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肖申克的救赎》中,我悟道透了人生:自由是偶然的和相对的

  作者说:“自由”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中至始至终一直是起着引导与推动作用。可以毫不客气的话,这部电影就是对自由意识最为深刻与认真的表达。但是,我们在合上电脑,再次去回味电影主题时,你会发现社会中的人哪有什么自由,所谓的自由自由都是偶然的和相对的。人生的真谛不过是“要不忙着生存,要不忙着死亡”。

  肖申克监狱是小一号的美国社会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本片是牢狱题材的,但是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同题材电影的独特的之处。导演在通过其精心细致的电影语言与情节设置赋予了电影无比强烈的人文意义与精神内涵,在影片中导演最为着重的是对“自由”意识的思考与表现。

  这部电影中用监狱内外两个场景的对比与转换,来形成暗喻与指代的关系。肖申克监狱是小一号的美国社会,美国社会也就是个更大一点的肖申克监狱。这两个不同的空间完全可以用同一个空间的视角去看待审视。

  作为影片的主角安迪则经历了由外面的大社会到监狱里的小社会,再由监狱里的小社会向大自然逃亡中获得自由的两个一前一后的过程。

  最后,为什么导演会把安迪的结局安置在西太平洋的美丽而干净的小岛上,其实也是表达了导演的一个态度,如果导演不把安迪的结局安排在一个脱离人烟,远离美国社会的地方,那么,影片对自由的阐释与反思是缺乏力度的。

  也就是说,安迪逃出了肖申克监狱并远离了美国社会,也就是说导演对自由的归宿与定义,并不是寄托于这个现实社会当中。这个结局充满着带有中国道家哲学中超然世外的哲学理念与人生态度的意味。

  由此可见,导演在对自由的向往与寄托的想象之中,并非是持有乐观的态度,这里对美国社会体制与生活方式有着极其的批判与否定的态度。在做这样的结论的时候,并非单纯的来自导演个人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的限制。而是影片在从开始到最后安迪获得自由的那一刻一直在做着自由的偶然与必然之间的思辨与探索。

  我们的不“自由”大部分是金钱惹的祸

  在安迪被误判入狱之前,我们看到的安迪是自由的吗?前面已经讲过,外面的美国社会只是一个更大的监狱而已,在这个大一些的监狱里,看似我们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实现的自由,实际上还是被束缚在名利权情的束缚之中,我们脱离不了法律、道德、世俗观念与社会制度的限制与束缚,作为银行家的安迪在美国社会中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反,他的自由生活已经被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体制所吞噬,由于本身的工作原因,导致安迪的妻子无法获得关爱与陪伴,进而引发了后来的情感纠葛与惨案。

  这个时候,安迪并不是自由幸福的,他的生活沦落到用酒精来排遣苦闷的地步。

  为什么,根源在钱,根源在于资本,在于以资本作为维系的社会体制,杀妻案的真相是被小偷杀死的,由此看来又好似不是钱的错,不是资本的错,不是以资本为纽带的社会体制的错,如果继续沿着小偷追问的话,我们会很容易得出事实的根源,小偷的偶然闯入难道不是因为钱吗?

  安迪被冤枉,被无辜的剥夺自由好似是偶然的,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偶然的巧合,实际上却暗含着必然,导演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体制下失去自由是每个人必然所遭遇的,只要是有这个大的监狱的存在,个人自由就注定了必然的丧失,而失去的方式则是充满着不尽相同的偶然性。

  不仅是安迪,他的狱友瑞德,包括那个被典狱长陷害处死的年轻人,他们丧失自由的悲剧并不是单纯的人性阴暗面在作怪,而是以物质金钱为价值标准的资本社会注定了他们必然的悲剧。也就是说,是物质的诱惑,体制的悲哀,引发了人性的堕落,最终导致人们在追逐利益、安于体制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的丧失掉身上的自由。

