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漫说普法!登上最高法平台!

  普法×漫画×法绘说画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直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事业单位)与中国法院博物馆合作推出普法系列漫画。

  我校“法绘说画”工作室黄陈涵、沈婧、董雨琪、廖雨莎四位同学参与创作!

  因为热爱,所以相聚

  2020年,在华政青年·融媒体中心招募新媒体工作室时,黄陈涵和沈婧便一拍即合,成立了“法绘说画”工作室。

  谈到当初成立工作室的初衷,负责人黄陈涵表示:“我们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漫画普法的形式很有趣,同时又希望让大家真正‘听得进去,看得明白’!”

  “取名为‘法绘说画’,寓意是‘用绘画的方式让法律说话’。不懂法律的人,看法律文书很容易感到枯燥。而漫画只要足够有趣、可视化强,就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普法的社会效果。”

  因此,以契合互联网流行的趋势和年轻人喜好的方式讲述案例、解读法条,是她们一直在做的事。

  ▲廖雨莎、沈婧、黄陈涵、董雨琪

  “团建”虚拟形象作品

  秉持着“将法条生动化”的初心,一路走到现在,黄陈涵、沈婧、董雨琪、廖雨莎四位同学用爱好与专业相碰撞,将看似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有趣的卡通漫画。

  她们希望推进“智慧普法”平台建设,满足公益普法需要,同时吸引大众对法学产生兴趣。

  在这里,大家因热爱漫画而相聚,彼此联结,收获作品与友谊。

  追光而行,沐光成长

  工作室成立之初,是无盈利要求的半公益化定位。故从计划书到真正成立,她们始终专注于创作,没有华丽的“工作蓝图”,只有想用作品说话的决心。

  前期,黄陈涵主要负责漫画的剧本创作,有时涉及视频文案绘画;沈婧担当漫画主笔;董雨琪、廖雨莎则负责漫画绘制、视频剪辑、嵌字、排版等工作。

  ▲“法绘说画"工作室往期作品

  如今,整个工作室分成文稿组和绘画组。两个部门相互配合,在接到选题后,工作室会列出具体相关方面进行细化。

  撰写剧本阶段,会先给需求方审核,团队同时跟进、沟通和改进。直到剧本通过后,成员们再进行分镜、线稿、背景、上色、后期特效等一系列工序。

  在创作剧本时,她们会主动寻求金可可、王迁、姚明斌、刘竞元、王浩等老师的帮助,在老师们专业指导下,她们的作品内容也日益精进。

  同时,工作室也获得校友帮助。“非常感谢法萌普法的史云翔师兄,让工作室走出华政校园,与洋泾司法所等建立了合作。这给了我们莫大激励。”

  目前,工作室获得过大学生国家级创业项目、上海市最佳推文奖、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也和闵行区华漕司法所、洋泾司法所等多个政府机构合作,进行普法宣传,在微信等平台共获得六万+浏览量。

  唯有热爱,妙笔可生“画”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实习期间,“法绘说画”工作室配合完成了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中国法院博物馆合作推出的系列漫画。

  网络主播卖假货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原文

  善人善举 法律保护你

  ▲点击查看原文

  这是她们第一次接触以真实案例为原型改编的普法宣传设计。以有血有肉的现实案例作为创作蓝本,将判决书填进漫画,将法言法语变成口语,这样一种全新尝试,对她们而言很有难度,但也极具挑战。

  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她们成功完成了该系列漫画中“撞伤儿童离开遇阻案”和“直播带货案 ”这两个案例的漫画创作。

  “我们仅是剧本就修改了五次左右,漫画里很多小细节更是无数次反反复复修改打磨。”

  “遇阻案”漫画作品

  ▲上下滑动查看漫画

  虽然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反复修改、细节琐碎、“一比一”复刻等困难。但在她们看来,整个过程中最大挑战其实在于如何平衡好普法宣传漫画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她们表示,创作过程中的辛苦不值一提,内心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精心创作、用心打磨的作品得以呈现的满足与自豪。

  “直播带货案”漫画作品

  ▲上下滑动查看漫画

  漫画完成后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中国法院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天平阳光APP等多个权威平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意来信,对这四位华政学子的出色表现与辛苦付出表达感谢。

  她们表示,“收到感谢信是喜出望外,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也对我们是一种激励。”

  志同道合

  才能看懂同一片风景

  “我觉得创意普法很重要,这能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我希望普法道路能够越来越好。”

  黄陈涵表示自己依旧会带领团队,继续在新媒体普法宣传领域努力,创作出更好的新媒体普法作品。

  ▲黄陈涵

  沈婧说道,“如果我们的普法漫画,可以帮助到别人,我会觉得非常开心!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到普法宣传中来,这能让他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为自己或是他人提供帮助。”

  ▲沈婧

  董雨琪的专业并不是法学,但在参与普法绘画过程中,她接触到许多现实法律案例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使她真切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也坚定了她继续参与普法宣传活动的决心。

  “我最初是通过沈婧学姐邀请加入的,很荣幸成为工作室一员。我们的初心是通过漫画、视频这些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普法,满足普法需要,展示法学魅力。”

  ▲董雨琪

  廖雨莎也表示,“它真的在把个人爱好变成能够奉献于社会的事业。我喜爱绘画,在大一时几乎立刻被漫画形式普法的理念吸引,意识到这一能力可以为普法工作作出贡献时,我感到非常心动。”

  ▲廖雨莎

  着眼当下

  未来皆可期待

  目前,“法绘说画”工作室团队规模从最初的2人,到如今14名同学,工作室不断成长、初见规模。

  工作室创作内容也从最初著作权法解读,延伸到劳动法案例、民法典解读等各类法律知识。

  未来,团队将探索更多创新的普法模式,提升内容质量,拒绝模板漫画,推出更多的独家系列作品。

  

  我们的

  初心是普法,以前是,以后也一直是。”

  用多彩笔触描绘真实图景

  以专业知识传递法治信仰

  普法同心 法治同行!

  源 | @华政青年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采写 | 杨思

  审稿 | 刘逸骄

  编辑 | 王玥彤

  原标题:《她们漫说普法!登上最高法平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