古的第二任妻子。她便用伟大的胸怀,为我们展现了母亲“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一面。

  张越霞的人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空难,或许她的后半生会完全不同。

  

  1910年,腐朽不堪的清朝已经行将就木。内忧外患之下,盘剥更甚,百姓的生活也是惨不忍睹。

  这一年,张越霞出生于浙江浦江县城北的一户贫苦人家里。少时的她,甚至因为贫困差点沦为童养媳,好在在哥哥的帮助下才得到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小学毕业后,她考入了浦江县高级小学,但由于当时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年轻的她也备受鼓舞接受了新思想,便组织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斗争活动。

  结果,她却被胆小怕事的学校开除了。

  之后她历经坎坷,在1926年成为了浦江县蚕桑讲习所的一名教师,有了第一份稳定工作。虽然之前因为抗争而经历了被开除的事情,但她并未灰心丧气,16岁的她果断决定入党,成为了当时组织里最年轻的党员。

  两年后,她凭借出色的办事能力进入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组织安排她在中央秘书处陆续担任了文印、内部交通、警卫等工作,她也成为了周恩来身边的得力助手。

  1931年6月,意外突然发生。高级干部向忠发被捕后叛变,并向敌人供出了中央机关的所在地。很快特务搜查了所在地,张越霞来不及撤离,被敌人抓住。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坚守初心,敌人反复讯问,实在问不出线索,又无实证,只好把她放了。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并不是她唯一一次牢狱之灾,三年后的1934年11月,她再次被敌人抓住。但这次不同了,上次敌人没有证据,无奈之下放了她。

  这回有叛徒在敌人面前指认了她,即便如此,她坚持守口如瓶,最终被判7年徒刑。三年后的1937年7月,日寇在卢沟桥制造了新的事端,全面抗战就此打响。面对全国的批评以及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兵谏,蒋某人被迫同意暂停内战,联合抗日一致对外。

  作为双方合作的谈判条件之一,她和其他党员在8月被释放出狱,组织随后安排她去长江局组织部担任组织干事,而该组织部的领导人是博古。

  相比于其他同事,她的文字功底更好,总能帮到博古,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近。1940年,经过组织的批准,她和博古正式结为夫妻,还生了一个儿子。

  之前博古曾经结过一次婚,首任妻子是刘群先,但刘群先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牺牲了,留下了5个孩子。面对这份沉重的负担,她没有拒绝,担负起了养育6个孩子的责任。

  

  两个人养育6个孩子,努力一番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然而在1946年4月8日这一天,意外发生了,博古和叶挺、王若飞、邓发等重要干部从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的时候,中途飞机突然失事,坠毁在山西兴县黑茶山。

  事后经过调查,得知此事是军统特务所为,博古当时只有39岁。她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写下了 4000字的悼念文。

  此事过去一段时间后,有同志建议她改嫁,因为当时她只有36岁,还不算高龄,改嫁并不难。而且她工作能力也很强,是一位优秀的同志,不难找对象。

  但她表示博古留给她6个孩子,改嫁了孩子们怎么办,她坚决的表示,一定要独自抚养孩子们长大,让孩子们继承遗志。由于这6个孩子中只有最小的小儿子秦铁是她亲生,其他都是博古前妻所生,这份责任心让不少同志都很敬佩,大家也就不再向她提改嫁的建议了。

  新中国成立后,起初国家实行供给制,6个孩子的学费和衣食住费用由国家负责。

  但时间长了,国家经济也面临困难了,无论是职工还是干部,后来都改成了薪金制,尽管她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但算来算去,工资还是没办法养活6个孩子。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找博古的老朋友,当时正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

  

  杨尚昆了解情况后,当场表示烈士子弟肯定要管,于是想办法为这6个孩子申请了补助,每个孩子每个月能领到20元生活费。这些钱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少,但在当时20元其实不算少。没过多久,国家又给她发了一笔稿费,这是博古生前著作译著的稿费,大约10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钱。

  领到稿费后,她找到组织把孩子们领的生活费退了,不再领取组织上的相关补助。之后她悉心教育子女好好学习,还给孩子们每个人买了手表,当时绝大多数孩子是戴不起手表的。她希望通过这件东西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时间。

  她的六个孩子里老大因为疾病早逝,其他五个都在她的培养下长大成才,她一生不仅在政府工作中作出了很多贡献,更担当起了一个母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