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和张婉婷,都想做下一个董洁

  

  

  这两年明星扎堆挤进直播带货已经成了老黄历,本来不打算再说,但今天偶然刷到大陶虹的直播预热视频忍不住还是想多提两句。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明星们这么执着于认为热度即是价值?

  大陶红我们都熟悉,年轻的时候也算走的花旦路,《风云》中的楚楚一角让她站稳了脚跟,年轻的时候尚算貌美吃到了红利。

  年岁稍大些后,又一举拿下金爵、华表和金鸡三门桂冠,也算得上是演技、外貌并重的优质演员。

  坦白讲,站在我的角度是有点为她惋惜的,以她的资历混成资深青衣不成问题,但不知道是她自己还是团队接戏混乱,愣是打乱了她的脚步。

  如今年逾五十,大陶红早就没了往日的名气。如今她也多数在不知名电视剧中打打酱油,花开花落自有时说来也让人唏嘘,可能也意识到了处境,她最近也学着很多“前辈”,想要分直播带货一杯羹。

  但她的路子实在是不够聪明,她在一天之内连着更新了小十个视频,内容全部都是,“我是xxx,祝陶虹姐直播首秀成功”,人脉是真挺广,87版红楼梦的宝玉、金巧巧等人都给她摇旗。

  

  看似热闹,但本身她请来为她助场的明星们本身热度都平平,哪来的号召力为她宣传?

  至于看客,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我私心通篇看下来就一个感觉:尴尬。

  这种占山头文化在过去几年是很常见的,惯常利用多人vcr的模式显示自己在圈内的位置,达到名气叠加与有荣焉的目的。

  刚开始大家还买账,但当后来被戳穿人情骗局的痛点后,就鲜少有明星再搞这套掉价的操作了,除了大陶红之外,近期还干过这糊涂事的,是豪门向太。

  

  她直播前特意请了萧敬腾等一众明星拍预热视频,结果萧敬腾喊她“妈咪”成了嘲讽调侃的新梗。

  

  带货当天先是自己手上戴着几十万的翡翠,却上架了一堆便宜到离谱的商品,1块钱6瓶的可乐、9.9的美容仪,她就算说破大天也没人相信会是她的自用品吧。

  更何况她远没有那么敬业,说到十包牛油酱到手要15元,向太的表情都惊讶到惊悚的程度了。

  

  上了花胶的链接结果自己连一口都不肯吃,助播帮忙打圆场,结果向太还带着点挑剔的眼神表示“你不要吃坏肚子”,虽然这话后来解释成“生冷产品闹肚子”。

  

  但作为主播来说,太过门外汉了。比起主播,她更像是直播间的背景板,会动的那种。

  翻车口碑跌到谷底,之后想重头再来,花了大价钱搞苹果手机福利,结果礼品是拿了,该骂她的话是一句没少。

  和MCN打官司,别的博主遇到类似的情况都是,“太欺负人了!加油支持你!”这类暖心评论。

  向太的风评却是,“这么有钱还被骗啊”,嘲讽调侃的态度隔着屏幕都溢出来了。

  向太想要跻身带货圈,以失败告终。

  不过向太不是第一个端着高身价,卖着瞧不上低廉品的主播,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直播带货自从2018年算是风口初现,最初还是职业直播占据圈层。

  李佳琦等人就是那个时候一堆人挤在小小一个隔间,没黑天没白天的播,播到嗓子都哑了才慢慢坐稳了带货主播的地位。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影视寒冬,2020年开始电视剧筹拍项目锐减,明星们的片酬虽然高,但也确实不稳定。

  对于那些流量艺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倒是无所谓,但对早就过气、或是名气不够还没赚够的艺人来说影响就算得上巨大了。

  彼时崛起的,是电商带货。

  其实电商时代确实有过流量为王的时候,但那是太早期的1.0时代,明星、大佬纷纷下场,董明珠三场直播,成交额最高突破了7亿,创下了直播带货史上最高成交记录;

  罗永浩从3C数码产品,到文创产品、图书、家具杂货和零食小吃都卖了个遍;

  李彦宏无东西可卖,干脆搞起了百度直播,拉动百度市值;

  自古以来的道理都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明星们看利润可观也都来分一杯羹,当时的大环境但凡是个明星带货成绩都不会太差。

  比如除了跑男几乎没有代表作的陈赫,首秀带货就超过8000万,这是非常混乱的经济时代,粉丝和带货业绩之间走势混乱,并不具备清晰的商业逻辑。

  