  最后,不能说我们完全的没有了自由,只是我们所获得的自由范域在无限制的被压缩、限制。先是由外面的大一号的社会压缩到小一号的肖申克监狱,然后,由小一号的监狱压向再小一号的狭小的牢房,最后,在人们无法承受的孤独当中被死亡无情的带走,这是瑞德一伙人拿与安迪一起入狱的一个下赌注的犯人所走的死亡之路,这是所有人的道路。

  只不过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的人在反抗像那个被打死的不知名的胖子,有的人在适应,像瑞德,有的人已经离不开它,像老图书管理员。

  这是三种状态,可能就是安迪的命运,也是所有人的命运,但是在影片中安迪却在第三个阶段中选择了有别于所有人的抉择——挣脱。

  获取“自由”的道路是艰难的

  安迪的越狱成功,或者重获自由的结果,体现的是导演给予自由、基于现实的一种浪漫式的诉求。

  当然,这个诉求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保持着很大的理性成分,在一个以金钱为主导的社会当中,以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个体系之内,个人自由的丧失是必然的,只不过在无形的被体制所剥夺的过程当中,每个人失去自由的具体方式与情景存在着偶然性的差异。

  可是,安迪用十九年去追求自由的道路告诉我们,重获自由却是如此的艰难,或者说在重获自由的机会与可能说来说,与先前的失去自由的情况形成了相反的对比关系。

  也就是说,获得自由的机会与可能是充满着微乎其微的偶然性的,重获自由的必然性却变得渺若尘沙。从肖申克监狱中摆脱出来,或者从社会体制的束缚之下挣脱出来,像安迪一样重新呼吸到自由之气息的人实际上是寥寥无几。

  唯有一个从灵魂深处到身体力行一直保持着对自由的坚定信念的人才拥有一丝在克服无数的挫折与痛苦之中才有碰触到自由之身的可能。

  对,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这一丝丝的可能性随时会遭到突如其来的现实锋芒的打碎与戳破。在即将获得成功的时候,功败垂成的可能也是有的,并且很大。安迪在追逐自由,渴望生活的经历无声的向我们表现了这个道理。

  人生真谛: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人在追逐自由时所充满的偶然性,在安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极致,如果在监狱的第一夜丧失理性的是安迪而不是那个不知姓名的胖子。那么,被暴揍致死的可能就是安迪,如果安迪没有雕刻石头的癖好,就不会从瑞德那里获得一把小锤,即使有了这把小锤,倘若安迪的牢房面对的不是一面有相对松软的石灰泥所建构的墙,那么安迪挖洞的可能性也就绝望可能,更何况在无数次的突袭检查当中,安迪的越狱计划随时都会被发现、暴露。

  倘若安迪藏在圣经里的小锤被阳奉阴违的典狱长所发现,如果安迪遇不到中途被送进监狱的年轻人为他说出妻子被杀的真相,如果安迪得不到典狱长及其属下的信任,如果安迪的自由意志在这十九年中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被消灭殆尽,如果太多太多的偶然因素没有巧合的配合在一起,那么,安迪最终的归宿是可想而知的。

  获得自由的偶然因素太多,而达到自由的条件却又是那么的遥远、艰难,安迪在获得自由的道路上虽然是苦心积虑、斗智斗勇的在于束缚自己的力量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实际上,还需要两个必然性的硬性条件一个是坚定不移的对追求自由的意志与信念,一个是可供自己实现身体自由的物质基础。

  两者缺一都无法获得理想中的自由,而现实中的我们,要么是拥有丰厚的金钱而丧失了心灵的自由意识,要么是保持着心灵的自由信念而没有充足的经济基础,要么就是两者都一无所有。安迪在监狱中自始至终就一直保持着一颗灵魂的自由信念,这颗自由的种子一直压抑在他的心灵深处蠢蠢欲动,时刻等待时机体享受自由生长的愉快与幸福。

