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特稿|中国人享受越来越多领事服务

  【原标题】外交官忆开放往事(23):中国人享受越来越多领事服务

  文/张宏喜

  1979年我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调回国内后,被分配到外交部领事司工作。有朋友说领事司工作很简单,没意思,劝我别去。我一向是服从组织安排,自然没有接受这个劝说。我甚至对领事司更感兴趣了,心想为什么别人会对领事司那样评价,我倒要弄清楚到底是不是那样。

  领事为民众出国而设

  无论要做什么事情,我总是带着一个学习的脑袋,先通过学习把那件事情搞清楚,动脑筋钻研,这是我一直保持的一个特点。到领事司后我也是如此。

  原来,领事产生于欧洲,比派遣大使还要早。《新中国领事实践》中说:“‘领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5世纪末,……领事是从5世纪末西欧奴隶社会瓦解,进入封建社会,并伴随着城镇的出现而开始萌芽的。”联合国《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说,领事关系是自古以来人民之间建立的。那时欧洲出现了很多城邦国家,某城邦国家的商人到另一个城邦国家经商,他们选举了一个头,就叫领事。领事最早是参与者选举的,后来由国家派遣。而公使、大使是自16世纪以后,欧洲国家的王室与王室之间互派的,是国家元首的官方代表。当派遣常驻大使普遍实行之后,同一个国家的外交机构与领事机构合二为一,领事官系列纳入外交官系列,且二者可以互换。可以说领事官是外交官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有的传统特性。现在很多国家的驻外大使馆的领事参赞兼任总领事,看来外交官不能完全取代领事官。

  领事制度从一开始产生就与老百姓出国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这一特点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出国越多,越需要领事;一个国家越不开放,出国人员越少,就越不需要领事。

  2003年5月,时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张宏喜(右)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向纽约三江慈善公所主席胡运熹(前中)授旗。具有70多年历史的纽约传统侨社———三江慈善公所当天举行了升挂五星红旗仪式。(彭张青 摄)帝国主义特权必须取消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群起瓜分中国,领事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各种特权包括享受治外法权的租界、领事裁判权等,成为强加给我国的民族耻辱之一。所以过去我国人民对外国的领事没有什么好印象,不少文章、文艺作品、电影常常把外国领事描写为特务、间谍、坏家伙,需要防范他们,这是事出有因的。

  据1935年的《中国外交年鉴》,当时共有77个国家在我国47个城市设了196个领馆和办公室,遍布各地。连一些穷乡僻壤都有外国领馆,吉林省有个洮南县,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但日本早就在这里设了领馆。跑到这么个小地方设领馆做什么?是为了专门刺探俄国掌管的中东路的情报,以达到与俄争夺、霸占我国整个东北的目的。当年日本竟在中国设了44个领馆,可谓不惜成本。外国在西藏、新疆设领馆,其用意就更加明显。

  1948年11月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电指出:英美法等国政府未承认我们,对它们在东北的领事应采取不承认而只承认为普通侨民的方针。之后对驻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原外国领事、外交人员都照此办理。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明确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北京市军管会将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东交民巷的军营予以收回接管。其他城市先后都采取了同样措施。

  对领事工作转变观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不承认、围堵、禁运政策,甚至利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威胁我国,那时我国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与周边不多的几个友好邻国以及欧洲中立的瑞典等交往。后来对外关系扩大到非洲友好国家。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8年中,我国出国人数总共才28万人次,除了援外的因公人员外,基本没有私人出国经商、留学,更谈不上旅游。东南亚诸国有很多华侨华人,但有些国家反共,所以出国探亲访友者也不多。到1978年底,外国在华设立的领馆只有波兰驻上海和广州总领馆、日本驻上海总领馆以及尼泊尔驻拉萨领事馆。我国在波兰格但斯克、瑞士日内瓦、巴基斯坦卡拉奇、埃及亚历山大、日本大阪、加拿大温哥华设有6个总领馆,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设有一个领事馆。那时我们对与其他国家发展领事关系不积极,对西方国家进行防范,领事工作确实不多。

  但到领事司后我发现,领事工作不简单,有意思,有很多工作可做。例如我看到周总理关于华侨华人工作的一本讲话汇编,我反复认真阅读,结合我在泰国看到的那里的华侨华人情况,感到周总理讲得很正确很重要。这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特殊的重大问题,处理好了对我们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大有帮助,对我们国内的建设也大有好处,否则就会闹出大乱子。我还学习了其他不少领事知识,觉得都是很有用而且关乎国家利益和老百姓利益。

  2017年4月7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在波士顿华人前进会举办“领事服务进社区暨2017年领事服务月”活动,现场受理中国公民护照和旅行证申请。(资料图片)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便吹到领事司,大家都在思考怎么办,领事工作在酝酿着重大变化。有一次吴学谦部长对领事司领导说,一个欧洲国家的外长对他说,他们国家花在领事工作上的经费占整个外交经费的一半,吴部长感到吃惊。他要领事司统计一下全世界各国共设了多少领事馆,了解一下其他国家都是如何开展领事工作的。又有一次,曾担任首任领事司司长的张灿明副部长,要领事司就建国后发生的重大领事事件和重要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提出看法建议,写几篇文章报给他。于是,司领导聂功成组织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领事专著《新中国领事实践》;我参与撰写了建国后我们如何应对几次排华事件等几篇文章,总结了几条经验与教训。

