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令大战华东之保卫两淮

  打开尘封的记忆,探索人生的真谛!

  泗县战役后,山野8师政委丁秋生和参谋主任石一寰连夜赶到山野前指驻地许大庄,向陈毅汇报情况,并代表全师请求处分。

  山野8师政委丁秋生(前排中)

  陈毅安慰他们说:泗县之战,我不认为是什么败仗,顶多也只是一次平仗。我要批评你们的是:8师还不够全面,你们只会打胜仗,不会打败仗,你们要经得起各种各样的磨练,打了胜仗,骄傲了,那很危险。打了败仗,气馁了,这也很危险,那是灭自己的志气,长敌人的威风。败仗说成平仗,然后说要会打败仗。怎么说呢,还是粟裕评价恰当,陈司令是一个很好的鼓动家。

  8月13日,军委致电粟裕,询问战况和敌情,并询问下一步是西移淮南作战有利,还是以在苏中利用群众地形等有利条件再打一仗,然后西移有利?

  8月14日,粟裕与率5旅和军特务团到达苏中前线的谭震林联名复电军委,认为在苏中打仗有利,不仅群众、地形、运输、粮食均比淮南方便,且有足够民力可用,同时威胁长江,可直接拖住敌人无法他调,可吸引蒋军继续来援,且苏中蒋军已受三次打击,余者已遭很大消耗和损失。如华中野主力西移淮南,则必须打下盱眙和天长两城,除付出一定代价外,不一定能调动敌人,如舍天长和盱眙而直驱铁道线,则战场狭小,后方也无法安全。拟于一周内以一部攻占南通海门,吸引敌人南援而歼灭,估计能再歼敌2个旅,则苏中局势更好转。各方面情况考虑得很周道,敌我利弊认识清晰准确,这才是大军统帅该有的能力和素质。

  8月15日,军委复电粟裕,认为粟裕的意见很对,让他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能今后一个月内打两三个胜仗,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军委深表认同。

  1946年8月中旬华东战局态势

  8月下旬,国军参谋总长陈诚到徐州开会,与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等商定:以淮安、淮阴为目标,继续进攻华中,发动“第二期攻势”,南线由汤恩伯指挥,北线由李延年指挥,包括从南京北上进攻淮南的整74师。在老蒋“15天内结束苏北战事”的要求下,国军进攻两淮的计划已定,但华中共军两部的领导仍在拉扯中。

  8月23日,军委致电刘邓和陈毅,指出蒋介石直接进攻兵力,单算正规军有:汤恩伯(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1绥区司令)11个旅(扬州、如皋一线),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35个旅,刘峙(郑州绥靖公署主任)30个旅,程潜(武汉行营主任)7个旅,胡宗南(第1战区司令长官)16个旅(晋南、陕南及边区),王耀武(第2绥靖区司令)14个旅,孙连仲(第11战区司令)14个旅,杜聿明(东北保安司令)24个旅,共计151个旅,这是最高限度的兵力,现在已全部摆上来了,难再增加,既使增加也为数不大。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这151个旅中,歼灭约40几个旅,就能解决问题。过去东北歼灭的不算,热河和胶济线歼灭的小部也不算,午元至未马共已歼10个旅。李默庵遇到粟裕算倒大霉了,部队丢了近一半,一绥区司令职务也丢了,换成汤恩伯。

  8月25日,军委致电刘邓并告陈毅,要求充实15个到20个团,每团人数在2500人至3000人,经常保证满员,作为突击力量,勿取平均主义。这个建议很好,满员充足的部队才有力量连续作战。

  8月26日,山东军区张云逸、黎玉、舒同和袁仲贤致电军委并陈毅,称徐州之敌继续东进,似有控制陇海路东段,分割华中和山东解放区,然后向北打通,南北夹攻,企图各个击破之目的。建议山野如在淮北无好仗可打,应将主力北靠陇海线休整,准备消灭东进的整28师及整74师,以打通陇海路东段,便于将来野战军对山东和华中机动作战,对刘邓作战也有配合。事后诸葛亮:他们判断错了,这一路是佯攻。

  前排右起:张云逸、陈毅、黎玉、舒同

  8月27日,军委致电陈毅并告刘邓、张黎,认为现在秋高水落,正是歼敌时机。薛岳手中有30几个旅,我军无论在津浦线、陇海线还是两线之间,必须寻机歼灭薛岳部8到10个旅,刘邓须歼灭刘峙部8到10个旅,方能初步解决问题。请考虑切断津浦,调动敌人打野战,是否尚有希望?如有希望,则以切断津浦线执行原计划有利,如无希望,则须考虑是否有东进之敌将我主力割断于陇海路南的危险,并请考虑在睢宁、宿迁间歼敌,与在陇海线上歼敌哪个更为有利?如无割断危险,并在睢宁、宿迁间歼敌有利,则应在该地歼敌。如有割断危险,且在陇海线上歼敌也有利,则应照张黎主张行动为宜。究应如何方有利于打开局面,请考虑见复。军委在后方,具体情况不清楚,还得前方指挥者拿主意。如果前方指挥者也不清楚,就有大麻烦了。

  8月29日,军委致电陈毅、张黎、张邓、粟谭,并转各区党委、各师各纵首长,要求山东华中必须大量歼灭王耀武部14个旅、薛岳部35个旅、汤恩伯部15个旅,方能解决问题。胶济、鲁南、苏北对王耀武和薛岳两部,应以歼灭三分之一(5到12个旅)为第一步目标,苏中我军已于过去一个半月歼敌正规军6个半旅和交警5千,接近歼敌二分之一,今后以歼敌十分之八至十分之九为目标。歼敌方法,是集中兵力打敌一部。野战军补充应有重点,胶济苏北苏中三战去各应补充野战军10至15个主力团,每团2500人至3000人,给以最好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作为突击力量,勿采取平均主义。军委对其他各路的要求是歼灭三分之一,对粟的要求是歼灭十之八九!粟的兵力还是最少的。

  军委又致电陈毅,让他率主力在睢宁以东地区待机,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休整若干天又打,打后又休整若干天。如此保持高度士气,纪律也可改善。9月正是作战时机,刘邓、中原军均希望你军配合。此时不打,敌占地愈多,威风愈大,我士气民气均受损,故必须寻机作战,灭敌人威风,壮自己志气。打当然要打,学也应该学,但能否打好,能否学得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陈毅曾考虑以华中野9纵和2纵强袭大王集,考虑到各路敌军前进慎重,队形密集,不易分割,加上雨水影响,未能找到战机,于是决定留下9纵迟滞当面之敌,山野主力转移到泗阳以东地区休整。敌人不是傻子,哪里那么容易露破绽给你抓呢?何况对方指挥者还是名将。还得搞清楚敌情,了解自己的优势、敌人的弱势,善于调动敌人,知道什么情况是良机,才能发现战机。

