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至上,丰富的信息显示屏,超越KA3音质,飞傲KA5插拔实录

  做耳放、播放器起家的广东飞傲公司,最近推出一款适配音质不够好的手机(华为、小米)、PC、IPAD、Switch的外挂(便携解码耳放)KA5,定位高端。

  KA5的性能、功能和配置在此类产品中都比较拔尖,但售价却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比如我,原以为它最低(考虑到这几年国产疯狂的卷文化)900到1000之间,但实际呢,它最低成交价变态到不足800块。

  

  官方对它的商品定位(企划)彰显了舍我其谁的勃勃野心。

  

  不足800元,慷慨的给了两条连接线!分别适配苹果和安卓设备,两个旗舰DAC芯片CS43198,两个8261运放,一块可显示采样率、增益、滤波器等信息的屏幕,一个可变身为同轴SPDIF的3.5mm耳机孔(这里似乎是飞傲的设计习惯)。

  PS:文章写完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借助KA5将苹果手机(或IPAD)同轴输出至一个台式耳放。在小巧精致的屏幕上,能看到不同音乐的采样率、比特率,这体验就很好。

  综合KA5的外形设计、音质(参数层面)、功能和配置,我觉得它已逼近“实用主义者”的理想形态,同时,也预感它会拿到6月份发布的日本VGP2023 SUMMER的金赏。

  相关参数和特性如上下两张图。

  

  

  远看时,它的外轮廓并不特别。

  

  细看,还是很漂亮的。

  飞傲KA5外壳质地为铝合金,正反面均覆盖钢化玻璃。

  为凸显质感,表面还被雕凿了一些很深的痕迹线。

  由于整个机身颜色酷黑,再加上HI-RES标的金色点缀,让KA5显得很既霸气又精美。

  “不值得夸”的是机身首尾两端的边沿太硬朗,若强力按压,会略感尖锐(勉强也能接受)。这算是它的设计瑕疵,日常使用需要留意。

  

  表层那一小块钢化玻璃的下面是OLED屏幕,可显示采样率、音量、滤波器名称、高低增益等音频相关内容。

  屏幕这些内容显示可在FIIO CONTROL APP上进行180°翻转,以方便不同人的使用习惯。

  此外,屏幕上这些功能不仅可以通过侧面两个按钮调节,在APP上也可以。

  需注意的是苹果设备无法使用飞傲这款APP。

  

  FIIO CONTROL APP识别KA5之后,即可进入操控界面,调节高低增益、屏显亮度和时间、5种滤波器等等。

  

  KA5侧面有两个按键,一个圆的,一个长条形。其中的音量增减键被集合在了一起。默认操作模式是按一下,变动一格音量,长按一端则换曲。若你不适应这种,想更“尽兴”地调音量,那可以在该APP上切换为另一种模式(B),此时长按音量键就成了“一直增或减”,但相应的,也会失去换曲功能。

  

  五种滤波器,会有轻微的音色上的改变。

  

  背面设计不同于正面,隐藏着类似蜂巢的图案,配合Jade Audio的英文,感觉还挺有艺术感的。

  

  两个耳机口,4.4和3.5。这已经是很多中、高档小尾巴(便携解码耳放)的标配了。

  

  体积:

  长度在便携解码耳放中算常规水平,厚度稍大点。

  声音还是重点:

  

  用于搭配的耳机名单:

  QoA Gimlet、威世顿PRO X10、心镜ZERO、索尼MDR-EX90、XBA-N1AP、XBA-Z5

  

  头戴耳机也是个重点体验项目:

  上图是KA5与SIVGA SV021。999元封闭式头戴,均衡略偏高音型。

  

  与SIVGA黄莺。千元档封闭式头戴,更透明的声底,相对SV021,高频量感进一步提升。

  

  与森海塞尔HD400PRO。柔和耐听的监听耳机。

  

  与索尼MDR-Z1R(金宝4.4升级线)搭配。穹隆形声场,稍闷,大动态、高密度。

  FIIO KA5的功能和配置在这个价位,确实有超值感,但音质如何,好听与否,还是需要花些时间,仔细感受下的。

  为尽量不出差错,我用了四天时间,分多个时段,用不同的音乐、搭配不同的耳机、以不同的音量,与不同播放器、小尾巴做了N次对比,最终有了以下一些结论。

  与KA3一样,KA5也是两个耳机口都水准在线,没有过分侧重平衡口调音的情况。

  KA3的动态、饱满度和分离度令人振奋,音色明锐生猛、框架健康、层次性很好,只略微欠缺柔和性。在它这个四五百的价位上,素质出挑。

  KA5对比KA3,会发现KA3的声场相对小,人声主体突出,各频段细节结像较近,整体注重较小规模下的某种清晰与硬朗。

  听完KA3再听KA5,会感到后者有规模感扩增之势,声场的横向与纵深相对更明显,颅内感也比KA3进一步降低。另外,人声稍远,高音细节也有所增多。音色上,比KA3柔和些,整体不会那么集中的“叮咣叮咣",通常都很耐听,也更具有真实感,音色较自然。

  对比天使吉米SPACE,飞傲KA5的厚度、力度、解析兼具,更易展现出气势的恢宏。而SPACE通常给我一种声底更清澈,人声略薄,但偶尔发涩的听感。KA5全频都很饱满,尤其明显的是中低频,能量更强。高音实力也很好,密度大、瞬态也很不错,单纯以耳朵判断,它和SPACE在高频域难分高下,但SPACE由于整体调音更注重清晰的缘故,它的高音会更显灵动,明快些。

  结合听感与输出功率来看,平衡口的KA5比KA3和SPACE潜力都更大,也更容易把耳机推饱满。实际也如此,越大的音量,它的爆发力和规模感也越大,这对一些不那么好推的耳机来说,是福音。

  搭配森海HD400PRO、SIVGA SV021和黄莺这三款头戴耳机时,即便3.5口,也能输出强有力的气势,通常在音量70%(手机音量70%,小尾巴满格)时,已能完美展现出这些“易推型”头戴耳机的华美音色。而同样的用三款头戴耳机连接索尼ZX706(3.5口),则需将音量提到100到110(约9成)的格数,才会有接近KA5的饱满与舒展性。

  (批示:从听力健康的角度出发,日常聆听务必以中小音量为主。像我在对比观察时用各种夸张的音量体验,只是为了深度感知不同设备之间的音色特性和素质差异。)

  仍要说明的一点是,虽说便携解码耳放飞傲KA5已经在听感上实现了非常好的与头戴耳机的搭配效果,但细究各频域的质感或素质,索尼NW-ZX706播放器仍是更好的那个,它有着更润泽、凝聚的听感,而且层次(极限解析力)也更分明一些。话说,这一结论的得出也不容易,因为前前后后各种插拔、切歌之类的耗时太长,以至于困倦到难以准确感知。

  

  

  

  基于安卓手机(图为vivo t1),不是用FIIO CONTROL APP操控,还是日常聆听体验,都没啥问题。只是发热速度有点快,听两分钟就热乎乎的了。好在不烫手。

  

  最后,鉴于综合水准在这个价位奇高无比,功能也实用、有趣,我本人还是很推荐搞一台KA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