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对杨成武说:我不要你的头,我只要腊子口!

  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是挡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处险要,当地民谣说: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当王开湘和杨成武带着4团主力一路狂奔到达腊子口时,1营已经和敌人干上了。

  王开湘和杨成武二人立即带着全团的营、连干部前来查看地形。

  这时候天还亮着,借着望远镜抬头看去,就见腊子口两边的山头仿佛被大斧劈开一样,既高又陡,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走。

  往下看,山口只有30来米宽,悬崖峭壁下面,腊子河水流湍急,浪花飞溅……

  在腊子口前沿,两山之间横架一座东西走向的木桥,把两边绝壁连接起来,要过腊子口非过此桥不可。

  

  据俘虏说,桥东头顶端丈把高的悬崖上筑着好几个碉堡,里面有1个机枪排防守,4挺重机枪对着红军进攻必须经过的三四十米宽、百十米长的一小片开阔地。

  这个重兵把守的碉堡,成了红军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敌人部署的两个弱点,一是敌人的碉堡没有顶盖;二是腊子口上的敌人基本都集中在正面,凭借天险进行防御。

  两侧因为是高耸入云的高山,设防比较薄弱,山顶上也没有发现敌人。

  事后才知道,不是没发现,是因为根本爬不上去,太陡峭了!

  高手之间的较量,就是善于发现对方的弱点,知道自己的长处,以己之长攻击敌之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吗!

  发现了敌人的弱点,就要利用敌人的弱点,但问题来了,既然敌人不能做到的事,我们能做到吗?

  

  两人进一步研究认为,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侧面攻上去,从上向下攻击没有顶盖的碉堡。

  但严峻的现实就摆在眼前。

  碉堡旁边的悬崖峭壁从山脚到顶端,约有七八十米高,还都是仰角八九十度,山顶端是圆的,石壁既直又陡,连猴子也难爬上去,只有石缝里零零星星地歪出几株弯曲的古松。

  这如何上得去呢?

  好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能爬上去!

  王开湘和杨成武只好退回栈道旁边的树林里召开干部会议,集体研究作战方案,重点放在怎么攀登绝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但面对现实困难最终也没能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

  最后两人只好带着一帮营、连长下到连队,看看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集思广议吗!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大伙想了一个又一个的办法,点子倒是不少,可是把握性不大。

  

  在被不断否定后,大家的情绪逐渐冷淡下来,很多人都沉默不语,一言不发了。

  “我能爬上去!”一声带着浓重乡音的声音在人群中响了起来,大家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十六七岁尚带着稚嫩的“小大人”说道。

  这是一个中等身材的小战士,眉棱、颧骨很高,虽然有些瘦,但看上去身体结实,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信心百倍。

  事关重大,军中无戏言。

  杨成武见有人请缨,马上和这小战士进行了谈话,了解情况。

  这才知道,这个小战士从小受压迫,入伍后,经过教育,作战很勇敢,战士们都叫他“云贵川”。

  因为在家时经常上山采药、打柴,爬山、攀登陡壁是家常便饭。

  谁承想这时候能派上用场。

  

  他说,爬这个悬崖,只要用一根长杆子,杆子上面绑一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

  这样能行吗?大家还是有些怀疑,可实在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杨成武看着“云贵川”坚定的眼神,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兴地问:“你行吗?”

  “首长,保证完成任务!”

  高手在“民间”呢!

  4团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个苗族小战士的身上,决心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腊子河水流湍急,人不能徒步涉水。

  杨成武就用了一匹大骡子把“云贵川”送过了河,王开湘、杨成武屏住了呼吸在河这边的树林里看着“云贵川”攀壁。

  只见“云贵川”光着脚,腰里缠着一条用战士们的绑腿接起来的长绳,手拿长竿,用竿头的铁钩搭住一根粗树根,用手抻了抻,看着很牢固,两手使劲握紧竿子,一把一把往上爬,两脚用脚趾抠住石缝,或蹬着石板,“噌噌噌噌”就到了竿头的顶点。

  

  像是猴子般伏在那里歇一下,然后再如法炮制……夕阳下,只见他比猿猴还要灵活,忽儿停,忽儿动。渐渐地,他的身影越来越小了,最后看不见了。

  终于上去了,杨成武长舒一口气,一低头,才发现一直仰着头的脖子早就僵了。

  过了一会儿,“云贵川”把绑腿接成的长绳固定在了崖顶,然后顺着长绳溜了下来。

  大家都兴奋地跑过去紧紧握着他的手,庆祝登顶成功。

  不善言谈的小红军“云贵川”只是挠着头,咧开嘴憨厚地笑着。

  这下子解决了侧面迂回的难题,为4团拿下腊子口奠定了基础。

  

  天黑以后,王开湘和杨成武召集全团干部又开了个作战会议,最终决定实施两面出击,翻山迂回和正面强攻同时展开,以正面进攻来牵制敌军,配合翻山迂回,攻击敌人的背后。

  正面强攻的任务由2营担任,6连是主攻连。

  迂回部队由侦察队和通信主任潘锋带领的信号组以及1、2连组成。

  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谁去指挥呢?

  为人笃厚的团长王开湘抢先一步说:“政委啊,过泸定桥的时候你在前面,这回就让我来带翻山部队迂回到敌人背后,你在正面统一指挥!正面的任务可是很重要啊!”

  杨成武心里非常明白,翻山迂回才是最难打的,不要说进攻敌人,就是黑灯瞎火地爬上悬崖都很困难,他还想再和团长商量一下,可是看到王开湘无可争辩的姿态只好笑了笑说:“好,我在下面指挥强攻!”