  华中野9纵轮番阻击、交替转移,一直未能得到补充和休整,部队非常疲劳。疲惫之师不可战,应该有其他部队接替轮换,至少也应协助。

  8月底,华中野9纵退至泗阳、洋河地区,背靠运河,南有洪泽湖,不便机动作战。陈宋考虑后,向军委提出山野主力在泗阳及运河以东地区整训待机,下一步可南可北,亦可相机向西反攻,令华中野9纵位于运河、洪泽湖之间,与敌保持接触,同时以部分兵力加强7分区,在淮北坚持游击战争。主力留在这是可以的,能阻止国军进攻淮阴的计划,只是后来转到北面去了,而且9纵孤军奋战成问题。

  华中野战军9纵司令张震

  据此,华中野9纵司令张震将部队分成两部分,主力3个团和骑兵团在正面迟滞敌人,79团和81团归华中7分区指挥,坚持淮北路东地区,他们面对优势敌人,损失很大,79团副团长钟志远在敌后侦察时被俘,被押解南京途中跳火车牺牲。

  9月4日,淮北地区国军部署进攻淮阴,同时以一部向东佯动,整74师和整69师进至宿迁、睢宁一线,7军2个师进至泗阳以北的洋河、凌河一带。薛岳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用佯动隐蔽真实意图。

  陈宋召集各部首长开会研究,认为位于睢宁地区的整28师、整74师和7军等部若全力向沭阳突击,对我军后方形成巨大威胁,遂准备集中全力在宿迁、沭阳、新安镇之间迎击东犯之敌,或向西进攻睢宁、泗阳,改变淮北战局,并决定将2纵和7师摆在泗阳以东、运河北岸,令华中野9纵移驻泗阳以南、运河南岸,接替2纵9旅的防务。事后诸葛亮:判读错误。国军计划是首先解决苏北,在山野华中野主力尚强的情况下,强行分割两地区需要大量兵力,否则难以实现,而且容易遭受南北夹击。

  于是,陈宋致电军委并告张黎、张邓,提出山野行动的三个方案:北移沭阳、出击洋河、现地待机,倾向于第一方案,迎击自宿迁东进的整74师和整69师。陈宋采取第一方案给了薛岳直捣淮阴的可乘之机,后面华中军区和粟裕都看出来薛岳企图,劝陈毅不要率山野主力北上去沭阳以南、六塘河以北,但他不听。

  陈毅率山野主力北上六塘河北后态势图

  9月5日,邓子恢致电陈宋并报中央,认为山野行动以留现地待机为上策。同时,华中将陈毅电文转告苏中前线的粟裕。邓子恢的建议是合适的。

  同日,粟裕致电张邓,认为敌军占宿迁、洋河一线,有进犯两淮之极大可能,企图直捣我华中心脏并切断山东和华中联系。以山野目前布置,似乎让敌过黄河以东再与其决战,如决战顺利,两淮当无问题,否则华中局势当受极大影响。不知军长整个作战步骤与决心如何,如山野不打进犯两淮之敌,则华野主力西进截断扬泰线;如山野于泗阳歼敌,则华中主力攻占海安后再攻如皋。粟裕一眼就看出了薛岳企图,并明白无误地指出来不打进犯两淮之敌的后果。

  9月6日,邓张致电陈宋、张黎、军委、粟谭,认为蒋军南北夹击两淮,势必影响整个华中、苏中前线及未来战场,陈宋所提三个方案,只能采取第三方案,请陈宋考虑调叶飞纵队南下,或调粟谭主力北上,集中力量解决蒋军主力。同时将粟裕意见转告中央和陈宋。华中军区的邓子恢和张鼎承的意见是适当的。

  中央致电陈毅并张黎、张邓,请陈考虑调8师回鲁南,暂时受叶飞指挥,协同1纵及2个地方旅组成鲁南前线,准备派徐向前负鲁南前线指挥之责。让陈率2纵、7师组成淮海前线,准备敌截断陇海线时,有一个时期留在淮海区域。如此则胶济、鲁南、淮海、苏中4个前线均有适当兵力及指挥人员,而由陈负统筹各个前线之责,并直接指挥淮海,请他考虑后提意见或建议答复。军委根据听了山东军区的建议,根据陇海线可能被截断的情况,打算派徐向前来指挥鲁南前线的叶飞1纵和山野8师。只是后来8师未北上,两淮丢失,徐就没来。

  9月7日,粟谭致电陈宋并军委、张邓,请求山野在淮泗地区打几个仗,挫败敌人锐气,否则两淮不保,不仅政治影响不佳,且直接影响南线作战甚大。如山野必须离开淮泗而向北转移攻势,则请求将2纵(4旅、9旅)留下,华中野主力攻占海安后,暂时放弃苏中之有利局面,转移主力至淮泗作战。粟裕第二次提出了正确的建议。

  陈毅到淮安华中分局,与张鼎丞、邓子恢商谈淮北战局和作战部署,当天上报中央,认为集中兵力在淮北大有开展的机会,全国战局均需在淮北打几个胜仗,9月和10月集中兵力在淮北作战,可望改变战局,建议8师暂不北调,并欢迎徐向前来鲁。陈毅和华中分局领导商量后,决定在华北打仗,提出8师不北上,但欢迎徐向前来鲁南。只是8师不北上,鲁南就只有叶飞1纵和鲁南地方武装,由叶飞指挥其实就可以了。

  9月8日,军委致电指陈毅、张邓,并告张黎,同意8师暂不北调,集中兵力在淮海歼敌,并与粟谭南北配合,巩固两淮。军委同意了陈毅和华中分局协商后的建议,8师不北调,徐向前也就不用来鲁南了。

  同日,粟谭致电陈宋、军委并告张邓,认为陈毅将主力转至沭阳宿迁间阻止蒋军东进的方案,实际上将使敌人迅速占领两淮及运河线,变成放弃华中而使山野主力被迫撤回山东。如此将造成华中主力无后方补给,在强敌三面包围下无法北撤,只有渡江南进。如陈毅坚持北开,则坚决要求留下2纵,由韦国清指挥钳制敌人,等苏中主力北移,以求阻止敌军南下,否则华中整个战局变化,责任难负。粟裕和谭震林指出陈毅如将山野主力北调沭阳,后果非常严重,用词很重。