  安迪先是在修理屋顶的时候冒险为狱友们赢回尊重与尊严,体验了一下自由的美丽与温暖,中途又大胆的在狱中播放莫扎特乐曲——费加罗的婚礼,重温精神的自由与解放,再到最后忍受着肮脏有丑陋孤注一掷的爬过通往终极自由的下水道,彻底的获得自由的感觉与解脱。

  安迪逃离前夕同瑞德的交谈中说过一句哈姆雷特特式的话语,“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由此可见,安迪对于自由的追求无论在心灵上还是在意志上都保持的极强的热情与力量。对于那些已经适应了制度的束缚,丧失了自由意识的人,像瑞德与那个图书管理员虽然获得了假释,虽然给了他们一层更大的自由。

  但是他们骨子里的自由意识已经丧失殆尽,老图书馆员最后在小旅馆里用绳子自杀的结局,也就是在向我们说明,一个丧失了自由意识的生命是可悲的,没有了自由意识也就意味着生命开始向现实屈服,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对生活的渴望与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作为鲜活生命体在人生的道路上所表现出的恐惧与迷茫,这种毫无自由意识的人无论在这个处在多么宽松的体制中亦或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去生存,老图书管理员的悲剧告诉我们,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存在,虽生犹死。

  所谓的“自由”是偶然的和相对的

  与之不同的是,安迪不仅时刻从灵魂深处保持着强烈而清晰的自由意识,而且在用现实手段暗暗的为自己的身体自由积蓄条件。导演告诉我们,要想从一个以资本主义体系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真正的自由,除了时刻保持坚定的自由意识之外,还要具备丰富的资本条件。

  安迪从肖申克监狱逃离出来,并没有获得彻底的自由,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外面的社会只是一个更大一点的肖申克监狱而已。(巧合的是刘镇伟的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唐僧在牛魔王关押的牢房中对至尊宝也表达过类似的观念)。

  安迪要想获得最终的自由,不仅要通过一把小锤来获得从肖申克监狱摆脱出来的自由,而且要通过为典狱长做假账得来的金钱来实现超越外面的社会制度的自由。最后,随着海风飘荡在银色沙滩上的自由是彻底的,也是理想的,是幸福,也是沉重的。

  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是如此的艰难与痛苦,时间与压力是消灭自由意识的条件,也是获得自由状态的过程与手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个人足够的智慧、能力、勇气与毅力是难以实现的,生命力羸弱的人不会拥有长久的自由意识,甚至根本不会具有丝毫的自由意识,唯有像安迪一样生命力坚强的人才会在残酷的现实与牢固的体制面前忍受着时间的煎熬与压力的考验来完成对自由的诉求与渴望。

  一个丧失了自由意识的人在自由丧失的必然性面前不应得到人们的可怜与同情。恰恰相反,在面对获得自由的偶然性面前,人们应该为那些敢于为自由之理想而甘愿忍受痛苦与牺牲的人感到崇高与佩服。导演为我们塑造了安迪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同情与深思的角色,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体系当中,在一个以利益目的作为追求价值的体制之下,人们是否已经遗忘了自由的存在?

  一个对自由没有了任何意识的人,又能如何对自我的实现与理想的追求找到真正的目标与方向呢?导演在影片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性与艺术化的表达,人只要是始终保持着对自由的思考与渴望,并敢于为自由而追求奋斗,就存在着获得自由的可能。

  总结:

  最悲哀的事情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压力限制了我们对自由的实现,悲哀的是自由在你面前,而你却丧失了对自由的意识与兴趣。无奈的事情正如尼采所形容的人的精神历程一样,一个人的精神会经历由骆驼的忍受到狮子的挣脱再到孩子的纯粹的过程,很多人在挣脱的阶段而不得脱,最终又回到了骆驼的承受状态中安然度日,只有少数的人,像安迪一样意志坚定、生命力顽强的人才能在冷酷而痛苦的挣扎中获得最后的分娩与自由。

  (本文作者李鹏。原创不易,侵权必究。确需转载请先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