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时光网特稿因为《流浪地球》的出现,2019终于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一部电影是数千人心血的结晶,如果论功行赏,小说原著作者刘慈欣无疑应该排在前列。

  与刘慈欣史诗般的《三体》三部曲相比,只有约2.3万字的《流浪地球》实在显得过于短小。刘慈欣曾在接受时光网专访时透露,《流浪地球》原本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构想,但因为当时科幻文学市场很小,出版书籍的机会渺茫,只能选择发表在杂志上。最终成文只剩下了长篇构想的框架。

  但就是在这样一部短篇小说中,刘慈欣提出了“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样一个世界级的科幻设定。用吴京的话说,小说给电影提供的不是引子,是TNT。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和原著作者刘慈欣

  相较原著,电影版《流浪地球》做出了大幅度的改编,几个主要角色都在,但木星营救行动完全是在原著基础上原创的。叛军在怀疑中推翻联合政府,处死同胞的精彩反讽则遗憾未能进入电影。

  除了情节上的改动,电影版《流浪地球》更大的改动在于精神内核。

  电影《星际穿越》曾引用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作描绘人类走进宇宙深处时的纠结心态:“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电影《流浪地球》强调希望,整体激昂振奋。而在小说中,地球在离开太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劫难,曾经美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更关键的是,人性在此过程中饱受摧残,恐惧、猜疑、愤怒常伴左右。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体裁,它们有各自的法则,很难简单地说孰优孰劣。但对比一下,出现了哪些改动还是一目了然的。这种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味这部电影。

  提示一:本文内容含大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提示二:电影中主要角色与对应演员为:屈楚萧饰刘启、吴京饰刘培强、吴孟达饰韩子昂、赵今麦饰韩朵朵、王智饰刘启母亲。

  1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主人公约等于电影里的刘启。这位主人公出生在地球刚刚停止自传时,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所以小说里不可能出现儿时的主人公和父亲、姥爷一起看星空的情节。

  另外,电影里提到刘启有不少天才的特质,比如操纵新型卡车、安装“火石”等,一般人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他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实习生,却完成得很出色。小说里提到了一项名为“记忆遗传”的技术,也就是说,在未来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小天才。这项技术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速度。

  2电影中,刘启的母亲身患绝症,父亲刘培强为了让儿子和岳父同时有机会进入地下城,放弃了妻子的治疗,这也是刘氏父子间最重要的一个心结。

  在小说中,刘启的母亲是被渗入地下城的岩浆烧死的(类似于电影中杭州地下城的覆灭)。当政府发现岩浆渗入时,其实还有较长的撤离时间,但由于地下城升降梯的运载量很小,全城居民又多达36万,大家只能选择排队进入升降梯逃生。联合政府发布的危急法规定:危急情况下,逃生机会优先分配给年龄更小的人(这也解释了小刘启及其监护人为什么可以不抽签就进入地下城)。

  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主人公比母亲先上了升降梯,母子之间隔着两万多人的队伍。主人公到达地面两个多小时后,岩浆吞没了地下城,“她(母亲)同没能撤出的一万八千人一起,看着岩浆涌进市中心广场。那时已经停电,整个地下城只有岩浆那可怖的暗红色光芒。广场那高大的白色穹顶在高温中渐渐变黑,所有的遇难者可能还没接触到岩浆,就被这上千度的高温夺去了生命。”

  3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和电影中的刘培强身份类似,是一位空军近地轨道宇航员,但命运归宿不太一样。

  电影中,刘培强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牺牲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是在执行任务中意外牺牲的。当时父亲正在参与清除地球航线上小行星的行动,一块小行星碎片击中了他的单座微型飞船。那块小行星碎片和飞船的相对速度高达一百公里每秒,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

  4电影中,刘培强与家人之间感情深厚,放弃妻子的治疗时满怀愧疚。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要淡漠得多。有这样一段情节:某天,主人公的父亲对妻子随口说道,他爱上了儿子的小学老师。“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母亲很痛快地答应了。父亲又提出,“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母亲回答:“你要愿意当然行。”后来父亲果然在和儿子的小学老师同居了两个月后又回到了妻儿身边。

  按照刘慈欣的设想,在“太阳随时都会爆炸”的大背景下,“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5电影中,刘启的姥爷韩子昂是其地球上唯一的监护人,亲手将小刘启养大。小说中,没有姥爷这个角色,但有爷爷的角色。爷爷曾亲眼目睹百米巨浪吞没上海的情景,所以可以推测大概率和电影中的韩子昂一样也是上海人。

  小说中,爷爷年事已高,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刺激,“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脱了一层皮。”

  小说中,爷爷是比母亲先离世的。当时爷爷身上的烫伤已经感染,弥留之际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

  6电影中,妹妹(无血缘关系)韩朵朵是刘启最后的亲人,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是没有的。小说中,爷爷和母亲相继离世,父亲又在太空工作,陪伴在主人公身边的是他的妻子——日本女孩山彬加代子。两人结婚生子,但没有相互扶持走完一生。加代子后来参加了反叛军,并最终在澳洲战役中阵亡。

  7电影中,木星给地球制造了一个堪称灭顶之灾的危机。小说中,木星并没有给“流浪地球”计划制造什么麻烦,人类反而要利用木星引力给地球加速,离开太阳系(电影结尾画外音中也提到了这一设计)。具体计划为:地球在地球发动机的推动下,围绕太阳的第15圈公转轨道变得如此之扁,以至于它的远日点到达木星轨道,地球将与木星在几乎相撞的距离上擦身而过,在木星巨大引力的拉动下,地球最终达到逃逸速度。

