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对是错?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称帝。称帝前,朱元璋和刘基就说好,朱元璋这边一称帝,刘基那边就回青田。但令朱元璋意外的是,他昨天刚刚称帝,今天天还未亮,刘基就不辞而别,象是逃命似的,朱元璋多少有些不快。

  刘基虽然走得匆促,徐达、李善长还是去送行了。三人站在应天(南京)城外一断桥边,徐达见刘基只带了两个男仆、三匹马、外加几只行李箱,把朱元璋赏赐的金银珠宝及十多位美女全送给了朋友和属下,很觉有点凄凉。刘基却笑道:“对身外之物,刘某向无贪恋。”紧接着又问徐、李:“皇上曾把我等三人比作谁人?”此一问,徐、李恍然大悟,才明白了刘基匆匆“告老还乡”的真正原因。

  原来,朱元璋曾把李善长、刘基和徐达分别比作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张良和韩信。想到此,徐达身体不由一震,李善长却不以为然,说刘基多虑了,认为朱元璋不会像刘邦那样“狡免死走狗烹”。刘基笑笑:“但愿如此!”在仆人的扶持下一边上马一边念念有词:“城外断桥边,不知谁相送;一去三千里,忍看血纷纷。”

  徐达虽没有什么文化,却听懂了此诗的意义。后来,朱元璋疯狂杀戮功臣,印证了刘基的先见之明。

  跟随朱元璋多年,刘基深知朱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所以在辅佐朱元璋登基之后,便辞官回到老家浙江青田,几乎从不与官场上的任何人来往,关在自家的庄园里,整日吟诗作文,以“草民”自居。就是这样,也没躲过朱元璋视野,朱说“刘伯温是在做假像蒙骗朕呢!”

  没过几年,一道圣旨送往青田,宣刘基进京,理由是皇上太想念他了。刘基正在病中,接过圣旨时说:“皇上始终没有忘记我刘基啊!”即吩咐两个儿子:“我走后,抓紧把我的棺材备好!”两个儿子顿时泪流满面。

  刘基带病进京后,朱元璋让太医为他诊治,御医开了药方,刘基照单抓药煎服,服后总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服了月余,不见好,辞别皇上返乡,朱元璋亲送至城门,刘基十分感动,向朱元璋叩了三个响头,口中还低呼着:“吾皇万岁万万岁。”两个多月后,药中慢性毒药发作,刘基死于青田,终年65岁。

  朱元璋拜把兄弟共五人:朱元璋为老大,徐达为二弟,三弟周徳兴,四弟汤和,五弟常遇春。四个兄弟中,徐达功高盖主,是朱元璋继刘基后最想除掉的人。徐达妻张氏心直口快,说过有损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言语。朱元璋先将张氏以“大不敬”罪绞死,徐达连尸都未去收,他知道自已也快了。洪武十八年,徐达身患“背疽”,最忌讳吃蒸鹅,朱元璋偏偏赐送蒸鹅徐达吃,徐达知道死期到了,一边大口吞吃,一边说:“兄弟终究是兄弟啊!”十几天后,徐达死在家中床上。

  朱元璋为什么急于除掉刘基、徐达呢?

  在朱元璋打天下时,徐达英勇善战,可以说没有他打不败的敌人,没有他攻不破的城池。而刘基则足智多谋,精通兵法,目光远大,料事如神。如果说徐达常常决胜于千里之外,那刘基则毎毎地运筹于帷幄中。要是徐、刘真的心怀不轨联手,那朱家江山恐怕就危如累卵了。这正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也是他必须除掉二人的原因。

  老三周徳兴,因为功劳不够显著,是五拜把弟兄中唯一没封“公”,只落了个“江夏候”。他为人憨厚、诚实,爱直言,不计较名利。他不满朱元璋平白无辜地把一个叫李仕鲁的文臣掼死,当面指责朱太残忍了。当朱元璋疯狂杀戮功臣时,只有周徳兴敢对朱元璋说:“大明江山是所有开国功臣共同打下的,你把开国功臣都杀光了,大明江山不就乱套了吗?”朱元璋却说:“把这些人杀光了,江山才无忧。”

  公元1392年底的一天黄昏,周徳兴正在家散歩时被锦衣卫抓走,朱元璋给周徳兴定了个“帷薄不修”之罪。临行刑时,粗人周徳兴不懂“帷薄不修”是啥意思,问锦衣卫头目蒋献,蒋献说:“皇上说了,不管啥意思,能杀江夏候就行......”

  四弟汤和明哲保身,假意昏昏沉沉,回到濠州,朱赐美女20。几年来,汤和装瘫在床,不误喝酒玩女人,朱元璋心知肚明,说:“这世上最聪明人有两个,一个是朕,一个是汤和。”汤和的聪明,才得以善终,成为侥幸存活的开国功臣屈指可数中一员。

  五弟鄂国公常遇春在攻克开平之后,突然暴病死于军中。

  徳庆候廖永忠,英勇善战,名动天下。一次,酒后失言把一个多年的秘密抖露出来:“是皇上暗示我在渡船事先做了手脚,把刘福通、小明王淹死在江里的!”招来杀身之祸,朱元璋诬他穿有龙凤图案的衣裳图谋不轨,即刻斩首。他是开国功臣中第一个最先丢命之人。

  工部尚书薛祥因隐瞒了夜晩和叧一小妾睡一起,朱元璋说他欺君,被“廷杖”三百棍活活打死在朝廷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