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王羲之”的楷书,小楷中的“天花板”,远胜《灵飞经》
明朝开始,受到赵孟书法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官方书体“台阁体”,清朝继承了明朝对书法的推崇,由“台阁体”改为“馆阁体”

沈度,作为明代书法家,擅长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共同领导了明朝时期的“台阁体”。

作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其书法用笔流畅轻盈,结字严谨,端庄而不失清秀,正因楷书书法写得如此精美,沈度的书法得到朱元璋的大力赞赏,并称赞沈度为“我朝王羲之”。

因为统治者的喜爱,使得当时的朝野大臣士子们的争相学习,参加科考的考生也跟风而上,社会上弥漫着沈度的书法风格,这就“馆阁体”,所以说沈度是“馆阁体的”创始人也不为过。

因此之故,其小楷成为官场中人和士子效仿的对象
沈度的小楷源于虞世南和赵孟,结合了虞世南线条的灵动,赵孟的典雅笔致。书风雅致空灵,结构内紧外纵,端庄而不失俊秀。

沈度的书风引领了从永乐以后的数百年,清朝的馆阁体、状元字也是首沈度的影响。
王文治评价沈度书法时,这样说的:“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沈度的《敬斋箴页》共19行,每行10字,雍容典雅、工整精致,结字匀称,丰润淳和。是沈度小楷中的精品。

虽然现在对“馆阁体”的批判很多,但书法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是因为统治者的意志,觉得这就是印刷体。现在不是文革时期,不是“破四旧”的时期。也不要受一些理论评论家的评论,更不要“三人成虎”,别人说好就是好,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
你觉得呢?沈度的《敬斋箴页》“馆阁体”在结字优美程度上,胜过被大家捧到天上的《灵飞经》。

释文: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感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无敢或轻;不束以西,不南以北;当事而存,靡它其适;弗贰以二,弗参以三;

唯心唯一,万变是监;从事于斯,是日持敬;动静无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於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