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看电影
虽然我猴年马月更一次,用户取关得快只剩朋友们了,是的,是朋友,现实中认识的朋友,但每次登录,后台总会收到一些熟悉的“私信”。
“苹果完整版”、“小姐”、“她唇之下”、“圣母”、“阿黛尔的生活”、“亢奋”……我阅片量还凑合,一眼就知道是些什么电影,是谁演的,比如《苹果》是范冰冰主演的作品,《小姐》里有金敏喜,《阿黛尔的生活》拿过金棕榈,等等。
我理解他,或她。他想看电影,却不知道哪里有,急吼吼地去找,根据他的经验,电影公众号或许可以找到,他便搜电影号,然后发信息,没有就换一个号,接着找。
这是他所掌握的方式。公号时代长大的一些年轻观众,可能以为这就是最方便的手段。
之所以称“观众”,是因为我觉得影迷们稍有不同,他们一般会下载,知道最新的资源聚集地,用什么工具下也熟悉。迷嘛,看电影是一种乐趣,下电影、存电影也是乐趣。
我是从bbs时代过来的。从rmvb到avi再到mkv、mp4等,从vcd到dvd、d5、d9再到蓝光,经历了所有格式的迭代。电驴、bt、ftp、迅雷、各种网盘,都用过。十年以前,下一部不那么大众的片,速度几k、十几k地龟速爬着是常事,不像今天,动辄均速5m,10分钟完事。
但这没什么可骄傲的,更不是啥光辉岁月。就像贾樟柯,曾经跟人聊起他收藏的盗版碟,两眼放光,神采奕奕,这是因为电影本身,不是获取电影的方式。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当然没必要与盗版为伍,也无须掌握那些下载技能。
而今更普遍的渠道,其实是在线视频。前年认识一朋友,他阅片量不俗,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也看成濑巳喜男的,但他的电脑里,却连度盘和迅雷都没装。他习惯了在线观看,在线观看由此成为他用电脑时的唯一观影方式。这惊到了我。
对于怎么观影,我倒是没什么洁癖性的标准。电影院、电影节当然最佳,几g、十几g大小的不错,几百m的也行,大屏电视、投影效果好一些,笔记本电脑甚至手机也成。只要愿意看,怎么看都行,手机在线也蛮好。
尽管换了名,后台还是偶尔会收到一些求片信息。搁三五年以前,我有点烦这样的用户,又不是新世纪初,怎么连找个片也不会啊。现在我觉得如此想法太过想当然,永远有人正年轻,永远有人想看电影而不得。他们也得像当年的我们那样慢慢找,慢慢习得一些对于生活而言非必要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