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奇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擅改军令,却换来一场彪炳军史的大胜

  原标题:胡奇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擅改军令,却换来一场彪炳军史的大胜

  战争局势总是瞬息万变,战场之上战局说变就变,若是一方指挥官有着卓越的指挥作战能力,那么这一方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灵活多变的战术也是战局获胜的关键,随时应对敌人不同的打法,见招拆招,是一方长官很难具备的能力。

  自解放战争爆发以后,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两方士兵作战激烈,局势瞬息万变,胡奇才在1946年被组织任命为东北军队中的副司令员,其指挥作战能力突出,被上级十分看好。胡奇才也知道自己被委以重任,在东北战场上应对敌人十分小心。

  1946年10月,是东北战局十分激烈的时期,杜聿明亲自下场来到东北作战,蒋介石政府对于东北的重视可想而知,蒋介石政府派出了很多士兵,想要速战速决地结束战斗。面对国民党政府的数十万大军,解放军人数明显不占优势,我军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对此只能采取拖延策略,让敌人不能那么快的结束战斗。

  胡奇才作为当时东北地区的指挥人员,他也看到了解放军面临的局势不好,上级决定拖延,对胜利已然不抱有期望,胡奇才却擅自修改了上级下达的军令。胡奇才也认为我军处于劣势,但是他看到国民党军队如此洋洋得意,认为我军必败的样子,让胡奇才计上心头。

  他认为完全可以用我方士兵攻打国民党军队的一小撮队伍,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不让他们如此嚣张。胡奇才能够提出这样的作战方式,也是想到了后果,他知道自己一旦策略失误,自己可能会成为一个罪人,让众多士兵白白丧命,还会让国民党军队增加气势。

  可是胡奇才还抱着打散国民党军队队伍的目的,将他们打得四散,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以此为解放军提供机会,可以钻空子。胡奇才在抉择后,还是决定要采取这样的策略,若是计谋成功,那么解放军就能够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还可以挫一挫国民党的气势。

  结果是解放军成功打散了国民党第52军25师的队伍,让他们损失惨重,这支队伍有比我方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是对方将领极其看重的队伍,怎么说都是我方占尽了优势。在此次作战中,胡奇才顶着巨大的压力,说服其他将领,让他们同意自己的策略。

  攻下25师的队伍后,我军还逮捕了对面师的师长李正谊,抓获了许多的俘虏,这场战争是解放军胜利无疑。我军不仅歼敌众多,还抓了他们队伍里的师长,可谓是增加了我方的士气,让国民党众人气愤不已。

  其实不论是我方还是敌方,都没有想到最终解放军能将25师打得溃散,胡奇才指挥得当,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受到了嘉奖。他能够在众人都认为解放军必输无疑的时候,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带领解放军胜利,可见其人的气魄,在此战役中胡奇才的名字被许多人知道。

  胡奇才出生于1914年,在其16岁的时候就因看不惯地主的作为,开始加入农民队伍中,同他们一起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投身于革命运动中。1930年,胡奇才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在多次战斗中敢于冲锋在前,其能力和勇气被上级看到,在红军队伍中从一名普通战士成为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过程中,胡奇才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当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时,胡奇才也积极作战,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他的贡献。

  结语: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新开岭战斗大获胜利,在危急时刻敢于改变军令,将自己的生命都置于不顾,为解放东北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解放战争结束后,胡奇才继续在东北任职。新中国成立时期,他还曾去参加开国大典,见证新中国的成立。

  在这之后,胡奇才听从组织指挥调令,前往不同地区担任司令员,在1952年还曾主动前往朝鲜战场参观学习,后又进入军事高级班学习,其余生都在国家的军事领域内工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