  未时,粟谭再次致电中央并告陈宋、张邓,判断蒋军主力将夹击邵伯、高邮、淮安、淮阴,如两淮一失,高邵不保,整个运河线丧失,敌人从两淮窥盐阜,从高宝窥兴化,将使苏中主力逼至东台狭小区域,这是华中最坏的前途,因此决心华中主力放弃围攻海安,求得10天左右休整,逐渐转至淮泗地区,给桂顽以打击,稳定华中局势。粟裕第四次提醒薛岳的企图是攻淮阴,看到形势危急,决定放弃攻打唾手可得的海安,准备北上。

  粟裕提出的至少兵力退敌布置

  华中野9纵晚上开始接替2纵9旅的防务,此时洪泽湖水位下降,原先的防御正面侧翼暴露,不能以火力完全控制。9纵司令张震勘察地形后,决定以73团和75团为第一梯队,骑兵团位于南新集,并令各部抢修工事,完善防御部署。看来陈毅没有听从华中分局和粟裕的建议,仍然按照山野主力北上的计划安排。华中野9纵孤军守淮阴门户泗阳,秋高水落后防御难度加大,更危险了。

  9月9日,军委复电粟谭,同意放弃攻取海安,休整10天,准备向北机动。

  陈宋致电张黎、粟谭、张邓并军委,认为淮北敌情正在变化中,决定再看数日,然后或歼东进之敌,或西攻睢宁、宿迁地区,保证可以改变战局,指示粟谭仍以打下海安,争取休整,相机转移为好。陈宋的这个建议是要命的。一是还要看敌情,说明没有搞清楚状况,既使粟裕发了4电、华中分局发了2电提醒;二是说保证改变战局,还让粟谭继续打海安,后面却想放弃正面阻击而绕到敌后去打,等于让开大门。

  军委致电陈宋,并告张邓、粟谭,认为陈毅率主力在确有良机时出击,借以改变战局很好,并指示粟谭连战疲劳,无论将来向何方作战,似以放弃海安即时休整为宜。陈电决定待宿迁蒋军渡运东进,我军准备于宿迁、新安、沭阳之间歼敌,或进至淮泗地区歼敌,以打中央系为目标,不打桂系,计划甚好。惟现时桂系集中4个团于洋河,距两淮甚近,我们泗阳方面防御力量如何?如洋河之敌向泗阳前进,如何对付?军委的考虑比较周到:一是认为陈宋在淮北作战的计划较好,二是指示粟谭放弃攻打海安,休整后准备机动;三是认为桂军对泗阳的威胁太大,需要陈宋考虑如何对付。可惜陈宋没听。

  同日,粟裕接陈宋电报后,复电陈宋并告中央、张邓,山野准备出击,淮北战局好转,两淮危险大减,因此我们仍决定继续攻占海安,以争取苏中万余人参军补充,得手后休整一个短时期,再北移或西攻。粟裕以为陈宋真的会出击进攻两淮之敌,所以还是不想放弃唾手可得的海安。

  9月10日,军委复电粟谭,指示如攻占海安于大局有利,则可决心攻取海安。

  同日,粟谭致电军委并陈宋、张邓,称决定继续攻占海安,谭震林11日将返淮安,赴陈毅处报告近况。

  同日,陈宋致电军委并华中、山东、华野,称与各师会商,均不主张在泗阳固守防御,故采取由北向西的作战方针,准备绕道攻占古邳、双沟、睢宁等地,已部署部队北移六塘河北,留9纵守泗阳,执行此办法,泗阳可能失守,估计敌未到淮阴之前,我军西攻奏效,则淮北局势改观,两淮仍能保持。仅仅过了一天,陈宋的决策就变了,不在两淮作战,竟然想绕到敌后去打,而且直接将主力向北开,等于放开大路,留下9纵孤军防御,让国军3个整编师群殴后进攻淮阴,看样子对国军的企图是两眼一抹黑啊,既使多方提醒也不听,可谓朝令夕改。

  张邓致电山野,请陈毅在淮北敌人行动未明之前,山野暂留原地不动,确保众兴、陈道口一线,以保两淮安全,否则,9纵很难挡住桂顽进攻,同时表示同意粟谭主力北调,但目前仍须攻占海安,以免功亏一篑。华中军区感觉到了危险,苦劝。

  粟裕致电中央、陈宋、张邓谭,称汤恩伯接替李默庵任华中南线指挥,准备10月间发动第二期进攻,估计兵力更多,手段更疯狂毒辣,即便攻占海安,今后仍有失陷之极大可能,第二期作战须诱敌更深入一些,必要时放弃一些地方,才便于歼灭敌人并粉碎其第二期进攻,因此,与其现在攻占海安,则不如以攻海安之伤亡,留作第二期作战消耗,对整个战局之长远打算更有利,因此,建议放弃攻占海安计划,派5旅北援淮北,1师和6师集结苏中休整补充待机。粟裕感觉到了危险,立即放弃打海安,立即安排5旅北上支援,这个决断厉害。

  国军整74师、整28师、7军南下,7军171师进攻华中野9纵防守的泗阳阵地,在众兴一带展开激战。陈宋刚率山野主力北上,国军就乘机进攻了。

  9月11日,军委致电粟谭并告陈毅,通报蒋军计划10月发动新进攻,企图11月攻占两淮,要求华中野战军主力必须于数日内攻占海安,以便休整10天,9月下旬采取新行动,事前破坏汤恩伯计划,或放弃海安,进攻扬泰线,得手后休整补充。军委获悉国军攻占两淮计划的情报,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其目的是攻占淮阴、淮安。

  粟裕致电张邓谭并陈宋黎、军委,称已令5旅北上,拟放弃攻占海安,1师、6师集结休整,建议叶飞、赖传珠南下参战。粟裕看形势危急,建议北面的叶飞1纵南下参战。

  同日,谭震林致电中央、陈宋并粟裕,称今晨赶到淮安,华中野主力最快20日才能到两淮,现淮北局势紧迫,望5旅赶回两淮,叶赖纵队急调2旅参战。谭震林也看到形势危急,同样建议叶飞1纵南下参战。