  但可惜,这个时间维持得并不长久。

  起初大家的确会为了明星的名气而埋单,但对手总是在竞争中才能看到输赢,很快这块金字招牌就不好用了。

  陈赫从8000万跌破800万,关晓彤仅带340万,但很多明星压根意识不到这点,又或者说她们意识到了,只是快钱赚够了不耐烦去理解而已。

  此后涌入带货行业的明星越来越多,但直播质量却越来越差。

  小琵琶精何泓姗之前的人设是不慕名利、爱戏单纯,她进入娱乐圈被说成是有圈外富豪男友,拍戏只是兴趣;

  她爱打王者荣耀,接戏被说是没钱买皮肤,因为她确实漂亮,演技也不错,大众对她天然带着滤镜好感,路人缘可以用极佳来形容,每每出现都是善意调侃。

  但她进入短视频赛道后却摔得一塌糊涂,直播带货完全不记产品,整场都靠洗脑的rap节奏,助播累的要死,她就站在台前重复念着,“xx是什么呀,今天今天今天xx上车”。

  

  麻木又无趣,看得出来,她连每天要卖的产品都没看过,更别提顺一遍直播流程了。

  不知道她是不是这种直播形式的开创者,反正后续加入了“今天今天上车”组织的明星不在少数。

  张萌小五继承并发扬了rap式直播,还巧妙融汇了“上错价格”的离谱桥段,新婚19天张萌就在直播间声称要离婚,因为小五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原价299的化妆品上错价格,成了29.9。

  

  钟丽缇夫妻还特意学起了刘畊宏那套,一边运动跳操一边rap式疯癫卖货,潘长江还被人骂晚节不保。

  

  换来了什么?

  曾经基于明星光环,粉丝觉得她又不差钱应该不会卖假货吧,结果到了手发现货不对板,纷纷要求退货。

  到手的佣金没了,想再杀回娱乐圈也因为直播方式太过廉价把自己的咖位愣是搞得掉了档。

  折损了接戏的机会还被骂的没了风评,这就是错误估计带货的因果。

  如果你们想说她们至少还有坑位费啊,但前几天南宁甚至还开了庭,品牌商上诉某曹姓女明星收了20万坑位费,结果三个月只卖出去278元产品。

  想靠名气就轻松收钱的好日子到头了,直播到下半场,比拼的已经回归商业本身了。

  

  早期野蛮生长人们确实会因为热度和新鲜而为主播买单,明星本是远在天边的人,突然回到凡间叫你“家人、兄弟姐妹”,用来抢占其他主播的客流绝对算得上是降维打击。

  但商业的本质是现实,人们关注的是商品本身而非产品的附加产值,如果是后者品牌方不如花点功夫选个代言人来的痛快。

  如果是前者,价格、质量、受众度才是硬道理。

  还想说到最近靠直播收益最大的董洁,她算是把直播红利真正吃透的女星了。

  她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故事被人笑了快十年,这十年她但凡出现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嘲讽和鄙夷,但只这半年,她就靠直播带货赚得荷包鼓鼓,还捞回了路人缘。

  靠的就是专业。

  

  董洁直播的时候有两个鲜明特点。

  1、沉稳

  2、选品认真

  

  不演戏搞噱头,做出一副要和厂家打起来的模样,就为了给粉丝多争取些福利。直播间内喊的热热闹闹,屏幕前的我看的脚趾抓出芭比梦幻大别墅。

  这种桥段真是看到就头痛,我乐意付费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我需要,但你借着这个机会羞辱我的脑子就是你不地道了。

  被当韭菜的次数多了,偶尔被当成人都忍不住感动的热泪盈眶。

  董洁也并不是第一个靠直播翻身的,之前因为上节目被喷出现象级流量的张婉婷也深谙带货之道,其实节目结束之后,张婉婷依然受着口诛笔伐。

  无数人看衰她的婚姻,为她老公抱不平,和她站在对立面上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她强硬开播,最终也只会换来被群嘲而已。

  但她不但做到了带货赚钱,直播时冲到了第一,还逆转了自己的口碑,为此前两天我特意看看她的直播,封面上直接写着:还没离婚。

  

  有点好笑,她深知自己的槽点和热度核心,并丝毫不畏惧的展示给大家,即便我只是个路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这姑娘似乎有点意思。

  直播状态几乎可以用朴素来形容,她不像主播,也不像董洁那种高级主理人,她更像街头巷尾会拉着你话家常的老熟人。

  “你的衣服真漂亮,在哪里买的?”你从路上走的好好的,突然冒出来一个陌生人追着问你衣服来路,这就是张婉婷能干出来的事。

  她大大方方的和看客们分享她觉得好玩有趣的事情,可以一起侃大山、聊八卦,聊嗨了别说吐槽别人,连自己都能回手刀一把。

  真实又可爱,搞笑又亲和,在这样的直播间你不会觉得购买她的东西是被下了套,更不会因为买了东西而对她苛责有加。

  毕竟谁会对释放善意,且胸无城府的傻大姐式熟人生出怨怼呢?

