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对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创作的反思

  在生态学理论的视野下,对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所呈现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理解与分析。

  

  可以洞察出电影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主观思想观念,也可以从中分析出当前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在内容创作上的一些不利于该类型电影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当前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市场火爆,电影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持续高涨,但通过运用生态学的视角对此类型电影进行分析的情况下看,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在创作方面仍有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

  

  例如,冲突搭建的模式化,冲突解决的非理性化以及向受众传达消极的价值观念等方面。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态视角运用在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研究中有利于让社会关注校园的生态,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对电影中冲突搭建的模式化、冲突解决的非理性以及价值观念的消极性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期待对大陆校园电影的创作提供参考,打造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在电影的发展中,元素和元素的组合方式不断的被重复,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在创作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出现了元素组合方式固化、剧情逻辑混乱或内容情节相同的模式化创作倾向。

  

  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影片中矛盾冲突设置的模式化,模式化的冲突与剧情发展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冲突设置模式化的倾向在对电影本身的情节内容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从外在来看也会阻碍该类型电影的发展。

  

  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的矛盾设置集中在人际交往的范围内,主要展现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冲突。

  另外片中对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也呈现出不同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第二种是一方对另一方继续压制,使其达到表面上的一种和谐;

  而最后一种则是一方的消亡使这段冲突关系无法继续,从而达到一种不完满的和谐状态。

  

  这三种模式反映出电影创作者在面对不同矛盾解决时的主观判断,这种观念反映在作品中会对电影本身的质量产生影响。

  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最常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种冲突,电影中通常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线作为影片基本的脉络走向,青春主体间的情感纠葛成为电影矛盾冲突叙事的主要内容。

  

  创作者在影片主要人物的角色关系上设置的较为简单,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是同班或同校同学,因为意外或者其他原因相识,双方走到一起,开始两个人之间的恋情。

  而在这段恋爱关系中通常会出现第三者插足或者备胎的角色,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结局大都是分道扬镳,多以遗憾收场。

  

  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薇到陈孝正宿舍意外的弄坏了陈孝正的建筑模型,陈孝正因此动手推倒郑薇,两人发生肢体冲突。

  后来郑薇开始对陈孝正进行反击,在食堂中打翻陈孝正的餐盒,被喜欢陈孝正的曾毓目睹,在路上对陈孝正进行围堵。

  

  在反击的过程中郑薇喜欢上陈孝正,开始由反击变为追求。许开阳作为郑薇的追求者而对此愤愤不平,动手教训陈孝正。

  在这一段感情中,曾毓与许开阳的存在都是片中的第三方,为二人之间的冲突起催化作用,也为二人之间关系的快速建立起到推动作用。

  

  陈孝正与郑薇两个人最终走在一起,共同度过了大学的美好时光,但在临近毕业时,陈孝正选择公派出国留学,留学这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也成为二人之间的一个新的矛盾,使两人的关系由此终止。

  郑薇与陈孝正之间的感情线经历了由双方建立冲突转化为化解冲突建立爱情关系,到影片的结局两个人之间由于学业的选择而分道扬镳的三个阶段。

  

  同样的情节还有《同桌的你》中,留学也成为了周小栀和林一之间关系终结的一个冲突。

  周小栀和林一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是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展开的,二人为了在一起,相互帮助,一起努力考入同一所大学,明确了恋爱关系。

  

  但影片的最后也是由于林一的出国留学而使二人之间分道扬镳,美好的爱情最终被现实所打败。

  《匆匆那年》中,陈寻为了和方茴在一起,拼命学习,为了和方茴上同一所大学,主动放弃一道题。

  

  在大学里,他们相爱了,但由于陈寻的另一个红颜知己沈晓棠的出现,使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出现危机,经常发生争吵,直至分手,第三者的出现是二人之间矛盾关系的起因,也是结束二人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影片中当年近三十的陈寻再次回忆起这段纯真感情时,陷入了思考和反省。

  

  在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通常会发生在异化的家庭中,和谐完满的家庭中罕见有冲突的发生。

  影片中的主角大都出身于异化形式的家庭,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陈孝正失去父亲、郑薇的母亲出轨;

  

  《匆匆那年》中高翔的父亲坐牢,母亲去世,方茴的父母离婚;《最好的我们》中余淮的母亲得了重症;

  《少年的你》中陈念无父,母亲躲债,小北无父无母;《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父亲缺席。

  

  由于家庭形式的特殊性,这样的家庭环境无法为青春主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会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

  以单亲家庭为代表的异化家庭中的主人公的冲突,是影片所主要表现的冲突,异化的家庭是冲突的主要展现阵地。

  

  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他们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对母亲单方的的强烈叛逆和反抗。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当林天骄知晓了父亲与母亲已经离婚的事实时,一向乖顺听话的她做出了很多叛逆的行为,这是她对于家庭形式转变的最直观的反应。

  

  《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父亲的缺席让整个家庭的经济堪忧,母亲为了这个家做着不正经的职业,并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赔钱货,对她经常是恶劣的言语以及打骂,母女间冲突不断。

  易遥在得知自己得病后向母亲求助,母亲却以为是易遥骗她钱,易遥没有办法只能到柜子里找父亲之前为她存的钱,结果被母亲发现,这样的一种行为更加剧了母女二人之间的矛盾。

  

  由于青春主体成长的特殊时期,校园是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常展现的空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也成为了电影中主要表现的冲突类型。

  而在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往往都表现在在校内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上,并没有从校园这个空间中跳脱出来,延伸到其他空间的冲突中。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老师对待“学渣”高翔的态度是严厉的,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他都是带有偏见的,甚至动手打骂,学校中的这些老师都没有给与以高翔为代表的异化家庭的学生更多关爱。

  成绩差且敢仗义执言,在学校的老师看来都是他应该受罚的原罪,老师没有耐心温和的教育和对待他,导致高翔对老师这样的态度极其厌恶,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悲伤逆流成河》中要换校服的易遥由于家庭条件的困难,并不能支付得起校服的费用,学校的老师对此也是无动于衷,没有明确的表示,校服也成为了易遥与母亲之间的冲突起因。

  《少年的你》中面对校园中欺凌事件的发生,校方的领导和老师对此并没有明确的作出处理,导致了后续更多的冲突。

  

  在影片中,学校和老师一般是作为负面形象出现的,为的是给矛盾的发生起到激化的作用,为冲突设置合适点,但是这样的设置会导致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学校中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会导致受众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偏见。

  当然也有正能量的教师形象的出现,《老师·好》中,苗老师该影片所要刻画的教师形象,以苗老师想要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来展开矛盾,通过教育来感化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但该片中刻画的冲突也是主要集中在发生在学校内部的矛盾,并没有延伸到其他的领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个体都有其独立的生命形态,由此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在人类社会中,由于个人的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由此生成的冲突也千差万别。

  

  由于生物个体生存的领域范围较广,生物群体之间的冲突也种类繁多。

  电影创作者应该充分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在与生物体有关的生态系统领域中,努力发掘其中丰富的冲突,在此基础上建构故事的戏剧冲突,让青春主体的生命困境得到更多维度的呈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