  陈毅两发两电至中央、张邓粟谭,称与张邓商谈,山野决心在泗阳、淮阴间歼敌,以保卫两淮,改变战局,部队明晚即可部署就绪,分批歼敌两到三个旅是有把握的。陈毅都已经率主力北上了,还在这说能改变战局,无语。

  中央致电陈毅、张邓、粟谭,令粟谭率主力即开两淮机动位置,到达后如北面南下之敌已歼灭,则在两淮休整待机,或配合2纵、7师、8师全力打开淮海局面,或向南攻取扬泰线,或向淮南路东歼敌。中央看到两淮危急,即令粟谭主力北上。

  粟裕致电陈宋并中央、张邓,建议山野主力依据泗阳正面阻击或以侧翼向敌做反向突击,以挫敌锐,待1师、6师赶到,两个野战军配合击敌,效果较大。如山野单独挺入敌后,恐难于短期转变战局,也不易调转向两淮进攻之敌。粟裕再次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如何应对的措施,可惜陈宋不听。

  中央致电陈宋、张邓粟谭,敌6个旅南下,两淮危急,粟率苏中主力(1师、6师)立即开两淮,准备配合陈宋主力彻底歼灭该敌。但陈宋似应独立作战,务必于粟谭到达前,歼灭南下之敌一到两个旅,顿挫敌之前进,争取时间,以待苏中主力到达,协力歼敌全部。张邓要注意邵伯、高邮、洪泽湖诸防务,严防敌偷渡进袭,两淮工厂资材速迁至安全地带。中央看到两淮危急,第二次令粟谭主力北上,并要求陈宋在南线主力赶到前迟滞进攻的国军。可惜陈毅没听,到14日才率山野主力南渡六塘河返回。

  9月12日,国军7军优势兵力的轮番进攻,华中野9纵放弃泗阳,转至袁庄、水车塘、徐庄阵地,进行运动防御,并令77团赶赴码头地区构筑防御阵地。9纵挺惨的,损失严重。

  军委致电陈宋,并告粟谭,部署甚好,你们务必在泗阳、淮阴间歼敌一到两个旅,顿挫敌锋,以待粟谭主力到达,歼灭余敌。此战关系大局,望集中全力以赴。你们此次歼击南下之敌,务期必胜,首先只打一个旅,以期速决全歼,得手后再打一个旅,决不可同时打2个旅。

  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1师和6师北上,13日夜到达东台县城以南的富安,发电报给陈毅并张邓谭,5旅一部昨晚已由东台北来,其余正续进中。1师、6师北来参战当不成问题。虽然他们对苏中有些念念不舍,但会绝对服从整个战争利益的。接着乘坐汽车北上。粟裕动作很快。

  9月13日,国军3个整编师(7军、整74师、整28师)沿运河向两淮进攻。整74师从7军右翼前出,先后占领9纵袁庄、徐庄阵地,并继续向码头、淮阴方向进攻,与华中野战军9纵、13旅在泗阳、淮阴之间展开激战。国军7军占领众兴。国军已经打到淮阴近郊,陈宋还没率山野主力南返。

  陈毅、宋时轮等对敌情估计不足,未料到敌军未朝沭阳方向进攻,而是沿运河南岸朝淮阴而来,决定调整部署,在码头南岸城隍庙成立淮阴前线临时指挥所,以谭震林为指挥,张震为参谋长,统一指挥9纵和随后到达的5旅、13旅、6旅18团等作战。

  山野连发两电给华中野9纵和华中军区,决由谭震林组织指挥所,统一指挥13旅18团、5旅、9纵和淮宝部队,担任保卫两淮。又致电谭震林,我拟歼由众兴犯来安之敌,9纵、18团应固守马头、杨庄一线,为防万一,请准备随时炸破淮阴北大桥。这是让华中部分部队自己应付。

  张震赶到谭震林处,参加研究如何保卫淮阴。谭震林让张震不惜一切代价,顶住敌人进攻,说5旅和13旅马上赶到。

  张震草拟了守备命令,坚守淮阴以西运河一线,随后和纵队副司令饶子健亲自率75团实施反击,但未能奏效,部队节节抵抗,退至码头地区。敌我兵力悬殊,不是单凭英勇能解决问题的。

  9月14日下午,粟裕到达淮阴城东马厂王高村华中军区司令部。坐汽车还是很快,但1师、6师大部队没有那么多汽车坐,只能徒步跋涉水网纵横地区,无法迅速赶到。

  陈宋率山东野战军主力南渡六塘河,与7军对峙在淮阴西北来安、众兴一线。国军打到淮阴城下,陈宋想的不是一部阻击7军,抽另一部去解围淮阴,协同华中部队打击整74师,而是想集中山野主力,解决佯攻的7军一部。

  陈毅率山野主力南返后的部署

  9月15日,谭震林、张震致电山野,认为反击和坚守均难完成任务,建议主力在王营、西坝待命。他们说的是实情。2个旅对2个整编师,其中还是头等主力,满配美械装备,9纵已战斗近月,此前刚经历过泗县巨大损失,无论无何挡不住。

  华中军区17时和18时两发两电给山野,已令13旅、9纵坚守杨庄、马头,5旅将于16日7时抵达平桥以北。马头极端危险,军长有何退敌对策?建议山野除以一部阻止众兴之敌东进外,主力即移淮阴,以稳定两淮战局。华中对陈宋打佯攻的7军一部却不救援淮阴的搞法不理解,希望他们说清楚点。

  陈宋致电华中军区、淮阴指挥所,请考虑退守淮阴城垣,即令不幸敌突入淮阴,我军能固守淮安,待苏中主力赶到,局面仍可开展。山野已与敌接触于山野与敌接触于来安、渔沟间,力求歼敌3个团,收复众兴、泗阳。陈宋这回说得很清楚,自己要吃掉7军一部,淮阴丢了也没问题。

  张邓粟谭致电陈毅并中央,整74师已进至淮阴马头附近,为阻击部队的反击只能阻延敌军前进,不能歼灭该敌,两淮仍有危险。仅以山野各部解决众兴向渔沟前进之敌,恐难解决战斗,且仍是一场恶战,对今后继续作战不利。建议在1师、6师未到前,山野主力即移淮阴附近,首先集中全力歼灭由宋家渡向马头前进之敌1个旅,该敌较7军弱,然后再进行第二步作战。华中大佬们着急啊,这边十万火急,你想着去吃肉。

  华中军区后方机关编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准备转移至益林地区坚持工作,第二梯队准备向山东转移。华中看情形不对,已经准备好机关人员转移以防万一了。

