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画家汪观清60年三画“南京路上好八连”

  

  在著名画家汪观清心里,南京路上好八连就像他的娘家。

  1963年,他32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这年2月,他接到单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任务,和好八连的官兵一起生活一个多月,用连环画记录下这群“霓虹灯下的哨兵”最初的模样。

  2013年,他受邀带领上海民盟书画院21位老中青连环画家走进军营,再画50年后的好八连。

  2023年4月2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迎来了60岁的生日——196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4月27日,主题书画纪念展览“一个甲子的光荣与梦想——海上艺术家庆祝‘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主题书画展”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展出。《南京路上好八连》连环画第三辑也将在8月出版。

  92岁的汪观清又一次回到“娘家”,三画好八连。

  一画好八连:七位年轻人共绘“霓虹灯下的哨兵”

  在中国连环画的长廊中,《南京路上好八连》分外光彩夺目。这是60年前,汪观清联袂贺友直、郑家声、陶长华、端木勇、任伯宏、任伯言等一批上海画家为好八连创作的连环画,在当年就受到热捧。

  八连原是一支极为普通的连队: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编在一起,组成了华东军区特务团4大队辎重连,1949年6月,改编为三营八连,向上海进发,开始担负保卫上海的任务。

  进驻繁华都市后,八连艰苦奋斗、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变,传家宝“三箱一包”(理发箱、补鞋箱、木工箱及针线包)始终不丢,闪光的“五个一”(节约一滴水、一分钱、一度电、一粒米、一寸布)始终坚持,身居闹市,一尘不染。

  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8500字的篇幅发表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的社论,向全上海展示了八连的风采。

  这是八连事迹首次被完整地报道出来。

  这一年,正值全国粮食短缺,“八连精神”显示出难以估量的价值。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南京路上好八连”开始为全国人民所知晓。

  1963年,汪观清和六位画家合作创作并出版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哈琼文画封面)

  196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毛泽东主席写下著名诗篇《八连颂》。

  那时候,32岁的汪观清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年轻画家,已经创作了《红日》《雷锋》等军旅作品。所以出版社把画《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重任又交给了他。接到任务时,汪观清说:“太有缘分了。”

  原来,汪观清1960年到孟良崮体验生活,根据当代作家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创作连环画《红日》。在《红日》里,军长沈振新的原型,就是当时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也就是好八连所在的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红日》和《南京路上好八连》,其实都是一条线上的故事,这就是缘分。”汪观清感慨道。

  在王必成的推荐下,1963年2月初,汪观清到好八连蹲点,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和汪观清一同去的,还有他的同事陶长华。陶长华和汪观清同年。两个年轻人每天上午去,下午回。汪观清笑着说:“我们俩准时‘上班下班’,就是换了个单位。”

  去八连蹲点采风,汪观清和陶长华称之为“挖煤”。“素材就是‘煤’,是宝藏。”汪观清说。

  每天早上,汪观清从五原路的家出发,带着铅笔、纸和画板。一天的工作开始了:连队的官兵们训练,他们跟着一起,在旁边边看边画。画小故事,他们一边和官兵聊天,边把轮廓画下来,然后再采访细节,逐一修改。“在连队和官兵一起吃一起工作,边采访边创作,挖了很多有价值的‘煤’,记录了好八连数不清的好人好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画了200多张图,每天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就在所有画作审完的时候,汪观清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中苏友好大厦要办好八连的画展,内容就是他和陶长华刚刚画好的连环画。但是展出的画大小、篇幅都不一样,而且要赶在4月25日展出,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怎么办?

  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有关部门商量,最后请汪观清牵头,开一张60位画家的“名单”,其中,包括上海画家55位和当时南京军区派来的5位美术创作员。60位画家火速到位,将汪观清和陶长华已经完成的画作作为基础,扩大成展览尺寸,再分成黑白、水粉、套色木刻版画各种种类分别加工。汪观清是这次展览画作的总负责,他每天半夜1点多才回家,第二天一早蒙蒙亮再到中苏友好大厦报到。整整一个多月时间,他夜以继日,终于和同行们一起,在“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的那一天,贡献了一场精彩的画展。

  这次画展之后,汪观清接到出版社消息,之前《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连环画要做一些修改和增补。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安排下,贺友直、郑家声、端木勇、任伯宏和任伯言五位画家也加入进来,最后一起完成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创作。

  1963年8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6周年,由汪观清等七位画家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南京路上好八连》,60开,230图,印数20万。1964年6月,《南京路上好八连》加印第二版,印数18万册。

  两年间,38万册《南京路上好八连》连环画走进学校工厂,走进千家万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963年版第一辑《南京路上好八连》汪观清作

  二画好八连:“五老”重回好八连

  2013年春,在“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前夕,一部反映新时期八连风貌的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②》出版了,这是1963年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续篇。同时,好八连命名50周年书画作品展也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汪观清已是82岁耄耋老人,退休之后,他担任上海民盟书画院院长。在“好八连”50岁生日的时候,汪观清和老画家们,送上了一份厚礼。

  2012年的一天,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备区原政委朱争平去看望汪观清,问起1963年创作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的7位老画家,汪观清告诉他,有5位健在,均已80岁以上高龄。朱争平马上提出邀请:“五位老画家,能不能再回娘家来看看?”