  

  杨成武立军令状说:拿不下腊子口,就取我人头来见!林彪说:我不要你的头,我只要腊子口!

  有了正确的军事部署,有了能战胜敌人的方法,王开湘、杨成武就有了足够的信心。

  拿下腊子口是整个红一方面军的头等大事,它决定着长征路上能更快地摆脱蒋军的围追堵截,更好地实施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方针。

  为此,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带着2师师长陈光等来到了前沿指挥所。

  林彪询问了情况,观察了地形、敌情,并且肯定了4团的进攻方案。

  林彪对王、杨说:“你们的决心是对的,正面冲锋道路狭窄,敌人已经组成严密的火力网,我们的兵力展不开,英雄无用武之地,必须坚决从侧面爬上去,迂回敌人侧背,来它个突然袭击。”

  聂荣臻补充说:“迂回进攻是攻占腊子口的决定一着,要打得狠,奏效快,迂回部队要大一些,把军团的迫击炮配属给你们,炮弹不多,必须集中火力轰击隘口的炮楼和敌人兵力的集结点。”

  林彪看了看王开湘和杨成武问道:“有没有信心拿下腊子口?”

  

  杨成武立军令状说:“拿不下腊子口,就取我人头来见!”

  “我不要你的头,我只要腊子口!”

  林彪退回到了200米外的小树林里靠前指挥。

  几十里以外的黑朵寺里毛泽东也在密切关注着战局。

  此时此刻,整个长征中的焦点都集中在腊子口的争夺战上……

  腊子口之战

  一切准备就绪,红军战士们个个都英姿勃勃,蓄势待发,攻打腊子口的战斗一触即发。

  黄昏时分,王开湘带着迂回部队开始渡河。

  由于水流湍急,根本不能游过去,只好找了几头骡子来回骑渡,每次只能渡几个人,这几百人得多长时间才能渡完?

  时间不等人呀。

  几个战士又沿着河边查看情况,他们发现两岸都有大树,于是灵机一动,砍倒沿河边上的两棵大树,将它倒向对岸,几经周折,两根独木桥就做好了,等几百人完全过去后,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

  

  过了河的战士们立即组织攀崖。还是“云贵川”一马当先,腰里缠着绳子像猴子一样向上爬去。

  过了好一会儿,“云贵川”把绳子顺了下来,下面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与此同时,杨成武率领的正面进攻部队也开始准备行动了。

  二营六连承担了这个光荣任务。

  正面进行的连续攻击如果打得好,可以伺机夺取峡谷上的独木桥,掩护大部队的进攻;

  如果偷袭不成,也可以达到疲劳敌人、消耗敌人的弹药,牵制敌人、迷惑敌人的目的,以配合迂回部队的登山和突然袭击。

  因为地形狭窄,连长杨信义和指导员胡炳云挑了20名突击队员,在夜色的掩护下,也开始向敌人桥头阵地接近了。

  

  王开湘的迂回部队全部顺利登顶的同时,正面六连也展开了猛攻。

  20名突击队员在杨信义和胡炳云指挥下,以密集的火力作掩护,手持大刀和手榴弹,悄悄向隘口的独木桥。

  狡猾的国民党守军,凭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碉堡,有恃无恐地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只等红军接近桥边时,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一团火光在隘口上爆炸。

  突击队员们一个个急得两眼直喷怒火,等国民党守军的手榴弹一停,就又冲了上去。

  可是窄而险的山道有很长一段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国民党守军的重机枪火力正对向这里。

  

  突击队的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却先后伤亡了几个人。

  杨成武眼看强攻受阻,只是干着急。

  连续冲锋了几次都没有奏效,杨成武看了看表,已是半夜2点钟了,再这么打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停止进攻!”杨成武决定让6连先缓口气再说。

  现在已经快3点了,正面部队已进入总攻位置,可是迂回部队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但是,迂回部队还没有发信号,正面部队要是现在上去,两个方向配合进攻的目的就落空了,整个计划就会暴露,敌人就会加固防守,一夜的战斗也将前功尽弃。

  眼看天就快亮了,腊子口,激战正酣。

  突然,右岸的陡壁上面升起一颗红色的信号弹。

  “团长的信号!”战士们顿时欢腾起来。

  “发信号弹!”杨成武激动地命令通讯员。

  “通、通、通!”接连三颗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

  总攻开始了!战士们欢呼雀跃,山上山下同时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

  

  久攻不下积聚的怒火在这一时刻爆发。腊子口的阵地上,所有的武器,包括军团支援的迫击炮,一起开火了。

  6连的战士们抡起大刀,端起步枪在敌人中间飞舞、猛击。

  国民党守军怎么也想不到碉堡上面没有顶盖的炮楼和敌人的阵地,扔下一个接一个的手榴弹。

  所有的轻机枪和冲锋枪也一齐开火,直打得敌人哭爹喊娘。

  经过2个小时的冲杀,战士们突破了敌人设在口子后面三角地带的防御体系,夺下了工事和炮楼,占领了敌人几个预设阵地和堆满弹药、物资的仓库,终于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敌人见势不妙,退到峡谷后段的第二道防线内,缩小防守圈,集中兵力进行抵抗,企图固守待援。

  

  面对顽固不化的敌人,4团没有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而是用更猛烈的炮火和一颗颗手榴弹摧毁着敌人的意志。

  渐渐地,敌人慌了,开抵挡不住了,如丧家之犬纷纷溃逃。

  这样,敌人的第二道防线也被红军攻破了。

  两个营继续向岷县方向乘胜追击残敌。

  9月17日清晨,阳光洒向腊子口。

  至此,天险腊子口,被红军完全占领了。

  红军攻取险要腊子口,又完成了长征中的一步,向着胜利勇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