  国军整74师在空军和炮兵掩护下,强渡运河,相继突破码头一带阵地,张震急令皮定钧率13旅前往增援,但为时已晚。兵力火力差别太大,不是晚不晚的问题。

  9月16日未时,张邓粟谭致电陈宋并告军委,再次建议山野主力南下参战,始终认为山野不应守待7军,而以转移主力,首先歼灭74军为宜。华中第三次请陈宋救援淮阴。

  山野致电山野1纵、鲁南军区并华东军区,1纵即南下新安镇,保证南北交通。

  张邓粟致电山野,华中野5旅已到达淮阴,1师、6师主力将于20日、26日到达两淮。

  华中前指谭张致电山野,敌军已占杨庄,盐河老黄河大桥已被我烧毁。淮阴防御部队撤往城郊,淮阴外围阵地丢失,开始城市保卫战了。

  9月17日佛晓,粟裕从淮安出发,赶赴淮阴前线指挥所。粟裕着急了,赶去前线。

  5时,华中前指谭张致电山野,此间形势极坏,建议山野主力南下参战,如你们不以主力出击进攻清江(淮阴)之敌,则今日可能失守。这是最后的报警了。

  9时,陈毅致电粟谭,我军包围桂系于来安、渔沟间,今夜明日必过恶战始能解决问题,你们尽量固守几日,否则按实情处理,后撤时,彻底破坏王营两座大桥。陈毅还在想着吃肉,对华中说的轻重缓急没听进去。

  12时,粟谭复电陈毅,望你们接受我建议,先打南面之敌。华中第四次求援。

  陈毅致电张邓粟谭,据谭电告,敌已占杨庄、西坝,王营大桥已毁,山野南援路断。淮阴部队能守则守至王陶纵队赶到,如不可能,应于消耗敌后即机动转移至新阵地,组织新抵抗,以待援兵,大举反攻。你们对山野行动意见均正确,同意办理。此次出毛病,没有估计到敌迅速南下,原想避开桂军,控制主力于六塘河北,不料蒋军又不来,未碰到它。山野9日过六塘河,寒日(14日)又转回来,部署调整完毕,当面敌情未能分清楚,故丧失南援时机。8师即可转移,2纵转移不及,15日桥又破坏,与桂系接触。总之,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如焚,力图挽救。当尊兄等建议。今后局势,力求会师,改变局面。会师突击方向,王陶纵宜在何处集结,淮东北钳制敌人之部署,部队运动道路,桥梁假设,粮草等,我不熟悉,请商定见告办理。陈毅开始自责检讨了,对存在哪些问题倒是很清楚,可惜后面还是任性用兵。

  13时,粟谭连发两电给山野陈毅,仍恳请山野主力早日南来,集中兵力歼灭进攻淮阴之敌1个旅,否则淮阴难保。5旅全部今晚可到淮阴,王营南北大桥均已架好,可两路纵队通过。山野如南来,一部可在淮阴飞机场西北地区宿营,一部可在王营宿营。华中第五次求援。

  国军整74师在猛烈炮火和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5旅、13旅和9纵阵地发起猛攻,华中守军击退其多次进攻,坚守阵地。

  9月18日,整74师师长张灵甫亲自到一线督战,并令第二梯队加入战斗,双方激战一天,都损失严重,但华中守军仍坚守胡庄、高兴桥、道士庄等阵地。

  军委致电陈毅并张邓粟谭,8师南下,如叶赖纵队再南下,则鲁南全无保障。你们现在集中山野全军及1师、6师、5旅、皮旅,如此大兵尚不能打开局面,即使叶赖南下,也将难起作用。你们不要只顾苏北,忘记山东。军委的批评是对的,只是现在大军并未聚齐,本来不至于如此危急的,陈宋判断错误导致淮阴门户大开。

  陈毅致电粟谭,决以韦国清率4旅、9旅全部轻装,今晚赶到淮阴,明天参战。请你们无论如何坚持2天。 韦到即指定驻地,分配出击任务。在华中五次求援下,陈宋终于放弃吃肥肉同意支援了,实际是此时7军一部跑了,没肉吃了。

  粟裕、谭震林、张震根据陈毅派2纵南下的决定,一起研究作战方案,令守城部队加强正面防御,并派出一部兵力转至敌侧后,计划19日晚协同2纵、6师18旅实施反击。 事后诸葛亮:粟谭太轻信陈说的了,听他说派2纵南下就以为真的会派,还据此安排调整部署,后面要倒霉了。

  随后,粟谭致电张邓、陈宋并军委,淮阴危急,已屡祈救。念我6师1个旅今晚可到板闸墁,军长已决定派4旅、9旅来援,因此我们明晚即可转入反攻,首先歼灭敌人之1个旅,尔后再歼灭余部。

  陈毅致电华中野,桂顽3个团猛攻渔沟,我各部遂加入战斗。现除守备渔沟之61团外,余均在战斗中,但仍尽可能派一两个团今夜南下淮城,不知可能如何明晚如能过河,则更多抽调。你们明日坚持1天即是伟大胜利。看到没?半天就变卦了,朝令夕改不是一回两回了。因为这时候薛岳让7军继续佯攻配合,陈宋以为又可以吃肉了,所以不派2纵南下了。

  18时,陈毅致电粟谭,决派19旅56团明晓赶到王营,请接候。陈宋原本答应派2个旅6个团,现在只派1个团,这差别也太大了,可怜粟谭要倒霉了。

  9月19日凌晨2时,国军整74师以1个营兵力,从华中守军调整部署的空袭,华中野9纵与5旅的结合部突入淮阴南门,接着从正面再度发起进攻,进行前后夹击。淮阴完了。

  3时半,陈毅致电华中军区,4旅、9旅无兵去两淮。唉.......只能令人叹息。

  午时,粟裕致电陈宋、张邓并中央,昨晚得悉军长已派4旅、9旅前来增援,我们部署以一部兵力转入敌后,但4旅、9旅又停止南来,致使出现防线空隙,敌人已乘隙于今晨突入淮阴城关,我们现在正督促部队歼灭进城之敌。我现仍在淮阴城东3里的洪福庄,谭于今晨赴淮安督促6师先头部队北开。朝令夕改的后果,就是贻误战机。

  14时,华中军区致电陈宋并报中央,至今日2时许,预定山野2纵南来参战,部队据此调整部署,但二纵未能依约前来,敌从西北空隙处突袭进城2个连。不知道华中大佬们作何感想,挺无语的。

