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一心想要复仇,还要收回基辅,美欧力劝和谈,泽连斯基已失控?
乌克兰现在是打红了眼,哪有要和谈的意思?但美西方显然要压着乌克兰坐上谈判桌了。
公开表达这种意向的重磅人物不少,晶晶给大家说下美国军方最高将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的内部表态吧。这里面还有不少曲折的故事。

我看《纽约时报》说,早在11月初的时候,马克·米利将军就在一场内部会议中做过罕见表态,说他预计乌克兰没有办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不如抓住机会,在冬季来临前与俄罗斯谈判,以巩固已有的收益。
另外,美国“政客”新闻网透露说,米利将军看衰乌克兰的表态,激怒了乌克兰人,白宫方面之后为了安抚乌方,频繁通过电话和会晤,跟乌方解释,说冬天即时暂停战斗也不意味着就要立刻展开和谈,美国将继续为乌军发动下阶段的攻势提供军事支持。
但紧接着,米利将军却没买白宫的帐,他坚持说自己之前说的就是字面意思,让乌克兰放弃获胜的妄想,抓紧时间和谈。他还搬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数据说:在战争第一年,参战各国共有100 万人死亡,但各方并没有开始谈判和平。结果四年后,受害者人数达到了2000万。
米利将军的原话是:“当有机会谈判时,当有可能实现和平时,我们必须抓住它。”
我个人认为米利的表态是非常可观的,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乌克兰意气用事,非常不成熟。

晶晶注意到,欧洲方面,德法这两个重量级国家也表露了希望乌克兰尽快以和平方式结束相关冲突的意愿: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在前几日表示,他将继续与普京进行对话,寻找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方法,这种联动“非常重要”;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20峰会期间也提出,为俄乌冲突找到外交解决的方法,需要在未来几周内加快速度。
但令人遗憾的是,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高级顾问叶尔马克就对美西方的这些和谈请求进行了明确拒绝,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要求绝不松口。

乌方说,其一,要和谈,可以,但前提是俄国必须从乌克兰领土上完全撤出自己的军队。其二,如果要和谈,那也必须是俄罗斯方面先提出,但截至目前为止,俄方都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意愿。
晶晶尤其注意到,在叶尔马克开口前一天,泽连斯基本人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俄国人真的提出要谈判,那也必然是缓兵之计,只是在寻求一个能获得喘息之机的短暂停火。现在主动寻求和谈,只会令局势更加恶化。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晶晶这里可以先分析下美西方和乌克兰各自的行为动机。
首先是美西方这边。
其一,米利是美国军方一号人物,真正的军事专家,他判断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达成其终极目标,即用武力将俄军彻底赶出本国领土,这个判断是非常可信的。

乌克兰背靠美西方,雇佣兵人数也非常充沛,扛住俄罗斯的实力还是有的,但乌军要把克里米亚半岛也拿下,这个要求显然挑战了俄罗斯的底线。
克里米亚半岛对克里姆林宫高层非常重要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普京根本承担不起丢失克里米亚半岛的政治后果。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若乌克兰逼的太急,俄方很可能会做全面战争动员,甚至是使用战术核武器;
其二,至关重要的一点,美国和欧洲都承受不起战争继续进行的成本了。在美国,民主党能顺利确保对国会的控制权已经属于奇迹,在这之后,拜登政府必然要把重点放在安抚国内民众、巩固胜利果实上,对乌克兰的援助必然会出现一个下滑期;

在欧洲大陆,2022年冬季已经悄然降临,欧洲各国的能源与通胀危机也在逐步进入新一轮膨胀期,而即使是再坚定支持乌克兰的欧洲政客,也无法确保自己能在这新轮抗议浪潮中挺过去。
所以在美西方看来,现在的乌克兰已经拿下赫尔松,对乌东地区也构成重大威胁,趁着这种有利态势,主动提出和谈,给俄国方面一个台阶下,也给美西方一个喘息之机,才是当下的最优解。
还有第三点,最近波兰导弹乌龙事件,美西方非常克制的表态就足以证明他们现在对俄乌战争的立场了,根本不希望战争再扩大。
说完美西方的立场,咱们再换个思考角度,如果能站到乌克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就会大相径庭:

