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中关于羊的隐喻

  一直觉得《误杀》这部电影比较烧脑。好多情节都不是凭空而出的。你看剧中多次出现的羊,就有好多种不同的隐喻。

  有的羊是佛陀身边的,他们可以活跃在庙台,在他们心中,大概也会觉得自己身高一等,是草地上那群放养的羊所不能比的。

  也有一群羊,他们中有专心吃草,有四处张望,有将一切尽收眼底的内幕羊,这些羊位数众多,像普通大众。

  也有的羊,是替罪羊。

  还有一群羊,是赎罪羊。

  其实,无论哪种羊,在《误杀》中都指向了引领、真相、救赎和信仰。正是因为撒了遍地的种子,羊有了青草可吃,有地方可住。

  在警察追到学校时,老师正在讲课,重点提到了羊。他说“羊是种群居动物,视力极差,当它们单独行动时,很容易被肉食动物捕食。”

  有人将世间人比做乌合之众,无非就是普通人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能够有吃有喝,身边人敬之爱之,也就一生无欲无求了。只是羊儿到底也应了那种容易被捕猎的结局。

  为什么芸芸众生都逃不过一个命运的安排,这不是一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时代,稍微跟随趋势就能飞黄腾达吗?这不是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时代,任何的情怀境界都从得失起,一笑傲然天地间吗?

  还记得从小就常常羡慕那些出世修行的人,或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的人,他们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争不抢,肯做闲云野鹤。否则,以我等求而不得,爱而不能得俗不可耐,真的很难做到去留无意。

  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叫社会,也可以叫江湖。江湖是个名利场,没有人可以沾一袭世俗,还能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写这首诗的人,心中何尝不是揣着浓浓的情。

  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个人讨喜过吗?他的眼里不也是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幻大王旗。

  事实上,在佛教的经典中,羊通常用以比喻凡夫不分辨世间法与修行,只是一味放任“贪、嗔、痴”三毒,说白了,就是不要去高估世人心,也不要低看了人间情。

  虽然我们有羊的属性,但是我们却也同样怀着清纯而美好的希望,希望能做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当然了,世外无净土,须向本心求。把人生当一场修行,把名利场当考验场,或许,我们也可以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外云卷云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