  申时,粟谭致电陈宋并中央,今晨突入淮阴之敌已达一个团以上,其后续部队正陆续跟进。我军经一周之激战,已十分疲劳,且主力尚未赶到,故决定撤离淮阴。原驻王营之军区特务团与今上午赶来之56团,已令开回王营,该两部今后行动,军部直接指示他们。我们各部均须休息,拟撤至两淮以东地区休整待机。敌我兵力悬殊,又因轻信陈宋承诺,谁知他们为了吃肉朝令夕改变卦,被国军钻了空子,淮阴只好放弃了。

  18时,陈毅致电华中野,我即率2纵全部赶赴王营、西坝。这个时候赶来还有什么意义?这时7军又跑掉了。

  9月20日,军委致电陈毅、粟谭并张邓,放弃淮阴后各部主力撤至距敌较远地区休整,以一部袭扰敌人,待1师、6师到达之后,待敌分散有机可乘时,各个歼灭敌人。依苏中经验,敌分散占领我区,利于我各个歼敌,人民亦可从战争中获得锻炼,惟军事工业须迁往安全地点。军委也只好指示善后,还安慰他们。

  22时,张邓粟谭致电中央并陈宋、张黎,提出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集中作战,改变战局,以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向西扩张战果,攻占睢宁、灵璧、泗县,并扫除陇海路东段之曹八集、大许家等处敌人,以恢复淮北路东地区。第二步攻占津浦路,配合刘邓包围徐州,李延年必然东调,我可在运动中求得逐步歼灭他有生力量。华中看到陈宋如此用兵,感觉不集中起来是难以改变战局了,所以提出两个野战军集中作战。

  9月21日午时,陈毅致电中央并张邓粟谭、张黎,我同意华中分局20日夜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战军合成一个。陈毅同意了,并主张合成一个,这样论职务资格,他的司令职务跑不了,人马增加了。

  张黎复电,完全同意张邓粟谭20日电意见。山东军区也同意两军合并。

  9月22日,军委复电,同意两个野战军集中行动,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望按此方针坚决执行。军委同意两军集中行动。

  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机关撤出淮安。两淮保卫战以失败告终。

  9月23日,军委致电陈宋、张邓粟谭并张黎,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也应合二为一,提议陈毅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即公布(对内)执行。军委进行了人事安排,陈毅还是司令,管辖的人马更多了。

  华中军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邓子恢、谭震林、粟裕、陈毅先后讲话,总结两淮失守的经验教训。

  9月25日,陈毅致电张邓粟谭、张黎并军委,提出两个野战军合并后的作战部署,力求陇海路东段及淮海区之巩固,待主力集结后再行出击桂顽。陈毅当上了两个野战军的司令,不顾刚经历过失败和恶战,竟然想立即打桂军。

  9月26日,山野连发三电给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认为首先运河以东打一两个胜仗才能打开局面,令华中野战军主力迅速北移至涟水陈师庵一带,集中21个团歼击桂军。陈司令这是踌躇满志啊,刚丢了别人首府,啥心情不知道?还着急忙慌地催他们打桂军?

  张邓粟谭致电山野,建议目前第一仗以打蒋军为宜。华野各部战斗两个月未经休整,目前不易进行激烈之恶战,山野各部也应先求小胜为宜。建议集中华野和2纵一部,歼灭进犯涟水之整74师,尔后再依据情况变化转移兵力,歼灭桂军与整69师,或乘胜取两淮。华中提出的建议是适合目前情况的。

  亥时,军委致电粟谭,山野、华野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你们对于当前战役意见如何?两军何时可在何地会合?你们两人是否应当早日去陈毅处共同计划一切?军委以陈毅为主,让粟谭两个副职去找陈毅商谈作战计划。

  9月27日,粟谭复电军委,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已在涟水地区会合,拟于明后日与陈毅会合。我们意见,两军会合,初战必须获全胜。华野全部经两月余之战斗,未得休整之前,不宜与桂系恶战,山野部队也应先打较弱之敌,以提高士气为宜。建议首先集中兵力解决由两淮进攻涟水之敌整74师,可能有整28师一部配合,而后再依情况发展,集中全力歼灭69师或桂顽,如获全胜亦可乘胜收复两淮。粟谭提出的建议是符合当前情况的。

  9月28日,军委致电陈毅,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你们部署如何?盼告。军委根据华中情况,定出了框框,让陈司令拿作战方案。

  午时,陈毅、张粟谭复电军委,陈已来华野,即以华野为统一指挥机关,我们集中2纵及华野全军,在沭阳、涟水之间集结,布置出击或去运东作战。经到华中商谈,陈司令同意两军集中,在淮北作战,可惜回去就变卦了。

  9月30日午时,张邓粟谭曾致电中央并华东局,我军必须在946年冬季至1947年春季歼敌20个旅20万人,才能根本改变华东战局。而在淮海地区的作战是有决定意义的。淮北战斗之胜败,不但关系华中及山东之安稳,而且对全局都有重要作用。提议将华野部队改编,将7师和9纵分别编入1师、6师、1纵、2纵,使各师各纵队各有3个旅,以更有力地进行作战。既然两个野战军集中合并,所以华中考虑进行部队整编,使每个作战单位3个旅,有利于作战。

  10月1日,张邓粟谭曾以9月30日电再报陈宋并军委。

  军委致电陈粟谭并告刘邓,你们必须于3个月内歼灭薛岳7到10个旅,刘邓则担任歼灭5军及整11师。今后一时期主要打薛岳,转换战局。军委给华东定了任务,相当于每个月歼敌两三个旅。

  陈毅致电中央并张黎舒陈袁,通报与华中分局商定的作战部署,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沭阳之间,如敌东进即歼敌于运河东岸。如敌不进即西渡运河恢复淮北。此部署是着重集中主力出击,并确保和坚持华中地区为严重战争任务。两次到华中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顾虑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野力量,有负党与人民的托付。今后集结张邓粟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陈司令又开始检讨自己的问题了,可惜后面还在犯。