其一,在现在的乌克兰,“收复国土”无疑就是最高的政治正确,而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与俄罗斯和谈,就意味着乌克兰必然要丢失大片国土。所以试想一下,有哪个乌克兰政客敢把自己的名字签署在这种“和平协议”上?签了就是千古罪人。
其二,眼下乌克兰方面才刚刚收复赫尔松,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提出要与俄罗斯和谈,试问哪个乌克兰民众会答应?国内舆论的压力也是泽连斯基政府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打仗很大部分考验的是民心向背。

其三,在前几天举行的东盟峰会上,参会的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曾给出这样一个建议:俄罗斯先向乌克兰提出和谈建议,乌克兰方面随后起草一份谈判框架,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后,再与俄罗斯和谈。
但问题就在于,同样出席了东盟峰会的俄国外长拉夫罗夫,没有对库列巴的建议给出任何回应。
乌克兰这就有理由了,既然俄罗斯没有主动提,我们乌克兰哪来继续用自己的热脸蛋去贴俄国人冷屁股的道理?
而晶晶说到这儿,可能就会有网友问:刚刚从赫尔松大撤退的俄罗斯,为什么坚持不愿与乌克兰进行和谈?晶晶认为,这很有可能与前两天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有关。

从18日开始,互联网上突然流出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视频:十多名俄军士兵向乌军投降之后,按指示趴在地上,现场乌军突然向这些俄军俘虏开枪,将其全部射杀。
而这种恶行,显然引发了俄罗斯方面出离的愤怒。俄国防部在18日当天就发表声明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其跟随者必须为此接受历史的审判;随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公民社会发展和人权委员会主席瓦列里法捷耶夫表示,联合国必须对这一事件进行国际调查,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也会对该案予以刑事立案。
有些网友朋友可能认为这视频无从考证,事情不一定是乌克兰方面做的。
晶晶说下我的看法,我认为视频反应虐杀事件的可信度和可能性其实很高:
乌克兰政府还是要脸面的,政府层面决不会公开发出虐杀战俘的内容。但乌克兰本就有些“民风彪悍”,现在的乌军又是乌龙混杂,不少雇佣兵的素质参差不一,说乌军官兵对俄军官兵没有任何情绪,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晶晶认为,这次的战俘被杀事件,至多只能成为俄罗斯在舆论上拒绝对乌和谈的一个情绪化理由。并非俄罗斯不愿谈判的真正原因。至于真正原因,我个人认为只有一点:
俄军对前线有信心。俄军肯定是意识到自己的总体体量优势和美西方的焦躁,所以,只要俄罗斯能将战争坚持下去,将乌克兰的抵抗力量消耗殆尽,逼迫乌克兰进入对自己有利的“真正谈判”,那么俄罗斯届时能够获得的回报,将远超现在和谈所能获得的。
晶晶注意到,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近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似乎也是在从侧面印证,俄罗斯显然更希望将战争进行到底,并有吞并基辅的野心。想必大家还没有关注到这条消息,晶晶重点跟大家聊聊。

当地时间20日,梅德韦杰夫公开发表声明,我听完了,里面有部份是谈论了乌克兰首都基辅与古俄罗斯、俄罗斯帝国以及苏联的历史联系,他认为基辅就是俄罗斯联邦的一座“普通城市”,表示俄罗斯必然要“收复基辅”。
那么俄罗斯官方这种对基辅的认知,能够成立吗?晶晶的回答是,从历史渊源来说,基辅这座古老城市的确在俄罗斯的漫长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若因此就试图证明基辅是当代“俄罗斯联邦”这一政体的合法组成部分,这就实在是过于牵强了。
因为首先,这种历史继承性是根本不能被国际社会承认的。
从民族主义情绪的立场来说,索求历史疆域确实是一件相当天经地义的事,但在现实操作中,国际社会默认的一个原则就是,除非涉及不平等条约,那么历史自然演化造成的一国领土主权变更是不能成为索求“故土”的正当理由的。
这是因为,当代国际社会的很多小国都是从大国的历史疆域中分裂出来的,若俄罗斯的历史疆域申索能获得成功,那整个世界的大部分小国都将面临被大国“合法吞并”的危机。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亚五国。毕竟大家都知道,中亚五国正是与乌克兰同一时间从苏联合法分离出来的。如果梅德韦杰夫这种“但凡属于苏联的,也必然属于俄罗斯联邦”的逻辑能够成立,这就意味着,俄罗斯联邦同样可以宣称中亚五国都是自己的合法领土。
由此最终导致的一个非常滑稽的现象就是:西方那些在历史上同样拥有庞大疆域的国家都会支持俄罗斯这么干,反倒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必须对此坚决反对。
其次,这种主权声索也是自相矛盾的。
乌克兰从苏联获得独立是得到苏联正式承认的,所以现在的俄罗斯若要否定乌克兰的合法存在,宣称基辅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联邦的领土,那就意味着俄罗斯必须先否定苏联本身,而这显然就与“因为基辅是苏联的一部分,故而也是俄罗斯联邦合法领土”的逻辑相违背。

