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人或哲学家看来,“身体”就是一副“空皮囊”

  看一下中外文明史,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哲学家或圣人都嫌弃人的“身体”。

  他们认为,身体是欲望的符号,应当回避或忘记,甚至把身体视为“罪恶”的象征。这种现象值得玩味。

  本来,人的生命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吃喝拉撒是人的生命本能。但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或圣人)都鄙视或否定人的身体,像中国的孔子、孟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摩尼,等等。

  在这些思想家眼里,和身体有关的一切都是负面存在,或者是邪恶的东西。

  比如儒家思想。

  孔子、孟子虽然没有明确否定人的身体,但也没有肯定或弘扬人的身体及欲望。

  恰恰相反,孔子、孟子最看重的是人的精神与人格,尤其是道德人格。

  所以孔子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仁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如仁、义、礼、智、信。这些属性和身体无关,全部指向人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

  孟子强调“仁政”和“恻隐之心”,同样不提人的身体。

  在儒家文化中,人的身体好像是一种附属品,可有可无,即使存在也是受到精神的支配。

  比如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皆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句话道出了儒家思想的真精神:人的物质生活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精神生活。

  在儒家看来,即使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只要精神生活充实,也一样幸福快乐,一样有意义。

  庄子的看法和儒家差不多,只不过庄子不看重世俗的做官或功名利禄,而看重精神的自由与逍遥。

  庄子说: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但因为人有身体,所以又是不自由的;怎么办,出路只有一个——从精神入手。

  所以庄子提倡“心斋、坐忘”,提倡“堕肢体、黜聪明”;目的只有一个:忘掉人的身体及欲望,精神才能实现自由。

  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是最看重人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家,可惜的是,因为儒家文化过于强势,大大压制了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这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局限性。

  西方文化同样具有轻视或否定“身体”的倾向。

  比如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就很有代表性。

  很多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不怕死的;苏格拉底认为,人的身体可以消亡,灵魂不生不灭。所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早些的毕达哥拉斯都主张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西方源远流长,直至持续到中世纪的基督教。

  基督教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带有东方文化的属性——贬低人的身体。

  《圣经》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意识不到身体的存在;所以亚当、夏娃本来没有羞耻感,根本不用穿衣服。

  自从受到蛇的引诱偷吃禁果,人才有了羞耻感和罪恶感,这叫灵魂的“原罪”。

  请注意,虽然亚当、夏娃的“原罪”和道德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人的身体。

  所以他们被赶出伊甸园之后,便不得不自食其力,过着生老病死的生活。

  用基督教伦理的话说,人的原罪来自“身体”。这种观念构成了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也是西方禁欲主义文化的来源。

  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分析,基督教没传入欧洲以前,希腊、罗马人从来不提倡禁欲主义,他们把人的身体和欲望看成正当的存在,只不过仍然需要道德的调节作用。这叫“适度”伦理或“中庸”伦理,不同于后来的禁欲主义。

  基督教之所以被欧洲人接受,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如出一辙,两者的观念可以沟通、融合。这是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相通之处。

  源自古印度的佛教同样轻视人的身体,据说释迦摩尼的悟道就是从“身体”开始。

  释迦摩尼(乔达摩.悉达多)本来是净饭王的太子,有一次外出游历,看到一列送葬队伍,从此顿悟人生,离家修行。

  佛教的“苦”观和身体有关,所谓生老病死“苦”、爱憎离别“苦”都和身体有关。

  “生老病死“苦”和身体的关系很好理解。

  比如一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至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好像还没有一个长生不老的凡人(神仙例外)。

  再者,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所以人只要有身体,就会有烦恼,有拖累;最起码人的感冒发烧、拉肚子都会影响人的心情和生活。

  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但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很烦人,需要经常打理它;假如人没有身体,只有精神,那将是一件无比自由和快乐的事。

  佛家把人的情绪、情感、欲望、需求等心理、生理元素都和身体联系起来。

  在佛家看来,人只有弃绝和身体有关的需求,才能摆脱生死轮回,成就涅槃。

  所以佛家把人的身体称为“空皮囊”,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没有内容,空空如也,如梦幻泡影,无需眷恋。

  当然,人们都知道,人的生命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身体,二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一般的世俗之人很难做到像佛教高僧、庄子或耶稣那样,无欲无求,完全超越身体及其需要。这或许是人类的苦痛和无奈,但也是人类的追求和希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