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自控》④ | 怎样选择,你才不会后悔?
领读:渺渺
主播:素年锦时
“
昨天我们讲到,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如果我们清晰客观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又能够脚踏实地去行动时,焦虑就会减少。
除此以外,如果一个人敢于正视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也能够避免陷入焦虑情绪。
我们继续今天的分享。
现在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症,但大多数时候,这种翻来覆去的思考只是简单重复的劳动,三天的考虑未必比三小时更精准和慎重。
那么,如何改变“选择困难”的状态,努力不去纠结呢?这一章,我们来和大家分享改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以亦舒的代表作《喜宝》的女主角做案例,还原女性面临人生中最艰难抉择时的心态和过程。
”
故事发生在1978年的中国香港,女主角姜喜宝出生于单亲家庭,父亲是个败尽家产的浪荡子,在喜宝刚会走路时,父母就离了婚,母女相依为命。
母亲姜咏丽薪水微薄,却努力保持脸面——没有钱买熨斗,她用搪瓷杯装开水,把衣服熨得平平整整;
家里的钱只够交煤气费,她宁可冒着断煤气的危险,也要拿仅剩的一点钱去买漂亮的裙子给喜宝穿;
学校开销很大,她经常放下身段、硬着头皮找亲友讨要旧书本。
喜宝从小过的这种“体面”生活,其实是“必须精心维持,才能不露破绽”,妈妈和她假装的那种人,就是她们梦寐以求希望进入的阶层。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喜宝,比一般孩子更懂得夹缝求生,也更擅长为自己争取机会。
在飞机上,喜宝偶遇富家千金勖聪慧,一个典型的白富美,保持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单纯。
两人才见一面,勖聪慧就热情邀请喜宝参加自己的订婚宴,而且一个劲儿地撮合喜宝和自己的哥哥勖聪恕恋爱。
由此,喜宝认识了勖家的所有成员——资产雄厚的男主人勖存姿、富态富贵的勖太太、长子勖聪恕,还有勖聪慧的未婚夫宋家明。
家宴上,勖家父子都对喜宝青睐有加,勖存姿当天就向喜宝展开追求,并且在第一次约会就提出了用金钱置换青春的交易。喜宝觉得受到了侮辱,立刻叫车离开。
但是,当她坐在车里想到下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想到母亲再婚后没有别人可以指望,现实问题似乎容不下她的骨气和自尊,最终,她选择成为勖存姿的情人。
在爱情和金钱的天平上,喜宝一步接着一步,在金钱这一端越陷越深。
喜宝也曾有一次打算为了爱情而放弃金钱,那是剑桥大学物理系教授,一个名叫汉斯的德国人,他和喜宝两情相悦。
勖存姿知道这件事情后,精心设计了一场打猎活动,亲手枪杀了汉斯,然后找人顶替自己坐牢。
汉斯的死,让喜宝彻底崩溃。从此之后,她不再认真学习,而是酗酒、办沙龙,麻木地活着。几年之后,勖存姿去世,给喜宝留下了无数财产,包括股份、基金、房产。
小说写到这里,喜宝似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坐拥巨额财富,但是精神已经被金钱的力量摧毁,只剩寂寞。
普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了那么多钱,还不快乐呢?
作者亦舒在小说里用一句话点破了这个问题:“什么也不必追求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
拥有财富之后,喜宝失去了爱的能力,她希望重新平衡金钱和爱情的关系,可是已经太迟。
这本小说让喜宝成为“坏女孩”的代表,她拜金、现实,永远知道为自己争取更多。她从小尝尽艰辛,明白金钱的重要,因此认定世间一切都可以成为交易。
她干脆利落地在金钱和爱情之间做选择,就算付出的代价难以承受,也从未怨天尤人,她说:“社会没有对不起我,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可是,她后悔吗?是的,她最后依然后悔,只是后悔无用,人的选择不可逆,即便她当时选择了爱情,依然可能在某个瞬间后悔,想象自己被金钱包围的生活。
那么,在做选择时,到底怎样衡量哪些是可以放弃的选项呢?可能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有些人可以放弃尊严,有些人可以放弃爱情,有些人可以放弃真诚、亲情、健康、快乐等等。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这是做选择的前提。“选择”其实是个衡量利弊的过程,我做选择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全面评估做决定的成本,包括决定本身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成本”很容易理解,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情,我需要付出哪些具体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是怎样的,这个很直观。
但是“机会成本”测算起来比较复杂,我做出了A选项,就等于放弃了B选项,那么B选项所有的收益和折损,就是选择A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让我更清晰、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我会把各种可能的选择都罗列出来,便于对所有可能的选择了解更周全。
第二,确定最重要的目标。
任何选择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目标,所以,能达成最重要目标的决定,就是好决定。在这里,我会着重考虑对于未来的影响。
很多人选择困难的原因是,希望兼顾所有人,希望达成所有目标,这种“完美选择”几乎不可能出现。
我会问清楚自己:我做这个选择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个问题对未来长远会有怎样的影响?
接受“够好”的选择,既可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又能增加满足感。
第三,记录决定的过程和决定的结果。
我每次都会认认真真写下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原因,记录完整的决定过程和思路,我的记录格式是这样的——
1. 我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目标):
2. 我做这个决定需要付出的是(成本):
3. 我做这个决定可能放弃的是(机会成本):
4. 我做这个决定未来可能预见的是(边际成本):
5. 我依然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理由):
6. 后来,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正确吗(验证):
第四,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无法挽回的成本。
我的决定过程中没有考虑“沉没成本”,因为沉没成本已经不再是成本,它是需要“断舍离”的部分,哪怕过去投入再多,这些投入和现在的目标没有关系,都已经不再是成本。
就像我们坐在电影院看了十五分钟,已经知道这部电影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花钱买了,但是你的目标如果是看一部好电影,现在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当场离开,因为电影票钱已经沉没、十五分钟已经花掉,不再是成本。
第五,做好复盘,做好复盘,做好复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人天生决策力强,做决定所需要的知识、阅历、胆识和精准也不是一天具备。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每个决定的正确与错误,疏忽和慎重,付出和收获,长期和短期影响,尤其当这个决定的结果真正出现时。
我们需要知道,人生其实很少有“终极选择”,大多数选择都可以调整、修改甚至推翻重来。
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不是错了就完蛋了,我们随时可以重新选择和规划,而纠结的成本远远高于纠错,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尝试与纠错交替的过程。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