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机长”是如何炼成的吗

  电影《中国机长》上映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机长刘传健感动。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飞机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之后,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刘传健机长“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英雄背后,是一些似乎再平凡不过的细节。对于机长和乘务长,日常的练习有哪些?“请相信我们的机长,请相信我们,因为我们是专业的。”这句话,曾给予绝望中的旅客无比信心。遇到突发事件,乘务长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慌乱的旅客?他们的专业是如何炼成的?

  10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一位机长和一位乘务长,看他们有着怎样的“超能力”?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10月11日中午,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许浒机长。他出生于1986年,2009年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目前飞行时间8000小时,除了飞行外,他还担任飞行部的安保教员,飞培的CRM教员、IPT地面理论教员、ACPC大课教员及IPT固模考试员,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现在主要负责学员分部的理论培训。2016年,许浒还加入太原市一个公益救援组织,担任绳索救援教官,曾参加过高坪90米竖井救援,并在2018年10月休假20天参加了法国PTEZL授权的第二届双绳救援技术培训,获得全球认可的最高等级的高空绳索三级救援资质,此外还考了全国急救证。

  许浒看过电影《中国机长》后深有感触。同样身为一名机长,许浒说,从学校毕业后他经历了从学员到二副、一副、航线机长、责任机长的转变,在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了对自己知识、能力、心态的升华,飞行员保证安全的并不是每天的那一次落地,而是从旅客开始登机的那一刻起,就有责任把每一位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当我们飞行的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身后有近两百名旅客,如果你犯错,那将毁掉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幸福,而是身后那一百多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兢兢业业还不够,必须做到晨兢夕历。”许浒说,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合格的飞行员,这就是中国机长,就如电影最后机长的一句旁白: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在电影院里,不少观众边看边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有民航从业人员说,这部电影拍出了民航真正的样子。电影还扭转了很多人对乘务员的认知,她们不仅仅是端茶倒水送餐的“花瓶”,在紧要关头,乘务长一次又一次通过广播用接近嘶吼的状态提醒旅客“拉下氧气面罩保持吸氧”;在混乱中,乘务员坚守岗位,不停地安抚乘客,并时刻确认所有乘客的安全带和氧气面罩正确佩戴。

  1982年出生的赵琛是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一名乘务长,采访当天,赵琛和同事们刚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电影的还原度挺高的,这部电影也让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机组在飞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吃完早餐后,机长和乘务员分别开会,大概讲解当天飞行线路的特点,提问需要注意的事项。关舱门前,乘务员拿着一份清单,一人念操作步骤,一人认真执行,每做完一个动作,都要表明动作已完成。平时,在飞机作起飞准备时,她们一样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严丝合缝的检查条例,有代号的一问一答,琐碎而复杂,但这都是必须要做的。

  “做好服务的同时,安全在我们心里始终是第一位的。”赵琛说,在飞机上机长就好似大Boss,什么声音代表什么信号乘务长必须牢记在心,将信号转换为指令下达给所有乘务员和乘客。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保持时刻冷静,这离不开她们平时极为严格的训练。

  飞机起飞前需要做哪些工作?

  飞机飞上天后,工作是怎样开展的?看了电影《中国机长》才知道,飞机上天是个大的系统工程,背后有很多人、很多流程在支持,哪个环节出错都很可怕。

  “四川8633,四川8633”“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5号位听到请回答,5号位听到请回答”“弯腰低头,紧迫用力”……电影中,那些声音喊得急切,又无比坚定。飞机出现异常,相继被很多地面观察中心察觉。管制中心联系相关的塔台、空军演练基地,说明情况请求配合。还有地面的许多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呼叫,才有了8633的安全降落。

  许浒讲述了飞机飞上天前的一些幕后工作。每天飞机起飞前,都会有机务人员提前上飞机检查和维护飞机,签派人员也会提前根据天气给机组做好计划和油量,清洁队会在航前或者航后进行客舱清洁工作。当机组上飞机以后,会有航食人员将当日航段的配餐送上飞机,等机组和飞机全部准备完成后,会通知地服人员旅客登机,飞行机组开始联系塔台申请离场放行,配载部门会将最后的飞机载重信息和飞机重心发送给机组,以便机组计算起飞性能。旅客登机完毕,乘务员关闭客舱门。当机组得到塔台可以推出开车的指令后,由机务人员通知拖车推出飞机,航班飞行全程都有空中管制人员和单位签派人员密切关注飞行动态以及不正常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及时协助机组保证飞行安全。

  若飞行中发生特殊情况咋处理?

  在电影中,危机发生后客舱变得躁动、慌乱的时候,乘务长的语气冷静、温柔而坚定:“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

  现实生活中,如果飞行中发生特殊情况,该怎么处理?赵琛讲述了她在飞行中遇到的两次突发事件。有一次,在起飞20分钟后,呼唤铃不断响起,她们分析有特殊情况。“过去一看,旅客脸色发白,已经失去意识。”赵琛说,她立即叫来同组乘务员协助,根据经验,她迅速为旅客吸上氧气,约20分钟后旅客慢慢恢复了意识。经过沟通,旅客称不需要救护车,是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紧张而引起的,不用去医院。直到看着旅客安全下了飞机,赵琛这才放心。还有一次,飞机刚平飞后不久,客舱里突然声音很大,有个孩子的家长显得比较慌乱。她过去查看情况,了解到孩子一直在发烧,而且牙咬得很紧,初步判断是热惊厥。乘务员通过广播找医生,她也立即跟机长汇报情况,机长当即决定返航。这次,客舱维持秩序有些乱,她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安抚家长,还要维护其他乘客的秩序。“在飞机上,乘务员面对小朋友的时候是家长;面对病人时是医生。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感慨,带的东西就像哆啦A梦一样,旅客需要什么拿来什么,既是空中卫士,又是微笑使者,还是当家的巧手,沟通的达人,方方面面都要做。”

  其实,冷静处理这些突发情况,离不开机组人员日复一日的训练。许浒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每隔半年,他们都会进行复训,训练的科目有:一台发动机失效、双液压失效、发动机火警、爆破性释压、双惯导失效、起落架故障等等。除此之外,还会考理论知识。“我们的手册有七八本,每本都很厚。”许浒说,最基础的会考对手册的了解,更多的还会有实际操作。之所以有这样严格的考试,是为了在面对复杂的突发事件时,能以冷静和信心战胜困难,确保安全。

  记者手记

  致敬万米高空的平凡英雄

  电影《中国机长》原型录音曝光后,山西晚报记者在这段录音里反复听过多次:“四川8633,成都叫你”,每一次都真切地听到沉默和平静之下的紧张与揪心。

  一位前乘务员在电影《中国机长》的评论区留言称,观影过程中紧张到无法呼吸,最后甚至激动到落泪。还有曾在飞机上遭遇惊魂一刻的网友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定会让大家安全抵达”,当时的乘务长安抚乘客的话在电影里再次听到。

  除了从业人员,也有许多人看过电影《中国机长》后表示,“没想到一架飞机起飞的背后有这么多人在服务”“今后再也不抱怨航班为什么延误了”。

  采访中,赵琛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遇到飞机延误,旅客不开心或由于其他原因有情绪时,他们始终会想起一句口号“要用我们的热情化解旅客心中的冰山”。赵琛说,安全和服务就像“两条腿”走路,安全时刻放在首位,让安全成为最好的服务。也有新乘务员受委屈后会偷偷哭,但是飞行时间越长,会越觉得客舱其实就像一个家,旅客像家人一样,他们会理解和包容旅客。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致敬万米高空的平凡英雄。

  山西晚报记者 徐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