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爱心妈妈”用爱点亮千余名孤残儿童的心灵

  日前,人社部开展了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95名全国技术能手等。其中的很多人,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精彩人生。平凡岗位也能创造非凡成就、唯有奋斗才能书写精彩人生。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叫杨守伟,今年52岁,是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护理员,她在福利院已经工作了23年。这里的孩子大多是孤残孩子,有的被病痛折磨,有的被父母遗弃。在这23年间,杨守伟先后悉心护理过1000多名孤残儿童,用无私的爱为他们弥补身体和心灵的缺憾,成了他们的好“妈妈”。

  我们来到福利院时,杨守伟正在给“宝宝房”里的孩子们理发。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有些孩子可能是各种病症或者是各种畸形,我们就根据孩子的情况,躺着或者坐着来给孩子设计。

  不仅发型各不相同,孩子们的衣服也基本不重样。杨守伟说,每个孩子的体貌特征、对颜色的喜好都不相同,要尽可能挑选他们喜欢和适合的衣服。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如果是统一颜色的衣服,统一做某件事情,我觉得给孩子好像钉上了标签一样,这些孩子可能不会说,可能不理解,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懂,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2000年,29岁的杨守伟来到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成为一名孤残儿童护理员。当时她自己的女儿已经3岁多了,在她想来,“看孩子”这活儿能有多难呢?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当时上这儿来上班的时候,觉得可能就像幼儿园一样的单位,就给孩子唱歌跳舞,给他们当老师那种。但是来到以后,看到完全不一样:那些孩子不但不会唱歌,他们连床都下不来,各种病症都有。看到以后,心里说不出的感触,就感觉到,他们需要我。

  

  福利院里,病残孩子的比例超过90%,他们需要更专业的照顾,于是,杨守伟从最基本的喂奶喂饭开始,一点一点跟着老同事们学习,从每个小细节琢磨,怎么让孩子吃得更舒服一些,更多一些。

  她明白,孩子们只有加强营养和锻炼,体质强健起来,才能早日接受手术治疗,于是,她就设身处地、根据每个孩子的病症特点,设计不同的喂养方法。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强直型脑瘫的孩子,他的嘴唇平常是紧闭的,越是闻到奶香味的时候,越着急他越僵硬,这时候你给他往嘴里塞,你是塞不进去的。我考虑的是,让孩子舒缓下来,给孩子脸部做一个按摩,身体就慢慢放松下来,这时候就给孩子把奶嘴塞进去,等他吞咽两口就赶快拔出来,如果是再多吞咽一口,那么孩子一下咽不下去,啪,就会喷到你身上来了。

  对于行动不便的孩子,杨守伟提出“脱离床铺”:每天把孩子们抱到地垫上2次,给孩子抚触2次、拥抱7次,不能自理的大孩子也跟着一起进入课堂,靠坐在特制的垫子上一起听音乐、参与互动。哪怕孩子听不懂、没反应,她和同事们也总是温柔地对他们说话。一些孩子病情比较严重,注定没法康复,就想办法尽可能地帮他们减轻痛苦。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圆形垫是针对脑积水的孩子,他的头部躺在那里时,给孩子一个支撑作用,因为担心孩子头部会起褥疮。比如准备的T型垫,是因为我们孩子脑瘫肢体僵硬的比较多。

  针对长期卧床的孩子,杨守伟设计了O形枕头;针对有自残行为的孩子,设计制作了“约束衣”;针对唇腭裂孩子,设计了“吸管式奶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李秀玲是杨守伟的同事,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守伟经常拿着一个小本子,每次送孩子们到康复科做康复时,她本可以放下孩子就走,等下课时再过来接,但她总是尽可能多待一会儿,跟康复师请教后续护理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养护科科长 李秀玲:平常孩子有什么问题,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她会马上记录,或者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她就会想办法,甭管是查资料也好,跟其他同事沟通也好,她就想立即能解决了这些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更舒适更快地恢复健康,杨守伟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护理技能。 采访中,杨守伟多次说到,越干工作,越觉得知识不够用,因此也就不断地加强学习。23年来,她先后取得了孤残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营养师、中级蒙特梭利教师等多项资格证书,她创新的重症脑瘫儿童“口腔护理”方法、婴幼儿触摸墙等在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得到推广。在杨守伟的精心护理下,孩子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期盼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然后忘了我”

  杨守伟没有单纯把护理孤残儿童当成一份工作,在她看来,孩子们叫她“杨妈妈”,她就必须承担起妈妈的责任,为他们创造充满爱和温暖的成长环境。杨守伟经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她照顾他们,爱护他们,希望他们被收养,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忘记她。

  从2008年起,杨守伟为每一个进入福利院的孩子建立了成长档案,从孩子刚入院时的手印、脚印,会翻身、会站、会走的照片,到第一次喊“妈妈”的时间,每次看病求医的经历……都详尽记录下来。有朝一日孩子回归家庭,这份档案就可以帮爱心爸爸妈妈了解孩子之前的成长经历。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这个照片尽量不拍摄我们院内的大环境,不想让孩子留下他跟我们生活的成长背景。

  虽然23年来,杨守伟像妈妈一样悉心照料护理过1000多个孩子,但跟别的妈妈不同,杨妈妈对这些孩子的爱,是希望他们能离开,忘掉自己这个“妈妈”。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孩子从入院的第一天起,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孩子,我就和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养育他们,给他们最好的精细的照顾。给孩子做完手术以后,我们所想的就是给孩子康复起来,该上学的上学,有一天再给他找家庭,让孩子再回归于家庭。有爱心妈妈来收养他们,是他最好的归宿。

  福利院二楼的一个大厅,是想要领养孩子的爱心家庭来跟孩子们见面的地方。大厅的墙上,贴着80多张笑脸的照片,都是被领养的孩子。大厅的一角,是落地玻璃窗,正对着儿童福利院的大门。这是杨守伟在福利院里流泪最多的角落。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她不忍心当面跟孩子告别,只能躲在这里,目送孩子们远去。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盼着他被收养,盼着他回归于家庭,也期待着有爱心家庭来收养他们。所以说,走的那一刹那我们是笑脸把他送出去,但他走了以后,躲在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就流泪了。就感觉,看着他走一刹那的感觉不舍吧,可能是就是感觉自己的孩子被人领走了。

  对于被收养的孩子,杨守伟希望他们能在新的家庭里安稳地长大,不受打扰。她会不时翻看相册,猜想孩子们现在的模样。对于留下的孩子,她就像妈妈一样,操心着他们生活、学习、成长的一切。

  

  这些年,随着优生优育的普及,福利院的孩子越来越少,目前,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里还有90多个孩子。杨守伟和同事们每天继续忙碌着,用心、用情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成长。

  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 杨守伟:就是坐在那里,他们抱在我身上,一个腿上坐一个,有的孩子可能还会给捶一捶背,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好幸福。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杨守伟说,有些孩子虽然不能说话,不能动,但每当她走近他们,抱起他们时,都会发现,孩子们的眼中会发出光。为了这点光,她愿意继续传递所有爱、付出所有爱。照顾患儿,让孩子们康复,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家,高高兴兴的生活、成长是杨守伟和同事们最大的安慰和幸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句,希望孩子们忘记我。不求回报,大爱无私,应了杨守伟的那句“一切为了孩子”。23年,她和同事们每个人的点点微光,聚成了一束温暖的光亮,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灯,也照亮了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希望孩子们沐浴在温暖下,茁壮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