当然梅德韦杰夫完全可以说,他只是在否定让乌克兰获得独立这个决定,而不是否定苏联存在本身,但这种但凡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就一律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就一律否认的做派,也是很难服众的。
最后,晶晶还有提醒各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梅德韦杰夫的话就代表了俄罗斯高层的意思,那么非常危险了,也就意味着俄军要在时隔近一年之后,对乌克兰的首都再次发起以彻底占领为目标的大规模进攻。可能性会有多少?
我个人认为很难,如果俄军在战争最初也是最强的时刻都无法达成这一目的,在乌克兰各地消耗近一年时间,甚至必须开始进行“部分动员”后,俄军真的还具备达成这一目的的能力吗?

除此之外,就算俄军真的能创造奇迹,其导致的政治外交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只会让美西方的和谈派彻底绝望,给乌克兰以最坚定的将战争进行到底的理由。
战场上得不到的,也休想在谈判桌上拿到,所以晶晶觉得,在俄罗斯笃定就是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前提下,宣扬这种否定战争对手合法性的言论并不为过;但如果俄罗斯高层真把基辅当目标,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俄罗斯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乌克兰这边的泽连斯基,其实也早已徘徊在失控边缘。
为何这么说?这里就让晶晶列举最近一个月来,泽连斯基真干不少短视的事儿,当然很多军迷网友用“奇葩”来形容,我觉得也言之有理:

首先,仅仅是为报复普京早前签字同意乌东四州加入俄联邦,就在一个月前的10月8日,泽连斯基命令乌克兰军方赫然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结果不仅袭击对俄方造成的损失相当有限,乌东四州也没回来,整个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和各大城市更是被俄军狂轰滥炸至今;
其次,就在本月15日,波兰境内意外落入两枚他国导弹,在没把事情搞清楚之前,泽连斯基就率先指责是俄方所谓,令美国都愤怒不已。而在事后发现其实是乌克兰自己搞出的乌龙事件后,泽连斯基又坚决不肯承认错误,令整个西方都对其失望至极;

最后,在美欧等国于近日表现出希望乌克兰赶紧与俄罗斯和谈的意愿后,泽连斯基却对此坚决反对,甚至在20日借自己的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之口表示,西方试图劝说乌克兰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同莫斯科会谈,这种做法是“奇怪的”,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
但这真的是“投降”吗?对于这个问题,晶晶在一开始就已经详细阐述过:现在和谈,是见好就收;坚持打到底,之后大概率等待乌克兰的,才是真正的投降。
很显然,把战争搞到这种不打不行、近乎失控的地步,泽连斯基个人的判断失误占据了很大因素。但至于为何会出现失误,晶晶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巨量的战争压力确实对一位领导者来说,是很严格的考验,更何况泽连斯基虽然硬气,但确实缺乏执政经验,之前也只是演员出身。他因此产生巨大的负担,情绪上愈发偏激,对俄罗斯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应激表现;
其次,复仇心理被完全激发出来的乌克兰社会绝不会允许泽连斯基充当这个“卖国贼”,进而导致泽连斯基根本不愿肩负起令战争及早结束的历史责任;
最后,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泽连斯基自然只能如欺骗自己一般,认定唯有将战争进行到底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受到民众的敬仰后,泽连斯基自己肯定也会产生虚假的错觉,觉得自己理应成为那个1991年以来第一个“击败俄罗斯”的人。

但,为了逃避历史责任,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将战争就这么一直无休无止的继续下去,让整个乌克兰不断遭遇损失,让乌克兰民众不断失去亲人,这就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不光美西方,世界都在期待俄乌双方和谈,但对于已经陷于情绪化交战的俄乌两国来说,和谈还是遥遥无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