  10月3日,军委复电陈毅,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

  10月4日,针对部队的埋怨情绪,陈毅给8师领导写了一封信,对部队3个月来未获连续胜利,且丧失5城,而产生失望和对领导不满的情绪,承担了这一责任,说:3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先打强,即不应打泗县;一个是不坚决守淮阴。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八师)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南下北来,人民交口赞誉......两淮和承德的撤退,并不足以决定战争,决定因素是有生力量的消长。蒋已被消灭二十几个师,30万人,实难弥补,已决定了蒋军必败。我虽暂时失城失地,但主力保持,因此不应对失利作过分严重的估计,而应着眼全国形势,看到我由弱转强......世界上有常胜的军队吗?有不后退的军队吗?如斯大林及其红军堪称常胜而无愧,曾一退莫斯科,二退斯大林格勒,因此常胜规律在于善于撤退而后再进.......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从来不抱怨部队,不抱怨同事,不推拒责任,因而不丧失信心......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如此,即失败时亦如此!愿山野同仁在不利情况应赞成撤退,而在有利情况善于勇进,目前已到猛进的时候了。

  山野南下两淮一个多月以来,就打了朝阳集歼敌1个旅的小胜仗,打了泗县损失严重的仗,丢了五河、灵璧、睢宁、泗县、泗阳共5城,算上淮阴、淮安是7城,下面怪话连篇,甚至说他不会打仗,他便给下面写了检讨信做思想工作。

  10月5日,侵占两淮之国军整74师两部进至马厂、悦来集,企图侵占涟水。

  粟裕致电陈毅,敌已知为主力北移,且知我有进攻宿迁企图,侵占淮阴之敌已于前日乘机向涟水进攻。建议调整原定部署,华野6师南返,配合5旅、13旅、9纵,首先歼灭进攻涟水之敌,然后继续进行淮北行动。失利的情况下,军情容易泄露,只好调整部署。

  军委复电华中9月30日电,望即商得陈军长同意,迅速执行(部队整编)。

  10月7日,陈毅复电粟裕,同意你们南移作战计划,望即行动。目前趋势是分布南北作战,你们南下负责打两淮,我在北面照顾。一切望机动处理,不必等待协商。1日刚检讨过自己的问题,一周就变卦了,各方都同意两军合并了,现在陈司令却不想合并,还要分开整。

  张邓粟致电陈毅,说明调整作战部署的理由,认为必须彻底歼灭会攻涟水之敌,才能保障华中坚持之后路,有所依托。否则苏中全失,于华中不利,于山东及整个战局也不利。建议陈粟会合,山野和华野指挥机关合并,盼军长即来此间统一指挥。统一指挥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如山野、华野名合实离,陈粟仍分开,不仅影响指挥统一,对财粮供应我们亦无法解决,对下面影响也不好,有许多问题只靠电台来往亦不便解决。华中只好继续劝,谁叫人家是司令呢。

  10月8日2时,山野致电7师、8师、2纵、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决以1师、6师南歼由两淮进犯涟水之敌,尔后再回师执行原计划。目前山野应巩固运河、新安镇、沭阳及六塘河北阵地,并准备西进。陈司令还是分兵部署。

  陈毅致电华中分局、华中军区,鲁南之敌已于7日开始北攻,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我便不能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陈司令不管淮海,要率主力回山东了。

  华中分局致电陈毅并华野,建议仍照9月8日2时电部署执行,维持淮海局面,待南面战役结束,1师、6师迅速北上,与山野合并西进,以改变战局。我们意见,今后华中、山东长远相依,合则俱存,分则俱亡。因此,我们认为无论西进或北上,都应如此。这两个方案,不要轻易改变。大局已极紧张,望军长深长考虑。华中再次劝谏,苦口婆心,局势严重,还朝令夕改会后果难料。

  10月9日,山野致电山野1纵、鲁南军区、山东军区,提出鲁南作战方案,我正商定,迅速率部返鲁歼敌。

  陈毅致电中央并粟谭、张邓、张黎舒,我意山野必须迅速回鲁,华野应迅速北上或派队巩固淮海区。或竟不顾淮海糜烂,让山野北上打仗之后再南下。我主张山野突然转回鲁南能打仗,华野派队接替淮海。陈司令决心回鲁南打胜仗去,不顾华中了。

  张邓曾致电中央:陈(毅)佳电悉。我们对陈此部署决不同意,对陈这几个月在华中指挥亦深表不满。当他大军屯住陇海时,桂系攻占灵城,我们建议山野移灵泗公路间歼灭桂顽,陈不听,后桂顽已占泗城,陈决攻泗城。我们曾两电建议不应攻泗,陈决心不变,又不亲自指挥,而把如此重任给宋一人主持,结果八师、九纵损失甚重,情绪降低。当山野据守众兴,陈拟北撤回山东,我们建议守泗阳,陈决在众兴与淮阴待机,但以后敌情未明,山野主力即撤到六塘河以北,把泗阳防务交给元气未复之九纵把守。以后李延年三军南下泗阳,阵地三天即失。陈尤不守淮阴,虽经中央电示两淮关系全局。但陈始终不重视,把主力控制于渔沟、来安之间,等待桂顽,一无所获。而淮阴方面我守军兵力薄弱,主力未到,我们几次求陈派队南援,终不来。后五旅赶驶顽强,给七四军以惨重杀伤,淮阴局面已定,六师亦于皓日可到淮阴,陈亦允派二纵南来增援,并派人来要粟、谭布置出击,巧晚粟、谭遵命布置,将部队摆开,但到皓晨三时半陈又来电,部队不来,此时淮阴守军已摆开,一时收不回来,敌即在此时从我空虚处进入淮阴城。虽经皓日一日巷战,已无可挽救。这完全是由于陈对用兵开玩笑所致。否则,不仅淮阴可保,且可歼灭敌人,改变战局。为什么陈如此动摇,固与宋曾有关,但我们估计与陈之英雄思想亦非无关系。两淮失后,中央决定山野与华野合并,陈、粟、谭统一指挥,命令已公布,但陈始终保持两个机关,拖不合并,陈亦自己行动,不在一起,仍采取临时接头会商方式。我们屡电建议,陈不采纳。此次因敌知我北移,攻宿七四军,东攻涟水,决一、六师南下配合五旅、皮旅歼敌,要八师接防徐家溜,峻集防务,保持六塘河防线,但陈又于今天提出山野北返山东,甚至让淮海失掉。如按陈此种布置,则六塘河、沐阳一带可能丧失,则一、六师将无归路,(因要渡黄河、盐河、前后六塘河及沐河),这对华野是极大威胁。同时陈指挥如此踌躇,山野回鲁南后也不一定打胜战,而山野、华野分开行动,对将来战局无法改变,对全国战局亦有害处。因此,我们坚决反对陈这种布置。我们主张:一、山野仍应在原地担任后防,候华野十日后北来,再配合作战。二、陈、粟、谭应会合一起,不宜分开,使粟能助陈下决心,并便统一山野指挥。三、为了兼顾山东起见,以八师回鲁南,由叶去指挥。并要山东补充叶纵五千人(闻叶纵人数很少)。四、如陈定要北返,至少应以二纵留下,山野无论如何,要在一、六师北返前确保六塘河与沐阳城,否则前途极坏。此我们三个人几个月以来观察所识,本知无不言之义,直告中央。是否妥当,请中央决定,但望勿告陈。