  50年后,汪观清、贺友直、陶长华、郑家声和端木勇终于又回到了好八连。当年几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是满头白发。

  “五老”50年后再返好八连。

  当时,好八连已经搬离了南京路,进驻了位于上大路的新军营。那个春和日丽的日子,汪观清记得清清楚楚:“八连的战士列队站在门口鼓掌欢迎我们,还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军事表演,之后还开了座谈会。”

  和“五老”一起前去好八连的,还有100多位中青年画师。虽然绝大多数画师都是第一次来到好八连,但在聆听了五位老画家和好八连“缘分”的故事后,大受鼓舞。

  所以,当汪观清提出“我们再画一本《南京路上好八连》,讲讲现在好八连的故事,好不好”时,得到了画师们的热烈响应。汪观清说:“我和大家说,这次创作可是没有稿费的,是我们送给八连的礼物。大家热情高涨,根本就不在乎。”

  2013年4月25日,朱争平在《解放日报》撰文,记录了老画家带领青年画师们二画好八连的历程:“当年这几位上海连坛高手正值中青年,画部连环画并非难事。而今,他们都已届耄耋之年,且体弱多病,要体验连队生活、深入街道里弄采访、与隔代的年轻战士对话交流,以及组织策划、四方协调、编写绘画等等,困难之巨可以想象。然而,这一系列困难都被老画家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八连的深厚感情化解了。”

  

  2013年,汪观清和画友们再画“好八连”连环画(汪观清画封面)

  汪观清是此次创作的“总策划”。他从搜集来的300多个故事中精选了25个,改编成《南京路上好八连2》连环画文字脚本。之后,他一面联系画家、组织采风、编写故事、审定画稿,一面深入到与八连长期结对的南京东路云中居委会采访。

  他前后三次组织画家们到好八连现场采风、创作。这是他这么长时间坚持的创作原则:“只有到军营来真真切切地走进‘好八连’,才能画出现代科技无法捕捉的那份感动。”

  2013年隆冬的一次采风活动中,零下2摄氏度的寒风里,“好八连”的战士们一字排开,队列操练、擒拿格斗,货真价实。画家们一边为他们叫好,一边赶忙拿出相机“咔嚓咔嚓”。“得拍下来,有些肢体语言,拍下来回去慢慢研究。”50年前也曾参与过《南京路上好八连》连环画创作的老画家陶长华,一边为官兵们喝彩叫好,一边在纸上“刷刷”行笔,须臾间,某位年轻战士的矫健身影跃然纸上。

  画家们还和官兵共进午餐,交流心得,家长里短间,画家和自己所画的主人公“结对”聊天,斟酌细节。

  在这一次创作中,“五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认领了各自的任务,并且深入一线采访、创作,为画作倾注了巨大心血。

  汪观清与“好八连”官兵交流

  92岁高龄的贺友直创作的是《节日游》,为了画好八连战士陪孤老逛南京路的画面,特地到南京路步行街取景拍照、搜集素材;年届81岁的郑家声为画“我给父亲安检”的小故事,深入当年世博安保现场,到连队与年轻战士交流;82岁的陶长华为画“雷锋复活了”的小故事,抱病到南京路采访了几位老人;84岁高龄的端木勇是连环画《上甘岭》《在烈火中永生》的作者,他不顾病体创作了“好八连的两个‘赵大大’”。

  在第二册《南京路上好八连》中,汪观清贡献了《王老板探营》一组5幅画和连环画的封面。和50年前第一版不同的是,封面的背景变成了东方明珠,好八连的战士穿上了战斗服,手中的武器也由步枪升级换了代。

  三画好八连:从服务人民到“霹雳尖兵”

  “今天来这里,就像回娘家了一样!”2023年3月27日,汪观清又来到了好八连。这几年,他也回来过几次,所以他一踏进连队,好八连的官兵都亲切地迎上来:“汪老,您来啦?”“汪老,依然见您健步如飞,真好。”

  “每次来八连,就特别的亲切,”汪观清对着“老熟人”、黄浦区云中居委会原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朱蕙娟说,“也好久不见您了。”

  朱蕙娟被官兵们亲切地唤作“朱大姐”。南京路上好八连当年和云中居委会结对,关心社区里的孤老、帮助居民做好事,许多故事和创作连环画的素材,都被朱大姐记在心里。10年前创作时,汪观清拜访过她好几次。大家像家人一样,又在“娘家”连相聚了。

  这一次,汪观清又带来了一支“队伍”——在“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汪观清再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创作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第三辑。这些画作同时在4月25日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的主题书画纪念展览上展出。

