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食谱丰富的杂食动物,但为什么大多吃食草动物的肉?

  据保守估计,世界上约有150万种动物,按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水生和两栖动物,按形态可分为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按等级可分为高等和低等动物,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这里按一种多数人可能更感兴趣的分类方式,按食性分类的话,动物可以分为肉食性、植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四类。

  撇开数量不多的食腐动物不谈(或者归类到食肉动物),有专门的研究表明,按食性分类的话,动物有63%食肉、32%食草,杂食只占3%。

  从生态链来看,杂食性动物虽然比例不大,但占据的生态位更多,进化也更加灵活,从底层的老鼠,再到顶端的人类,都是杂食性动物。

  杂食动物兼具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部分优点,捉不到猎物时可以吃素,捉到猎物后可以摄取蛋白质,多元化的食物选择,能有效避免单一食物短缺时带来的生存风险。

  

  作为荤素不忌、食谱丰富的人类来说,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杂食动物,但人类长期食用的肉类大部分来源于食草动物,少有刻意以食肉动物为原料的菜单,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最简单也最直观的原因:食草动物更易驯服和养殖。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开始对动物的驯养,食草动物本就较为温驯,再通过历史长河和人类行为的不断洗炼,在养殖的过程中,已基本不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除此以外,食草动物也更易养殖,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放牧管理,或者人为采集一些植物类饲料,就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养殖。

  

  与此同时,动物经过驯养后,大多会服从一些简单命令,而且成熟期较短、繁殖能力更强、肉质也可能更加鲜美。

  这并非源自偶然,也是符合进化论的论点,因为在漫长的驯养过程中,人类的主动选择干预了驯养动物的进化,让其进化更加符合心意。

  

  当然,人类通常只吃食草动物,并非只因其更加容易驯养,这里还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是问题的本质,那就是能量的流动。

  自然界存在极为完整的生物链,等级森严,用残酷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弱肉强食。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进食的过程中,能量不断发生着流动,从生物链最低端一层层转移向上。

  

  然而,这个过程是有很大消耗和损失的,举个浅显一点的例子,动物进食后排出的粪便中,便蕴含了这一部分损失的能量。

  这部分能量的消耗十分惊人,大致在90%左右,能够吸收到上一层的能量只占约10%,也正因为此,只要通过简单的计算,便能估摸出中间的巨大量差。

  

  试想一下,假设割十吨草可以养大一头牛,再用十头牛可以养大一只老虎,而十头牛堆在一起像是一座小山,一只老虎的体型比牛还要小点。

  那么,人为什么要花费天大的力气,再用掉很多金贵的时间,先去把牛养大,再去把老虎养大,然后再吃肉更少的老虎呢?

  人类祖先的知识水平肯定不如现代人类,但其能够在进化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在生存上的敏锐性和做选择时优秀的判断能力,不会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冤大头。

  

  如果要专门饲养食肉动物的话,先不去提食肉动物的天性较为凶猛,只要想想喂养中需要的大量肉食,再想想打猎的难度,或者说刚才所举例子中,养大十头牛再去养大一只老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让大多数人类祖先望而却步。

  因此,食肉动物不在人类的常见菜单,并非因为味道不好,而是因为驯养困难、成本极高,这才没有被人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