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看香港电影和金像奖,谁变得更快更多

  4月17日晚,澎湃新闻推出一篇《香港电影金像奖:盛大的颁奖礼背后,港产片“小阳春”到了吗》。报道称,“本届金像奖最大意义在于涌现一批在香港市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并走出一批新生代年轻导演,让一度处于低谷的香港电影业迎来‘小阳春’。”这个话说的,好像不知道获得本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称号的《给十九岁的我》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和社会抗争。

  

  昨天写的《香港金像奖比谁都渴望热度,却越来越抓不住热度》批评了香港金像奖的几个问题。有个别网友好像很在意香港金像奖,不是很愿意这个奖项被批评,还有人说,香港金像奖以前红火过,是华语电影的标杆,所以现在我们内地的人来批评,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咦,按照这种逻辑,再烂的好莱坞电影,再离谱的奥斯卡,也是说都说不得的咯?所以,今天继续展开说我的批评理由。最突出的一点是,香港金像奖这几十年来颁奖标准漂浮,故意忽略人气高的艺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星驰,也包括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和张学友,还有吴镇宇,皆是如此。金像奖评委会很多时候不给他们提名,给了提名又故意颁给表现其实非常一般的“素人”演员,显得自己艺术品位很高。但那些得奖的作品的影响力很一般,“素人”艺人的艺术水准也差不多一直停留在原地。那么高的艺术品位,连周星驰的无厘头看不起,那又为啥把影帝颁给咸湿片的男主角呢?还有一种情况,很多情况下,艺人得奖影片的水准低于同提名的其他作品,也低于自己的其他代表作,例子包括任达华和刘青云,刚刚获得影后的郑秀文。当然,有没有得奖影片确实水准很高的例子,有,张家辉和梁家辉各自得奖的片子就是。毫无疑问,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喜欢港片。香港电影确实是中国电影的荣光,是中国文化的最靓丽名片之一,用有政治高度的话来说,讲好中国故事,香港电影、电影人是非常好的力量。但什么时候,香港电影等于金像奖了?周星驰肯定第一个不同意,他已经在电影中嘲讽过这个奖项。香港金像奖的运作机制,其实相较于更早以前就式微的台湾地区金马奖,还有内地的几个电影奖,还要不透明,受到部分资本力量和从业者的强烈干扰。

  

  张柏芝当初拍了《忘不了》,获得2004年的金像奖影后,在那部电影里边,她的演技是过关的。但那一届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还有林嘉欣《恋之风景》、刘嘉玲《无间道Ⅱ》、吴君如《金鸡Ⅱ》、张柏芝《大块头有大智慧》。我们就不说刘嘉玲和吴君如当初的神级发挥了,单说张柏芝,她在《大块头有大智慧》的演技表现其实要比《忘不了》更好,说白了就是资本、导演人脉的力量。对了,忘了说,2004年金像奖将影帝发给刘德华,而不是吴镇宇,也是备受外界嘲弄的。

  

  

  香港电影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的辉煌,以前就说过,有很多特殊原因。一来香港20世纪40-50年代有内地很多省份的文化精英、政治遗老聚集,他们、她们的二代成为了文化娱乐产业的精英。在一个时期内,香港电影、音乐产业真可谓人才济济。但这种特殊条件在后来就不具备,所谓富不过三代,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的香港文化精英,必然在各方面能力上回归均值,也就是说,可能比内地很多地方的同类精英要强,也更有职业精神,但不可能再出现相对很突出的能力。二来香港当时比较好地融合了欧美影业,以及粤剧粤曲的传统,形成了多元化的题材体系,还有电影工业制作全流程。三来在特殊的历史阶段,香港电影没有审查,也谈不上政治正确的限制,可谓百无禁忌。四来台湾地区影视和音乐产业没有崛起,韩国日本印度泰国的也没有,香港电影和音乐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是制霸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华人圈的标杆。但随着韩日电影产业的崛起,港片在香港以外的市场就发生了萎缩,产量下降,也就养不活那么多从业者,这也才有所谓香港电影人北上合拍的故事。但我们可以回归2010年以前,以及2010-2020年的香港内地合拍片,就会发现,两个不同成长体系成长起来的演员,合作起来确实存在融合问题,没有谁比谁强多少,而是适合与不适合。当然,哪怕到了2023年,我们看香港电影,仍然可以发现港片的制作仍然在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标准以上,哪怕是文艺片,讲故事的方式以及镜头的选择也是很专业的,而且所谓的纯港片(也就是主要瞄准香港本地市场)的题材选择依旧十分大胆,这些都是相较于内地电影的优势。但港片最大的隐忧,或者说明摆着的问题就是,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确确实实太老了,虽然香港媒体和内地媒体天天都在鼓捣说又有某某某新生代演员、中生代演员崛起了,但放过几年,现状还是现状,没有得到太多改变。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港片的一众大咖,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就为双梁双周一成、四大天王腾出了空间,而30年过去了,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入局的古天乐、刘青云和张家辉,20世纪90年代港片的主角还是今天港片的主角呢?你要不要反思香港金像奖的问题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