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真是吃蒸鹅死的?其实不然,有四个理由可以解释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熟读明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朱元璋对待功臣是何等的狠毒,在历朝历代皇帝中,估计无人出其右,当时明朝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落了个身死的下场,只有寥寥数人得以保全自身。
后世对于徐达的死因最为疑惑,民间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徐达生病,朱元璋故意赐了一只白鹅给他吃,然而第二天徐达便因旧疾复发去世,第二种说法是,朱元璋因骑着白马,这马大汗淋漓,朱元璋拿着浸满了白马汗的毛巾给徐达擦伤,直接导致徐达疮破而亡。
这两种说法中,吃白鹅致死的观点占据了主流,那徐达真是吃蒸鹅死的吗?其实不然。
正史记载,徐达本为濠州钟离人(安徽凤阳),起初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做部将时,徐达便投靠了朱元璋,这攻城拔寨的大战中,徐达一直是朱元璋的先锋大将,后来他统兵作战,被朱元璋封为了大将军,官拜左相国,洪武初年又晋升为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又被追封为中山王。
那徐达有这么头衔,其实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对于朱元璋是忠心耿耿的,要不然洪武皇帝不会给他这么高的官职,针对徐达不是吃蒸鹅死的理由,笔者为大家列出了四条,咱们接着往下看。
一 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徐达和朱元璋其实是老乡,从朱元璋起事时,徐达便一直跟随着他,二人还是结拜兄弟,可以说感情很深厚,徐达作为一员猛将,很擅长大兵团作战,而且富有谋略,为何说朱元璋不会杀徐大呢,虽然徐达功劳极大,和李善长同为朱元璋的亲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营私,也不逾越规矩,他的子孙也没有因为是皇亲国戚就有过违法乱纪的行为,正史上根本没有朱元璋猜忌徐达的记录和动机。
某一日,朱元璋和徐达在一起下棋,当时朱元璋还要求徐达拿出真本事来对弈,徐达无奈只能陪着皇帝下起了棋,这盘棋从早上一直下到了中午还未分出胜负,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后,竟有些得意起来,当他催促徐达落子时,徐达却迟疑了许久。
朱元璋有些纳闷,问:将军为何迟疑不前?徐达立马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暗示了一波朱元璋,朱元璋眯着眼往棋盘上一看,发现棋子竟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他龙心大悦,直接赐予了徐达一处房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徐达对于朱元璋是极为恭敬的,朱元璋也根本没有理由去杀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况且这个人又能征善战,对于掌控徐达,朱元璋还是有信心的。
二 朱元璋没有必要使用这种小伎俩
说实话用蒸鹅杀功臣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肯定会引起后世的笑柄,即使要杀,朱元璋随便找一个理由,都能将徐达置于死地,其实古代皇帝要杀一个人真没必要这么隐晦,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三 朱元璋还需要徐达来做自己的“万里长城”
徐达于公元1385年去世,当时明朝和北方的蒙古势力关系十分紧张,此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朱元璋怎么可能去杀一个既有指挥才能,又有作战经验,还深受将士爱戴的统帅,他将徐达比喻成自己的万里长城,从这个观点出发,朱元璋杀徐达是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当时的朱元璋不可能糊涂到自毁长城的地步。
四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从科学的论证出发,徐达吃蒸鹅肉而死是极度荒谬的,当时说徐达背部生有疮疽,不能吃鹅肉,这疮疽其实说白了就是皮肤的大面积感染,用现代的医学术语称呼是皮肤病,其实治疗起来不是很困难,而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增加抵抗力是有好处的,所以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再说用浸满了白马汗的毛巾给徐达擦伤,导致疮破而亡就更夸张了,人体汗液的主要成分是盐和其他成分,白马的汗液同样如此,擦拭身体怎么可能把疮擦破呢?故而这种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从这四点依据上分析,徐达之死和朱元璋没有半毛钱关系,徐达死后,朱元璋甚是伤心,还写了一段悼词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其中的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况且徐达死后,他的子孙也世袭了他的爵位,如果朱元璋真杀了徐达,他的子孙怎么可能幸免?
关于徐达真正的死因,其实还有待于详细的考证,而这可能将永远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