  华中三大佬直接把陈司令给告了。从前面所列电文等可知,他们三人说的是实情,陈司令用兵,确实踌躇,且朝令夕改。原因在哪呢?做任何事,包括打仗,都得具备条件和经验,一是要搞清楚情况(粟裕说的三情:敌情、我情、民情);二是要有作战指挥的经验,这个经验可能1万小时还不够,因为军事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竞赛,搞不好就死了,没法从头来;三是要有作战指挥的能力。好谋无断,或多谋少断,不是因为缺乏对情况的了解,就是缺乏能力和经验,这样可以,那样好像也行,就是不知道哪个合适,所以才朝令夕改。如果只是玩游戏,你乱整都没事,但如果打仗乱整问题就太大了,得枉死多少人啊。

  右起;邓子恢、陈毅、张鼎丞

  10月10日,张邓曾致电粟谭并中央,不同意山野主力回鲁,即日去陈毅处商谈。

  中央致电陈毅并粟谭,山野以适当兵力回鲁南,配合叶飞歼敌,这是必要的。但山野全部回鲁南,则与华野平分兵力,于目前形势下作战不利。8师可立即北上,其余各部行动待考虑后电告。中央不同意陈司令率山野全部回鲁南。

  14时,陈毅致电张邓、粟谭并告中央,2纵、8师北开鲁南,7师在淮海地区防守,华中野战军安心在涟水以南歼敌。陈司令就留一个7师,还说让华中放心歼敌。华中这时候南北两线遭遇的国军,起码有七八个整编师,华中算上7师3个旅,统共也就10个旅,相当于3个整编师,只有对方的一半,还得保守一些地方,又刚经历过连续恶战,后果可想而知。

  粟谭致电华中分局,两淮之敌得知华野主力南下,立即停止向涟水进攻,因此决定华中野战军主力在涟水地区战备休整。

  10月11日,酉时,粟裕致电中央并陈毅、张邓谭,建议山野、华野集中主力沿陇海路西进,威胁徐州,直逼津浦,并求得在徐州以东得去与蒋军决战,迫使进攻鲁南、淮海之敌回援。如是,则鲁南之危可解,淮海之压力亦可减轻,而8师不致回被动调回鲁南,且可使叶纵配合主力之行动更为有效。粟裕的考虑是贴合兵法的:致敌而不致于敌。

  华中军区致电陈毅,决定停止歼击进犯涟水之敌,以求山野、华野统一指挥集中行动。

  蒋介石宣布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决定加紧对解放区的进攻,要求迅速结束苏北战事。事后诸葛亮:老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解决华中。

  10月12日,辰时,陈毅致电军委并告粟谭,与张邓曾商谈,今后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行动,执行中央提出的歼灭薛岳10个旅计划。惟在鲁南或淮北作战各有利弊,请中央指示。提出两个作战方案,请军委考虑:要稳妥则宜出鲁南,要大胜则一直向西。陈司令还想回鲁南。

  谭震林致电陈毅、张邓并粟裕,提出三个作战方案,坚决主张第二个方案,即先歼睢宁北之敌,再歼鲁南之敌。谭政委提出打睢宁后再打鲁南。

  10月13日,辰时,陈毅致电军委,主张山野先回鲁南打一仗,再向西行动。陈司令再三要求回鲁南。

  未时,中央致电陈毅、张邓、粟谭,各电均悉。你们仍照过去决定,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8师),早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开展局面,对淮海本身,对鲁南,对苏中,对配合刘邓均好,对将来出大别山转入外线(几个月之后)亦有利。在此方针下,8师暂不回鲁南。中央指示在淮北作战。

  亥时,陈毅复电中央,目前行动以迅速出击鲁南为宜,在淮北,敌有准备,工事坚固,敌火下渡河有困难,战场不好。在鲁南,战备好,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陈司令第四次要求回鲁南作战。

  10月14日,未时、申时,中央连发两电给陈毅,现在因为感觉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河作战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曾会商,亦以渡运作战列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13日)电又不相同?如按元亥电实行,你与张邓粟谭同志间关系是否将生影响?请对各方厉害分析再告。中央直接对陈司令提出批评,认为他朝令夕改不靠谱。

  中央致电张邓、粟谭,陈军长元亥电仍主张山野、华野全军去鲁南,你们意见如何?速告。你们决定全军去鲁南歼敌把握如何?如确有把握,自以去鲁南打较淮海打为有利,因鲁南歼敌后,即可出陇海、淮泗,对华中局面并非不利。问题是歼敌究竟以在何地为宜?中央征询华中意见。

  10月15日,子时,陈毅与张邓曾将经过反复商讨取得的一致意见报告中央,认为速出淮北,因粟率1师、6师南移涟水,北返费时,且敌在运西警戒日严,已不好实施。已令粟率1师、6师北回沭阳集结,可能打几个好仗。如敌东进快,而华野来不及北返时,则就地相机打击敌侧背。山野逆选蒋军一路,从1个团到2个团着手,亦可能打一两个胜仗。故回鲁南打算已暂缓。经过华中大佬们的规劝,陈司令放弃回鲁南打算了。

  中央复电陈毅、张邓曾并告粟谭,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南京悉,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下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两三个月内务必歼灭薛岳7到10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中央看清楚了,直接把战役指挥权给了粟裕,给以后华东地区接二连三的大胜仗奠定了基础。

  10月16日,张黎舒袁致电军委,认为山野、华野集中力量歼敌以改变华中战局为有利,山野入鲁对整个华东战局不利。

  对此你怎么看呢?下一期想了解哪些内容?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陈毅年谱》、《陈毅传》、《毛泽东军事文集》、《粟裕年谱》、《张震回忆录》等)

  陈司令大战华东之南下淮北

  陈司令大战华东之淮北鏖战

  华东野战军的组建经过及主要战斗

  陈毅如何评价粟裕在华野的作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