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流浪地球》资深译者:国产电影走向海外怎样选好翻译
“画江湖”系列动画的导演曾经在一次论坛上被问及国产动画在海外的推广情况,他对此的回应是:“不怎么样,近期在国内很火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在北美总票房其实占比很小很小,观众也多是华裔。”而面对“这些动画电影都是谁译制的,或者将由谁译制”的问题时,参加活动的几位导演和制片人没一个能答得上来。确实,相比是谁做的特效,谁做的后期,电影是谁翻译的并未得到太多关注。
▌陈萱 宋晓可
在国产电影走高的当下,作品的出海都需要哪些努力?电影剧本、对白等文本的翻译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期,“艺见”邀请曾参与《误杀》《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等电影中译英的资深译者对此进行解读。
1
是谁在做电影翻译?
想知道每部电影都是由谁翻译的并不容易,如果你没有把片尾完完整整一字不漏地看完,你可能根本找不到翻译的名字,而片尾的名字实在太多,过得又太快,就算你全看完了,也不一定能找到翻译的名字在哪里。去年笔者在电影院里看过三部自己参与翻译的电影,只在《误杀》上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制片人把我们工作室的LOGO放了上去。
翻译质量对电影的海外推广非常重要,但翻译却可能是整个电影工业里最不被重视的一环。
从2010年到现在,笔者参与过几十部影视作品的翻译工作,在十个想找我们翻译的人中,有八个会被报价吓退,尽管我们的报价就是影视翻译的“行价”,但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太高。一个完整的电影剧本通常有3万至5万字,一个台词本字数大概在9000至15000字之间,即便我们全部用英语母语翻译来做,单个剧本加台词本的翻译费也不过5万至7万,可能还不及剧组工作人员一天的饭钱,但绝大多数客户还是会觉得太贵了。
电视剧的翻译更是如此。曾经有翻译圈的朋友问过我们接不接某电视剧的台词本翻译。一集电视剧大概有8000字左右的台词,但客户预算只有1000元,还需要翻译在一天之内完成。
一天做8000字的中译英是什么概念?对于讲求质量的翻译而言,中译英每人每天只处理2000至3000字中文左右,即便是我们的中英双母语翻译,一天也只翻译5000字而已。对于笔译而言,一日千元的收入是不错,相信很多人会愿意接这个活儿。但是对于客户而言,找一个每千字报酬低于150元,一天生产8000字的翻译,质量能好到哪儿去?
中国的翻译费是全世界有名的低。整个中国翻译市场的混乱和低价竞争导致人们认为电影翻译也应当廉价——拍电影原本就是很烧钱的事情。请一个演员要多少钱,一个特效团队要多少钱,电影的宣发要多少钱?和这些成本相比,翻译团队拿到的钱是最少的。
一部中国电影推向海外市场需要卖三次,第一遍卖给发行商,第二遍卖给评委会,第三遍卖给电影观众。相应的,电影的出海也需要三部分内容的翻译:剧本大纲(包括剧情简介、人物小传)、剧本、台词本。剧本翻译不好首先会影响海外发行方或投资方的兴趣,台词翻译不好非常影响海外奖项评审,外文字幕做不好又会影响海外观众的观感,从而影响海外口碑的发酵。为电影选好翻译,绝对是值得的。
2
是“信达雅”还是想当然?
怎么给电影选翻译?谁来评价电影翻译的好坏?可能不少制片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请个英文好的同事来把关,找个‘信达雅’的”。
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你的“信达雅”,让我尴尬癌都犯了》,在全网获得了将近100万的点击,有人连呼过瘾,也有人从知乎追到微博来骂的。现在笔者的观点也没变:“信达雅”三个字正在成为外行指挥内行的“理论基础”,或者说,理论毒瘤。不少人受“信达雅”三个字影响很深,认为中译英也必须要讲求个信达雅,即便剧本原文没有什么文学性,也希望译文读起来“高大上”“文笔优美”,或者将半文半白的中文译成所谓的“古典英文”(英语世界中并没有“古典英文”这个定义)。然而我们中国人毕竟不是英语母语者,很多人认为“雅”的译文极有可能是语法和表达皆不正确的英文,甚至连时态都是错的(英文剧本和梗概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进行叙述)。
中国人必须承认,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我们对英语的“感觉”经常是错的。因此剧组经常面临着一个问题:他们喜欢找一些所谓“英文很好的中国同事”或者“海外华侨”来看试译,而这些人的英文水平可能根本不足以判断中译英的好坏,自然也选不出什么好翻译。
与其找个自认为英文好的中国人来一锤定音,倒不如找个英语母语者来读一读译文语法有没有错,内容能否看懂——反正翻译出来最终是要给外国人看,而非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国内受众。
很多人认识不到的是,翻译是一门专业技能,需要专业的训练,并非自认为英文够好,或者留过学、在国外工作过就可以翻译一切,更不意味着他们能评价一切翻译。做好翻译需要语言天赋,需要系统学习,更需要实践积累。即便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又读了翻译硕士的,仍旧有一大半无法胜任翻译工作,何况只有几年海外经验的非语言专业留学生?如果甲方雇佣的不是这种半吊子翻译,就不应该随便找个人来审核翻译质量。
3
剧本翻译,要时间还是要质量?