  汪观清画的第三辑《南京路上好八连》封面

  这一天,他邀请上海民盟书画院近20位老中青艺术家一起走进好八连,现场采风,当场创作。在动员会上,汪观清对画家们说,“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尊重事实”。

  对于汪观清来说,92岁的年纪再担起策划、统筹、沟通的重任,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这些任务都交给了上海民盟书画院执行院长叶雄。即便如此,汪观清依然承担了画第三辑封面和一组四幅画的重任。

  在采风现场,汪观清带来了自己已经完成一半的封面草稿:封面上是在野外作战的指挥员,嘴角带着坚毅,眼神犀利,手势坚决。汪观清请来连队指导员做示范,自己一笔一画进行修改。

  2017年,八连换装转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转变,第三辑的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讲述的就是八连转型的故事。“十年前我画的好八连是哨兵,现在的好八连是特战队员,我和连队商量再三,主题就定在了‘霹雳尖兵’上,”汪观清说。但这对于画家们的挑战也更大了,因为讲述的故事角度不同,武器装备也完全不同了。

  身为“临时组长”的叶雄,担任《难忘的鱼雷管出艇》的故事创作。“5月17日凌晨3点的东福山岛海域,沉默的潜艇犹如海底庞大的鲸鱼一般,安静地穿梭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中。艇上的特战队员们即将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从鱼雷管出艇,尔后通过蛙人推进器水下航行3公里渗透上岛,这是一种极为隐秘的渗透方式,也将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战斗建设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八连提供的素材写得惊心动魄,也给了叶雄不小的压力:“从潜艇的鱼雷管出艇怎么画得生动形象,让读者一目了然,很考验人。因为这样的素材,采风采不到。”

  连着好几天,叶雄守在电脑前,花了好长时间找资料:潜水艇里是什么样子的,人又怎么从鱼雷管出艇的?反复斟酌、修改之后,叶雄顺利通过了好八连的审核。

  《难忘的鱼雷管出艇》组图之一 叶雄

  画家桑麟康的作品名叫《坐飞机的橡皮艇》,画的是“战斗背景下,为防敌防空火力袭扰,依托直升机投放特战队员和冲锋舟……”“军用橡皮艇是什么样子的?直升机那么小,怎么放得下两个橡皮艇?放了橡皮艇后战士坐哪里?”为了了解清楚所画对象的“细枝末节”,桑麟康和连队指导员薄佳旺、营长李旭求证,来来回回近50条微信,直至深夜。“画画就是记录真实,特别是军事题材的画,不能有一点儿的错误。”桑麟康说。

  《坐飞机的橡皮艇》组图之一 桑麟康

  《扒圈的游泳尖子》由青年画家吕亚蕾来创作。这个“游泳尖子”说的是连队里的战士左泽超:他是连队里的游泳好手,但是当他第一次参加海训,在大海里游泳时,却因为不了解大海的习性被湍急的浪花打乱了节奏,最后趴在战友的游泳圈上才缓过神来。之后他经常自己加练,从开始的趴圈到后面的开浪,从八百米到一万米,从赤臂蛙泳到武装泅渡,最后在全旅历时12小时的“两万米”游泳尖子大比武中获得了第二名。为了还原人物原型,吕亚蕾加了左泽超的微信,请小战士发来照片,询问细节。画好草图给汪观清看,汪老就提了一个建议:“在大海里,战友挥手招呼左泽超的细节,用眼神招呼或许更合适。”吕亚蕾说:“汪老的建议真的让我醍醐灌顶,因为海训的时候大家都是精疲力尽,一个眼神就能说明一切。老法师的点拨让我受益颇多。”

  

  《扒圈的游泳尖子》组图之一 吕亚蕾 

  这次画第三辑,汪观清除了负责封面之外,还在众多的素材里淘到了“宝贝”,他给这组图取名《敬礼》。这组连环画讲的是雷锋的老连长虞仁昌来南京路上看望正在给老百姓做好事的八连战士,等旁人介绍他的身份之后,所有在的八连9位官兵、一起参与服务的福佑路小学少先队员和理发理到一半的市民都直起身向他敬礼,老连长也挺直了腰板回敬军礼。

  为了还原老连长的形象,汪观清向连队要来虞仁昌之后来八连参加活动的照片,给杭州雷锋纪念馆的马馆长打电话核实细节,甚至请当天在南京路带领战士服务群众的排长、如今好八连所在营的营长李旭回忆细节。“我选取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哪怕八连转型成霹雳尖兵后,全心全意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没有变,三画好八连,我选的是坚持。”

  《敬礼》组图之一汪观清

  在好八连迎来60岁生日前夕,汪观清还给“娘家”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座“三牛”雕塑。“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这就是好八连的精神。”汪观清说。

  “六十年前,我们七个人一起画好八连;十年前,我们还有‘五老’一起画;到了今天,只剩下了我。”汪观清有些伤感,“希望十年后,我能第四次画我的‘娘家’,将好八连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本文作者: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