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家强占房屋父母被迫住养老院,这样的儿子还不如不养
养儿防老,还是养老防儿?
01
17年前,浙江嘉兴的郭先生,家里拆迁分了3套安置房。
郭先生夫妇有一个儿子小郭,他们把两套房给了儿子,一套留给了自己。
小郭分到两套房之后,卖了其中的一套。郭先生夫妇也把手里的房子卖掉,重新购置了一套更适合养老的房屋居住。
本来,老郭和小郭在各自的房子里住着,生活还挺平静的。可到今年4月份,小郭向老郭发动了“攻击”。
小郭一家三口,未经老郭夫妇同意搬到老郭家住了,这波操作还是挺出乎意料的。
跟老人住在一起,会有不少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大多数小家庭更喜欢自己住,小郭家这反向操作还真是挺少见的。
也不知道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反正年过70的老郭夫妇离开了自己的家,搬进了养老院。
同时,老郭夫妇还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儿子小郭返还自己名下的房屋。
法院最终判决,小郭一家的行为属于非法侵占,应在7天内搬离房屋,赔偿占有使用费。
老郭夫妇通过法律工具,要回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了。
这件事情一经曝出,引起网友热议。
儿子为了霸占父母的房子,强行搬进父母家居住;为了要回房子,父子对簿公堂,就算房子要回来了,这亲子关系只怕也是满目疮痍。
要说这老郭对小郭一家也算不错了,一共就3套房,老郭给了儿子两套,给自己留了一套。
儿子就算卖了一套,手里应该还有一套呀,怎么也不至于没地方住,怎么又会惦记上老父亲的房子呢?
按理说啊,老郭就小郭一个儿子,房子迟早都是小郭的,小郭又怎么会如此迫不及待呢?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吧,用网友的话说,小郭的做法吃相太难看了,到底是养儿防老,还是养老要防儿呢?
02
我想起朋友讲的她表哥的事儿。
表哥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没上完就读不下去了,在亲戚的修车厂帮忙,一帮就是十来年,表哥也成了业务熟练的修车师傅。
这么多年在修车厂上班,又包吃包住的,表哥应该能攒下些钱。
可表哥快30岁了,不但没存款,还刷爆了好几张信用卡,借呗花呗之类的催款电话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有稳定工资还欠这么多钱,原因也不难猜,表哥好赌。
先是赌牌,后来跟人在网上赌球,越赌路子越广,欠的债也越多。
表哥已经把亲戚都借遍了,借钱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买车差点钱,被车撞了,生病住院了……
刚开始亲戚还信,后来一碰头,才发现表哥谎话连篇,原来是赌债,有多少钱也不够填坑的呀!
后来有讨债的去修车厂堵他了,据说欠了五十多万,亲戚也不敢再留表哥了。
表哥没办法,跑回老家跟妈妈要钱,妈妈手里没那么多钱,表哥就忽悠他妈,让妈妈劝八十多岁的姥姥卖房子。
反正姥姥都80多了,可以搬去跟舅舅们跟大姨小姨一起住,把姥姥房子卖了,正好还清赌债。
表哥的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姥姥的其他子女当然不同意,一家子差点打起来。
到最后没办法,表哥的妈妈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她搬到姥姥家住,这才保住了姥姥的房子,还清了表哥的赌债。
表哥又无债一身轻了,还真是洗心革面了好几天,想着好好找份工作,报答妈妈的“卖房”之恩。
找到新工作没消停几天,又重操旧业了,他不甘心好几十万就这样打水漂,一心想着把钱赚回来。
靠赌钱能发家致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靠赌倾家荡产的倒是不少。表哥的翻本之旅显然不顺利,没几个月又重新负债累累了。
现在的表哥,每天东奔西跑地躲债,妈妈住姥姥家哭天抹泪,一家子都不得安宁!
03
这两个故事都跟房子有关,小郭是想强占父亲的房子,表哥是逼着母亲卖房替他还债,都是惦记老子的房子,扎扎实实的啃老族。
虽说不同的城市房价不一样,但买套房对我们来说都是大事,可能要花掉半生积蓄,而且房子还有更大的意义。
房子意味着家,意味着稳定,意味着安全感。住在自己家,跟住在别人家,对生活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逼着父母卖房子卖地,无家可归的儿子,绝对称得上是“败家子”“不肖子孙”。
摊上这样的孩子,别说养儿防老了,不被拖累就是最大的仁慈了!
话说回来,小时候软糯可爱的孩子,是怎么变成败家子和不孝子的呢?
这个问题大概很难找到确切答案,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儿,很难说到底是哪件事儿彻底改变了他。
就像赌博,同样被邀请赌博,有人会态度坚定地反对,绝对不沾染;有人就会想着也许能发一笔大财,试试也不错。
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作为家长,我们没办法预测到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所有事情,我们只能教会孩子判断方法。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给孩子树立底线思维,失徳的事情,违法犯罪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才华横溢的某钢琴家,因为违法断送大好艺术前程,没有底线的人,就容易失徳、违法甚至犯罪。
如果,小郭能有“敬老”的底线,能够体恤父母的辛苦,不想着侵占父母的房屋,也不至于被告上法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不孝子;
如果,表哥能抵制住“赌博”的诱惑,体谅年迈的母亲,他也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欠巨额赌债,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
人,可以不优秀,但一定要有底线。有底线的人,才不会坠入无底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