  8电影中,刘培强所在的空间站隐藏着承载人类最后希望的“火种计划”。小说中,“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也一直存在。毕竟推动地球太难了,是不是造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让人类直接坐飞船离开更靠谱呢?刘慈欣借文中人物之口解答了这一疑问:“飞船派”不靠谱。

  小说中人类的科技水平明显高于电影,可以造出像纽约或上海那么大的宇宙飞船,但仍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在“流浪地球”计划的路线图上,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当时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达。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

  9电影沿用了小说中“联合政府”的概念。小说中,联合政府最终被反叛军推翻了。

  “太阳即将爆炸”的预言是“流浪地球”计划的起点,然而“太阳何时爆炸?”的疑虑一直在民间流传。民间组织研究发现,在地球经历重重坎坷,终于离开太阳系后,太阳似乎没有任何要爆炸的迹象。于是全球人民愤怒了。民众怀疑是联合政府编造了“太阳即将爆炸”的谎言,以此推行集权统治,叛乱席卷全球。

  最终,联合政府被推翻,地球驾驶室五千名工作人员被带到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十几万人围观了这场死刑,并齐声高唱《我的太阳》。

  值得一提的是,从时间线上来看,这一情节发生在地球掠过木星之后。也就是说,如果电影《流浪地球》拍摄续集,这一情节仍可能出现在电影中。

  小说中,就在《我的太阳》的歌声中,太阳爆炸(氦闪)了(此时地球已经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幸存。小说结尾时,“流浪地球”计划仍在正常进行中。和电影中的描绘一致,地球还有约2500年的路程要走)。

  10刘培强驾驶飞船点燃木星的情节在原著小说中是没有的,但这一设定和刘慈欣另一篇名为《全频带阻塞干扰》的短篇小说很像。

  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中国遭到北约军队全面入侵。在中方军队节节败退之时,中方宇航员驾驶飞船冲向太阳,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磁暴,致使地球上的通讯全部中断。回到最原始的作战方式后,中方军队最终击败了北约军队。

  11电影中,地球最后的希望在于点燃木星,而当时地球和木星的距离为七万公里,超出了洲际导弹的射程。在小说中,人类已经拥有了威力更加巨大的武器——反物质炸弹。虽然刘慈欣没有明确写反物质炸弹的射程是多少,但从它击碎的小行星碎片与飞船的相对速度能达到一百公里每秒这点看,射程应该远大于洲际导弹。

  另外,小说中的地球拥有太空舰队的保卫,太空舰队的巡航范围为一百五十万公里。也就是说,小说中是不可能出现“想点燃木星,但够不着”这种尴尬局面的。

  12电影中,刘培强为了抢回飞船的控制权,用伏特加点燃了人工智能系统“莫斯”。“莫斯”满怀幽怨地说了一句:“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望。”这句台词突显了机器与人类的差距,人类正是靠着这种“不理智”,抓住了最后的希望,完成了自我拯救。

  小说中也有类似的台词。在反叛军攻陷地球控制室后,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本来可以战斗到底的,但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量聚变的物质将烧穿地球,或蒸发全部海洋,所以我们决定投降。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的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这五千多人,这里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同样的台词,放在小说的情境中,暴露的是人性的弱点,是浩瀚宇宙中人类无法摆脱的苦难。

  13电影中,刘启带着妹妹韩朵朵从地下城来到地面。韩朵朵面对冰封的世界,面对高耸入云的地球发动机,满脸惊叹。

  小说中,小学入学时,参观地球发动机,甚至环游世界,了解“流浪地球”计划对生态的改变是一门必修课。

  从孩子到成年人,“流浪地球”计划是所有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人类对它的原理以及要付出的代价心知肚明。

  14电影临近结尾处,韩朵朵在动员全球救援人员的广播中说过一句话:“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打动了无数救援人员,促成了最后的营救。小说中也有类似的台词。

  小说主人公的父亲曾对妻子说:“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但这句话前面,主人公还说了一句:“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

  此时的背景是,地球在加速过程中再一次到达近日点,“太阳随时会爆炸”的流言四起,民众一片恐慌。

  在这种末日危机面前谈论希望,其实恰恰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这时的“希望”是一种心理安慰,让人类在地狱门前不至于发疯。

  15相比电影,小说的情节性不强,但时间跨度较大。电影中基本只展现了低温、洪水、木星引力等少数科幻奇观。小说对各种科幻奇观的描写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主人公的爷爷就是被这种天气的雨水烫伤的)。比如月球变成了一颗巨大的彗星(人类带不走月球,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它推离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比如火流星(小行星被炸碎后落入地球)。比如墨汁般的黑夜(小行星撞击地表后扬起漫天灰尘,遮蔽了所有光线)。比如大气消失后,地表布满了呈半透明晶体状的固体氧氮,它们是已冻结的空气。

  在地球与木星交会那一段,刘慈欣也有比较详尽的描写:“这时警报尖叫起来,木星产生的引力潮汐正在向内陆推进,后来得知,这次大潮百多米高的巨浪再次横扫了整个大陆。在跑进地下城的密封门时,我最后看了一眼仍占据半个天空的木星,发现木星的云海中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后来知道,那是地球引力作用在木星表面的痕迹,我们的星球也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这时,木星巨大的引力正在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