  这两件事情一做,我们对领事工作的认识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明白了领事制度只是一种工具,过去它曾被帝国主义列强用来为侵略我国服务。现在时代不同了,不能光有防范心理,我们同样可以主动用来为我们的国内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统一大业服务。观念转变了,才能开创新局面。脑子的问题不解决,腿脚就很难抬起来。

  领事服务越做越好

  改革是进行时,直到现在国内的各种改革都没有止步。我退休后从旁观察,领事司的工作不断在改革,越改越好。

  一、扩大领事干部队伍。出国的老百姓多了,国外碰到的领事事务多了,要办的事情多了。改革开放的形势逼人。领事司的干部一加再加,我在领事司时从4个处40多人增加到8个处近100人。要不我这个原来与领事司无关的人怎么会被分配到领事司呢?我甚至觉得我就是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领事司的。直到现在我国的领事干部仍然在增加但仍然不够用,人均工作量是其他国家领事人员的好多倍。每年有上亿人次出境,全世界第一,要办的事情少不了。

  1981年7月邓小平发表了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的讲话,指出:“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1982年上半年,有一天司里召集好几位年轻同志开会,宣布他们被任命为处级领导。我被任命为一处副处长。又是改革之风把我吹到领导岗位上。

  1993年我被任命为领事司司长,全司的干部队伍怎么建设,成为我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抓三点,一是要可靠,领事工作者在办理护照、签证时要收取规费,贪财的人不能用。二是外交部里涉及法律、礼宾、领事、边界等工作的业务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得培养专业型干部。三是在国外的领事干部接触华侨华人、当地社会民间各界人等,与他们打交道不能书生气十足,要活动能力强、知识面宽、经验丰富。一位欧洲外交人士塔列朗1837年说的话有一定道理:“在已经成为一位干练的公使以后,他还应当知道怎样多的事情,才能充当一位出色的领事啊!因为领事的职务是毫无止境地多种多样的;它们完全不同于其他外事人员的职务,它们要求很多的实际知识。”考虑到领事干部一直不足,我请求干部司每年要分配10-15名学不同专业的新入部大学生补充到领事司,干部司批准了。现在的领事队伍更壮大了,很年轻、很有水平、很能干,大大超过我当司长时的状况。

  二、法制建设、制度改革要不停顿地进行。我在领事司时就提出应该制定《护照法》,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颁布了。但更多需要制定的是行政法规、实施细则,要很细很具体,可以操作。后任们比我能干,他们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很多这方面的任务。什么事情怎么办,外交部领事服务网站和各使领馆网站都明文公布了,人们一查便知,比过去规范多了。因为有一些规章制度需要根据社会变化而不断修改更新,此种任务仍任重道远。

  三、与外国的领事关系全面发展。现在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多了,除使馆领事部外,总领馆、领馆、领事办公室增加到98个,外国在我国内地设立了100多个领事机构,与48个国家签订了领事条约,与81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方便签证协定,对我国护照免签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几十个国家的领事机构与我国领事司建立了领事磋商机制。

  2014年11月30日,越南胡志明市领团举行第21届国际慈善义卖活动,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领事机构参加,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当地贫困民众。(黄色芳 摄)四、保护本国公民正当权益是外交、领事工作者的天职,我国做得越来越好。一建国我们就重视保护海外侨民工作,这项工作是写进了宪法的。但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应对成规模的排华事件,安置归国华侨等等。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普通民众与到国外投资经商、留学、旅游的人员年年增长,日常零散的案件大量发生,因战乱和重大天灾撤侨的紧急事件也多有出现。领事司增设了领事保护中心,建立了各部门之间的应急机制。从战乱的利比亚、也门等地撤侨,从灾区撤侨,都完成得极其出色,受到国内外好评。必要时国家动员中央部门、地方政府、有关公司、部队一起完成任务,海陆空齐出动,强烈地体现出国家意志。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们这样外交为民,关键时刻不遗余力援救与关爱每个同胞,保证他们的平安。

  2015年3月,中国公民在也门西部荷台达港排队等候登舰撤离。中国舰艇编队被誉为帮助中外侨民撤离险地的“诺亚方舟”。(汉尼·阿里 摄)五、向先进国家学习,采用先进设备、技术,保证日常的领事服务工作越做越好,为改革开放后日益增长的中外人员交流提供保证。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人员基本上就是手工完成证件工作,效率很低。为了改进工作,仅我本人就参观过10多个比我们先进的国家是如何印制、颁发护照、签证的,看了他们的机房、设备。我要感谢中央领导,因为25年前领事部门采用第一批电脑等自动化办公设备时,外交部没有钱,申请这笔经费很困难,是中央领导亲自发话后才解决问题的。特别是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怀在国外的所有同胞,使大家深切感受到祖国才是我们的强大靠山。我们的目标是中国公民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服务和保护就跟到哪里。

  这些领事工作的发展成绩是改革开放大潮催生的结果。改革开放使我国实力大大提高又给领事工作提供了财力物力保证,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同胞们在国外享受应有的保护与服务,实际上就是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外交官简介

  张宏喜,1941年生,1964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刊于《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0日第11版

  编辑:张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