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争论《长空之王》好不好看,不如关注幕后这群人

  在故事中,张挺是一个技术细腻的飞行员,在极限中讲究不徐不疾的操作。

  但是后辈雷宇不仅仅是飞行员,更是一个工程师,他对于文献、资料的收集,远超自己的前辈;对于飞机结构性以及性能方面的提议与改进,堪比工程技术人员。

  

  他的创新和设计,帮助空军完成了试飞的科目,得到了理想的数据与资料。

  而这些资料,则成为了改进飞机技术参数的重要参考。

  试飞员张景亭常说一句话:“我们多担一分风险,装备就少一分隐患,部队就多一分安全;我们多飞一个数据,飞机就能早一天装备部队。”

  

  在时空中,变化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不变的则是军人精神的传递。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中国的航空史,就是试飞员们的生平年表。

  这些在和平时代“离死亡最近”的战士,义无反顾,用大无畏的精神,面对着一切挑战,无怨无悔。

  

  影片中,最令人动情的段落,来自于张挺临终前,对塔台说的那一番“遗言”。

  他阐述了自己对于妻子和家人的爱,对于战友的眷恋,以及对于无法返航的遗憾。

  在正片结束后的黑屏时间里,剧组将真实的牺牲的试飞员与塔台的最后对话,一股脑地放了出来。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谢了自己的妻子、女友、父母,问候了自己的战友。

  这里面有他们对生命的眷恋,也有向死而生的豪情。

  但最多的,还是属于中国人的“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的遗憾之情。

  张挺最后那句“我已无法返航”,相信即便是最冷眼旁观的观众,也无法不共情、不动容。

  

  了解这一层关系,也就能明白,与其说《长空之王》里那些探索极限的瞬间让观众觉得又燃又炸,不如说是这些虚构故事背后,沉淀着一群我们此前从未知晓的无名英雄。

  三句遗言POST WAVE FILM

  张挺的遗言,是借鉴了真实原型的,他就是黄炳新。

  黄炳新是我国多种新型飞机的首席试飞员,在担任某试飞团团长的10年里,没有发生过一起试飞事故,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试飞行业的奇迹。

  1988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亲笔签署命令,授予他“试飞英雄”的光荣称号,并成为我国首批“功勋试飞员”。

  黄炳新曾在采访中说,他做了36年的试飞,大概遭遇过30次重大险情,有19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但是他没有一次动过跳伞的念头,都是想办法把飞机安全地带回来,因为只有把飞机带回来,才能推进后续的工作,也才能够为国家减少损失。

  执行某次重要试飞任务前,黄炳新曾写过一封只有三句话的的遗书。

  第一句是安慰亲朋好友,说即使这次他试飞牺牲,为国防发展也是值得的;第二句是叮嘱战友,遗书的信封里有一点钱,是他牺牲前交的最后一次党费;第三句留给家人,要求家里千万不要在他牺牲后,给组织上添麻烦。

  虽然只有简短三句话,却高度总结了试飞员们向死而生的职业信念。

  

  试飞成功后,黄炳新接受采访说:都知道试飞员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但总有人要去执行这个任务。

  《长空之王》要说的,就是试飞员们明知道这项工作极度危险,却仍然坚定执行的信念。

  但它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并没有一根筋地去表现这种信念的坚定程度,而是让它有了一个逐渐变得坚定的过程。

  

  比如雷宇,在第一次试飞失败跳伞、并丢掉了数据之后,他选择了逃避,他要求调回地方部队。

  大队长张挺把他送去叠降落伞,就是在最基层也最枯燥的状态里,打磨他的心志和意志。

  这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桥段。

  恰恰相反,即便是在一个宣传片式的电影里,它也给了观众一个走进主角心灵的缝隙。

  因为那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把英雄还原成人的必要手段。

  

  它从人文性的角度,对主角投去惊鸿一瞥,让观众意识到长久以来都被遮盖的事实:英雄也是血肉之躯,英雄也有七情六欲,英雄也会担惊受怕。

  而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他们克服了这些障碍。

  这很难不令人想起《壮志》系列里,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皮特·米切尔。

  《壮2》剧照

  他之所以令人难忘,乃是由于人物本身具有自洽性。

  在他的性格设定中,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一点补充POST WAVE FILM

  还是要再最后强调,我们没有对电影本身做出直接评价,也无意从粉圈的角度进行讨论。

  我们想要说的,是《长空之王》这种看似宣传片的商业电影,之所以也有不少让人燃情的动容时刻,在于它故事讲述的主角,也就是试飞员们,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

  

  也就是说,让人动容的,并不是《长空之王》。

  让人动容的,是70余年来,为我国航空尤其是空军事业,默默付出的试飞员们。

  即便关于《长空之王》的讨论再如何撕裂,这也是任何一个阵营,都没办法回避的基本事实。

  

  我们要做的,绝不是要在这种撕裂的讨论里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