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遥远的清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拍摄纪实》:8K技术,深度情感

  最新纪录片《为了遥远的清晰——沪剧电影

  这是唯一一部全程现场跟踪、拍摄电影《敦煌女儿》创作过程的纪录片,并采用了最新的8K技术。

  它用第三只“眼睛”,真实记录了电影摄制组及全体演职人员以莫高精神为引领,克服多重困难,持虔诚之心,拍用心之作,刻画人性,致敬崇高,许多幕后镜头生动、细腻,独家呈现,打动心灵。

  《敦煌女儿》从舞台到银幕

  虔诚用心

  

  敦,大也;煌,盛也。斗转星移,矗立千年。为了一千六百年的遥远钩沉,为了展示一群矢志不渝的中华文化守护神,2020年9月,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在敦煌开拍。

  作为唯一一部跟踪拍摄电影《敦煌女儿》全程的纪录片,以“为了遥远的清晰”为名,可谓对电影摄制组全体人员的精神动员——敦煌是绝无仅有的,要用虔诚之心捧出用心之作。

  《为了遥远的清晰》也是以樊锦诗的扮演者、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为首的演员们千里迢迢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整整十年,茅善玉率队八赴敦煌体验生活、感知精神,一次次创作提高,最终使《敦煌女儿》成为舞台佳作。

  

  随后,又请著名作家刘恒修改把控电影剧本,与各出品方,即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将《敦煌女儿》搬上大银幕。

  02

  追寻敦煌人足迹

  注入大气深邃审美效果

  为了大银幕的追求,滕俊杰导演带领上海电影创作团队不止一次赴敦煌生活,零距离体验主人公樊锦诗的精神境界——在大漠戈壁寻找几代敦煌人的艰辛足迹,在对敦煌专家学者数十年居住的土屋和层层栈道、荒凉峡谷的大范围考察中感知着不可动摇的文化意识和学者良心。

  

  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

  物质贫瘠和精神富有的巨大反差,确定了导演拍摄的理念、运镜方案。于是有了《敦煌女儿》大开大合的叙事镜像,突破了原来舞台表演的方式。在保留抒情优美的剧种剧目特性的同时,于沪剧特有的现实主义表现风格上迈出了新步,注入了大气辽阔又深邃细腻的审美和视听效果。

  

  03

  看齐敦煌人

  风沙里乐在其中

  敦煌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电影的大量拍摄不可避免地要在沙漠中进行。

  烈日暴晒固然令人难熬,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数度打乱全天拍摄计划更让人凌乱。

  纪录片中记录下这么一段现场——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突然狂风裹挟着沙土飞扬席卷而来。摄制组紧急停止拍摄,把好不容易花两个多小时架好的繁重设备迅速扛回山下避风角落。

  

  这正呼应电影中真实呈现的一幕——1963年初秋,西北沙漠深处的敦煌研究所迎来了第一位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23岁的上海姑娘樊锦诗。

  研究所前辈段文杰一路唱着西北民歌“花儿”向樊锦诗表达着由衷的欢迎。突然,他们坐的马车遇到了大漠戈壁特有的“见面礼”:铺天盖地的沙尘暴。

  

  全体摄制组在这大漠荒沙里,更深体会到樊锦诗和一代代敦煌考古、美术工作者是在怎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献了青春献终身”,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敦煌学”的。

  《敦煌女儿》的拍摄,每换一个场景,几大卡车的设备要在沙漠上靠人工搬运;休息吃饭时为了躲避风沙,演员和摄制组工作人员不得不绕着集装箱卡车四周变换方位快速地吃完手中的盒饭。但所有人员以常年坚守在此的坚毅的敦煌人为榜样,乐在其中。

  04

  一架蜈蚣梯

  挑战戏里戏外两代人

  樊锦诗讲述起刚去洞窟工作的场景,当时没有向上的那种两根竹子间排列横档的梯子,只有一根棍子要从两侧踩踏而上的“蜈蚣梯”。

  要在洞窟里工作,就得从“蜈蚣梯”爬上去。“第一次爬,我还不敢爬。老师说没关系,你就爬。爬上去了往下一看,哟,二层嘛,怎么下呀?”而后来,这种“蜈蚣梯”就伴随了樊锦诗每天的工作。

  影片中,茅善玉饰演的樊锦诗,一边比划一边往上看,宛如当年站在梯子上那个心惊胆战的小姑娘。

  

  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姑娘来说实属不易,如今对人到中年的茅善玉来说,要表现这段情景同样不容易,这既是体力、毅力、胆量的考验,也是对前辈的致敬。

  05

  久远土屋拍摄

  与数十年前的敦煌人共情

  为了人物造型和影调,电影拍摄除了运用自然光之外,还要增加许多专业照明光源。譬如有一场大场面的夜戏,在两排迄今还保留着的当年敦煌人居住的土屋拍摄。

  灯光师不仅要布置出准确适宜的人造月光效果,更要让此刻的夜景气氛符合导演设定的电影场景要求。为此,灯光师们在两排长长的土屋后上方用大吊车把硕大的灯架灯具排成矩阵,稳稳地升到空中。

  于是有了月光下屋外常书鸿、段文杰借着煤油灯下棋,刚从北大分配来敦煌的樊锦诗一个人蜷缩在土屋里,刚想打开门却突然看到门外有双“绿眼睛”(狼的眼睛),慌乱中紧紧关上门的那一幕。

  

  如今重现这样一个往昔平常的敦煌之夜,阵仗堪称“奢华”,毕竟现实生活中,几代敦煌人缺水断电,主要照明靠煤油灯,敦煌研究所真正通电时已是1981年。演员们身处实景土屋,当电灯亮起,与当年敦煌人的艰难和欣喜瞬间共情,感慨万分。

  06

  手续齐全,专业指导

  高压中完成高质量拍摄

  影片在征得上级文物部门同意,办齐全部正式手续后,在出品方之一的敦煌研究院共同参与指导下,由洞窟文物专家现场专业把控,摄制组开始了特定洞窟的拍摄。

  为了不影响白天游客们的参观,拍摄主要在晚上进行。十月的敦煌,白天气温超过20℃;晚上气温跌到0℃以下。

  

  而克服体感上的落差可能还不是最难的,由于要严格按照文物特级保护原则,洞窟拍摄场地控制在导演、演员、摄影师等最少人数,所有进洞窟人员都事先专业学习了洞窟保护知识、所涉及艺术内容的前世今生。

  这样的典型场景拍摄既可遇不可求,也是对每一个现场人员心理的极大考验。为此,摄制组做足各项准备,既为完成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心拍摄,也以虔诚之心表达着深深的敬意。

  东方卫视最新纪录片《为了遥远的清晰—沪剧电影

  文本/屠珊 整理/韩默 摄影(部分)/刘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