剧组经常在翻译上赶时间,所以剧本翻译也经常需要团队合作。笔者工作室给《流浪地球》翻译剧本第一幕的时候是2016年的夏天,笔者带领两位主要译者在7天内协作翻译了两万多字,这前后我们看了很多英文剧本,并向合作译者明确了剧本翻译的格式、时态、风格等基本要素。
《流浪地球》的制片人找了不止一个翻译团队,一开始就给了我们详细的术语表,包括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比如“火石”“行星发动机”等概念)。《疯狂的外星人》翻译过程的前期,只有我们一个外部的翻译团队,我们一直在争取时间以保证质量,但剧组的时间紧张,更希望我们在一周内翻译完整个剧本,或者在两三天内完成剧本的更新。
《疯狂的外星人》是笔者经手的剧本中版本最多的,因为在我们做中英互译的同时,制作方的中美双方编剧也在不断修改剧本。这个剧本我们前前后后一共翻译了三四个月,笔者电脑里存的相关文件有近百个,包括每一个版本的中英文剧本、每个翻译的回稿、校对稿、意见反馈和定稿。团队合作的优势是速度快,弊端就是难以统一每个人的风格和质量,统稿也很花费时间。
影视翻译最好的办法还是一个剧本全部用一个译者从头翻译到尾,这样最有利于保持术语、风格的统一。如果是中译英,最好能有英语母语译者参与翻译或者校对。大多数剧本的语言其实不难,甚至没有太多文学性,和小说相比,描述比较简单,对话和动作才是翻译的重头戏。但越是简单、日常的语言越能考验译者的功力,因为翻译时没有新闻稿、论文、演讲稿的套话可用,无法掩饰译者英文的不地道。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或许是电影翻译中最大的难点。在这方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翻译还是有一些值得夸赞的巧思。例如电影中有一段江流儿和大圣的“快问快答”就很精彩。江流儿的问题很多是中国文化相关的,其中有个问题是“托塔天王有塔吗”,大圣回答“没有”。这段对话主要是体现小孩子的俏皮,如果直接把原文字对字地翻译过来,没听说过“托塔天王”的外国观众就会觉得很突兀。
于是译者在这里将问题改成了:你的特异功能都是怎么来的?大圣回答:我吃了很多神奇的香蕉。这种处理方式消除了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也不失为一种对策。
写剧本是创作,翻译剧本同样是艺术,慢工才能出细活儿,才会有时间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将信息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
4
电影字幕为什么老出错?
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大部分中国电影的英文字幕都多少有些问题。
譬如《大圣归来》中有句字幕,译者将师傅(前文一直翻译为Sifu)错误拼写成Sigh,在画面过得很快的情况下,这会让观众突然一愣。
字幕中译英的问题,并不都似字幕英译汉中把He’s back(他回来了)翻译成“他的背”(His Back) 那样低级而明显。就像一个学过几年中文的老外在和你说汉语,你们连蒙带猜带比划也能交流,但总觉得他说得不地道。
缺少母语者参与导致字幕翻译不地道的同时,英文字幕出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剧组不爱给翻译看片子。台词本的译文往往会被剧组做成英文字幕,但剧组为了保密需要,经常不给翻译看片,而没了画面,必然会给字幕翻译工作造成影响。
这种操作是剧组的保密需求决定的,由于影片的译者(尤其是外籍译者、审校)和剧组往往不同城,剧组又担心网络传输会导致影片外流,译者只能通过看剧本来理解台词。但剧本的描述并不能百分之百解答译者的疑惑,译者又不一定能及时和剧组沟通,如果翻译负责人怕麻烦,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就有可能因为理解偏差造成翻译错误。
上了中英文字幕之后,电影往往还会再做不止一次的剪辑与修改,导致台词本里原本放好的译文顺序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和翻译沟通,全部都自行改动,就有可能造成字幕的错译或者错位。然而,相比画面穿帮,大部分国内剧组以及观众对英文字幕水平怎么样并不太在乎,如果电影在海外反响一般,外国观众对翻译的反馈也不一定能传到他们的耳中。中国电影在海外不火,其实和译制水平也有关系。外国人看中国电影,本来就存在着文化差异与隔阂,再加上烂翻译,就更不懂了。
好消息是,一些中国电影已经有了英语母语的译配。
与我们合作的美国翻译前阵子也给我看了一个他为《婚姻保卫战》翻译的配音字幕样本,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就很好——有了地道的翻译和英语母语人士配音,不用再全部依赖字幕理解对话,想必应该可以让更多的外国观众走进影院,让更多各个年龄层和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都能领略到中国电影的魅力。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