  

  带货的根本拼的不是你有多少粉丝,而是有多少粉丝愿意为了你的产品消费。

  说个已经消失匿迹的前电商一姐,她的确糊涂,但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拍摄过一个励志短片。

  其实内容很朴实,内容不外乎是她早上8点才回家入睡、嗓子沙哑贴着降温贴工作、熬夜试吃、试用和团队激情开会,最后再绕回老生常谈的加油鼓气。

  没意思吧,其实这碗鸡汤熬了又熬大家喝了不知道多少年,她这碗尤其浓,甚至有点用力过猛的作祟感。

  但偏偏是这种卖力,让我总觉得如果要选一个主播来购买东西,那我大概率会想起她,即便我本人对她这个人并无好感。

  但也不妨碍我被那个片子中所嵌入的通宵选品、反复斟酌的工作态度而动容,她成功在我心里留下了靠谱商人的形象。

  这就是她的聪明所在。

  明星和带货主播不同,明星需要的是个人主义的追捧,而粉丝经济本身售卖的是明星个体,她们的业务能力如何并不会影响到粉丝经济。

  带货主播不同,说穿了再顶着明星光环,带货主播的本质依然是商人,需要专业度和购买人群对她们的极高信任度。

  粉丝经济不衰败的原因是,售卖的明星只要给予情绪价值即可,偶尔遇到狂热粉丝,明星连面子工程都不必做,她们自己就会给自己洗脑。

  而带货最终的售卖结果是货物,这时候的明星光环反而成了双刃剑。

  诸如我随便在某个直播间买了东西,东西不怎样我至多再不过去就是了。

  但如果在我喜欢的明星处买了东西,和她口中所述截然不同,我甚至还会上升到人身,“我那么喜欢你,结果你就卖这个?”

  让每个踏入直播间的人相信她的每句话,笃定的购买她推荐的每样产品才是主播们该发力的方向,董洁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她深谙此道。

  她所推荐的东西不管从品牌、价格还是设计感来说,都映射着是她私人会用的东西,而这就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说到底,艺人也好、主播也罢端着的都是粉丝的饭碗,维护羽毛对于她们来说格外重要。

  也许一时之间品会不到任性粗懒的代价,但到未来某一天失去某个机会的时候,明星身份换不来流量、带货单子门可罗雀、评价名声一败涂地,才会发现命运不会给你指出是什么时候的哪个小动作导致了这一场惨败。

  羽毛上的泥水抖不干净,总有一天会让你从云上跌下来。

  只可惜直播带货发展到下半场的尾声,从主播带货变全民带货,从专业化到流量化再到如今的商品化,连观众都看明白的道理,明星们还高高拿调不面对现实。

  最近杨蓉的热度很好,如今小成本网剧在抖音流量奇高应该不是个秘密,但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依旧是:那是网红才会拍的东西,明星就应该拍电视剧、电影。

  杨蓉算是首批打破明星网红壁垒的,她的短剧《二十九》只靠3集就达到了破亿的播放量,杨蓉在内娱位置有点尬。

  

  有名气,却又不够出名,有粉丝,但又不够有粘性,有热度,但又属于时有时没有的状态,短剧倒是能很好地填补她所欠缺的空白。

  看着倒是很聪明,摆正自己的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比硬要挤流量强番位最后却被批演技差劲,不知道筹谋高上多少。

  最近她也张罗着要到小红书直播,开播前期的准备做的很足,品宣、热度都维持得不错,但就是给我一种怪异的感觉。

  她在模仿董洁,甚至连海报都和董洁直播间做得极其相似。

  

  董洁叫“董生活”,杨蓉叫“蓉指南”,其实文娱一个圈倒也不必苛责谁先谁后谁抄袭谁的创意之类,问题是董洁身上自带清冷感但杨蓉不太一样。她的气质更类似简单舒服的邻家姐姐。学董洁强调小众、品味,学好了大家说是“第二个董洁”,学不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是没找准自己的定位。

  说穿了当明星坐在直播间的时候应该更多的是有一种清晰的角色自觉,清楚自己打开摄像头就会变成一件完全的商品。

  所有商品不需要的特质都是庸人自扰,都应该留在镜头之外。

  这种自觉不仅仅是我应该怎么做,而是我走着一早必须要拿走的是什么,要怎么拿走,能为此舍弃的是什么,又能舍弃到什么地步。

  想通了这一层,很多问题都能利落地找到个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

  这话对明星适用,对你我自勉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