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华横溢,是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却因太过美艳,沦为男人的玩物
科举,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是中国底层人民,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古代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或者“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说。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称为科举。
从隋炀帝实行科举制开始,一直到清光绪三十年,科举截止,这中间历经了1300年,涌现出了近592位文状元和118位武状元。但是这期间参加科举考试的,都只有是男子,而女子却没有这个资格。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尽管历史上出现很多有才的女子,比如说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等,也都只是以诗词传世而已。
但是到了 1853 年,满清王朝咸丰年间,科举考试制度得到了改革,女子便有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当然,这并非是满清王朝的改革,而是同一时期的太平天国的改革。
在那一年,中国的国土上有两个政权,一个是所谓的合法主流政权清政府,还有一个就是刚刚崛起的叛乱政权太平天国。此时的太平天国刚刚拿下南京,改名天京并且定都于此。
其实除了那些以诗词闻名于世的才女之外,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女强人,比如《芈月传》中孙俪饰演的秦始皇的祖母秦宣太后,西汉的吕后,以及我们前几天一直在聊的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还有执掌最后封建王朝的慈禧太后。然而通过科举考试最终走上权力巅峰的女状元,历史上却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时代的女奇人— 傅善祥。
这位女状元有才有貌有德又心怀天下立志报国。可惜的是,据说,还是逃不掉红颜薄命的怪圈。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满清王朝中后期,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便占领了南京,建立起了对抗满清王朝的政权——太平天国。可是政府成立了,但是却缺乏办理各种事务的人才。于是,太平天国便沿袭历代的取才制度,重新启用了科举考试。
可能是因为洪宣娇(她是洪秀全和丈夫萧朝贵的得力助手)的存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竟史无前例地设置了女科,允准女子参加考试。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千余年来科举考试制度最大的一次创新。太平天国的领袖尽量做到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这一决策更是造福了当时的广大女性。
刚好,傅善祥,这位在乱世里追寻自由的女子,就碰上了这千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也抓住了,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
傅善祥,今南京人,出生书香世家,自幼喜读诗书,聪慧过人。他父亲很开明,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她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她读书。所以,她4岁就开始学启蒙儿歌,5岁学习楹联,6岁读《三字经》,7岁背《百家姓》,8岁吟《千家诗》,可谓是妥妥的女神童一枚。
然而不幸的是,《千家诗》声中,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道迅速衰落。无倚无靠的她,只好借住哥嫂家。哥嫂养了她5年,13岁时就把她嫁给了小她6岁的顽童,成为了一名童养媳。可是没等到成亲,丈夫就去世了。她成了寡妇。可怕的是,她的婆婆认为傅善祥是不祥之人,也怕她这么年轻会做出有辱门风的事情来,打算把傅善祥卖入妓院换取银两。
在傅善祥走投无路的时候,傅善祥听到前文所说的女科考试的消息。她喜不自胜,赶紧报名参加。当时参加科考的男女仕子共有数百人,这次科举考试出了两道题,其中一道题的题目为“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考场上的傅善祥显示出其超人的才华,她的文章处处精华,字字珠玑,洋洋洒洒写了一万有余。在这篇文章中,傅善祥写道: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这是称颂天王洪秀全的话。杨秀清读过她写的文章之后,只觉她才气纵横,尤其是这句话更是神来之笔。
据《清稗类钞》里记载,另外一道题的题目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般考生遇到这样的题目,都会根据封建伦理的通俗规则进行辩论,结果不免落入俗套。傅善祥却与众不同,她敢于在当时“男尊女卑”依然盛行的是社会环境下,在答卷里大肆抨击大男子主义的种种弊端,公开和孔子叫板,猛烈拍砖,而且一拍到底,把一条在人们思想中植根近两千年的“真理”说成是歪理,其勇气不比沙场上像野猪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的男人逊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精神最终折服了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他对此大加赞赏。
最终傅善祥成为了状元。点为状元后,太平天国破天荒为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举行了隆重的“夸官”仪式:“饰以花冠锦服,鼓吹游街三日,官民争睹,闾阎群呼为女状元 ”。她一时成为了南京城中的焦点。她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在古代,女子是很少可以去上学的,更不用说抛头露面了。女子当状元,这在当时也轰动了全国,有首民谣如此唱道:“青青柳,蓝蓝天,走过秦淮看两岸,大红灯笼挂满天,祥妹子做状元。 ”
据说,洪秀全看到傅善祥本人后,曾想将其纳入后宫,但最终还是被分到了东王杨秀清的王府中。傅善祥也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不久,傅善祥被东王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成了东王府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之一。洪秀全也多次向杨秀清打招呼,借傅善祥来协助处理政务,每次傅善祥都能出色地完成。
1854年3月,天王洪秀全下达诏书,破格任命21岁的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隶属天王府六部,主要职责仍旧是辅佐东王处理政务。。一时间傅善祥成为天京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傅善祥的影响下,杨秀清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措施。对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并废除了使妇女别夫离子的“女馆”,恢复了家庭制及允许青年女子婚配。傅善祥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姐妹之群”,“同心放胆同杀妖”等观点,甚至还主张废除女子不能改嫁等规定。她可以说是女权运动的最早发起者之一了。这些都为太平天国赢得了不少民心,当时有很多女性参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太平天国的政权。
她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流传一首歌谣:“跟着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刀。”“跟着傅善祥,能治国来女自强。”还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
可惜,好景不长,建都不到四年的太平天国,变得日益的腐化堕落了。前方,太平军在浴血奋战;后方,掌权者却穷奢极欲。他们广建豪宅,大讲排场,出行时前呼后拥,而且贪图美色,妻妾成群。最典型的就是杨秀清,在广西起兵之前,他就有 36 个老婆,后来 1853 年打下武昌之后,又忙不迭地找了 60 个老婆。
此时,他又把魔爪伸向了容貌娇美的傅善祥。她成了他的玩物。真真可惜了一代才女。从此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清纯是路人。傅善祥的劝谏往往变成了“干政”,鞭笞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面对杨秀清的淫威,傅善祥显然不甘心如此,可最终她还是在杨秀清的迫害下,被关入了大牢。在监狱中,傅善祥给杨秀清写了一封信,“素蒙厚恩,无以报称,代阅文书,自尽心力。缘欲夜遣睡魔,致干禁令,偶吸烟,又荷不加死罪;原冀恩释有期,再图后效,讵意染病二旬,瘦骨柴立,似此奄奄待毙,想不能复睹慈颜。谨将某日承赐之金条脱一,金指圈二,随表纳还,籍中微意,幸昭鉴焉!”杨秀清果然被感动,放她出来,从此她乖乖顺从于他,再无往日的光彩。这位曾经怀揣着救国救民伟大理想的女子,也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抗不了命运的安排,只能委曲求全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1856年8月,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多年骑在洪秀全脖子上作威作福,在洪秀全默许下,韦昌辉等人带兵攻打东王府。东王连同整个东王府2万余人被诛杀殆尽。傅善祥也从此下落不明。有人说她被杀后,扔进了秦淮河;有人说她只是被囚禁了没死;也有人说她和人私奔了等等。
她出身不高,却也曾在太平天国集团首领身边,指点江山;她才华横溢,却最终沦为男人的玩物;她志存高远,从孤儿寡妇,到大干革命,总想有一番作为,可惜造化弄人,短暂的绚烂之后,就马上归于静寂,终化为东流逝水。一代芳魂沦落至此,真是可悲又可叹啊!这是她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