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 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之久,从2020年的疫情严重地区开展核酸采集,到2021年全国开展常规化核酸检测,再到2022年居家封控管理。这期间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毒性变弱对人体危害减小。防疫措施越来越收拢,但是疫情的发展趋势却越来越严重。按理说有这样完善的防疫措施再加上群众的积极配合,疫情早应该得到控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强烈的反弹呢?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那些问题频发的核酸检测机构,现在它们也终于暴露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张姗姗、张核子、核子华羲实验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早在2020年4月核子华羲实验室就发生过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至于专用包装物内,被警告处罚。到后来的谎报检测结果、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核酸检测报告审核人与实际审核人不符...等等问题。违规多达10次却没有被提起公诉。反而在今年注册了16家的核酸检测机构,并且能成功拿下多个地区的核酸检测项目。这样的劣迹公司他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难免会想,核酸检测工作即使要外包,是不是也要考虑有实力有诚信的公司。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些不诚信的公司合作?核酸检测结果关系到每一个百姓,现在反倒是老百姓怨声载道,疫情状况跌宕起伏,今天这阳了明天那阳了,躺在家里也阳了。检测机构彻底成了“阴阳判官”。那么把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雨还会停吗?这些核酸检测机构在这么困难的时候还在想着从中谋利,愚弄百姓。得到的处罚结果又是什么呢?简单的警告处罚、千元罚款乃至“巨额”的5万元罚款,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不就是在助长核酸检测机构嚣张的气焰吗。这样的处理结果老百姓当然不会认同。
是不是没他们不行?那么我们来看看没有把核酸检测工作外包的柳州市,疫情反而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面向老百姓的核酸检测点基本都是以医院和社区卫生院为主。同时工作人员表示,“柳州的无症状感染者基本都是外来输入,会持续跟踪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天天核酸检测的地区,疫情不断反复。没有外包核酸检测的柳州市却只有零星的外来输入。结果一目了然,相信没有核酸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防疫工作早已取得很大程度的胜利。
在百姓的持续关注与热议之下,北京已经开始对核酸检测机构有动作了,核酸检测公司7人被提起公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这样的处罚才是有效遏制不法分子的手段。希望这是打响整治核酸检测机构乱象的第一枪而不是最后一枪。不要让灾难变成了某些人从中获利的渠道,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不法之徒。不论还有多少个张姗姗终究都逃不过正义的审判。
三年疫情,国家默默承受三年、付出三年、保护了我们三年。国家总体的防疫策略是好的,也是切合实际的。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更好的执行国家发布的防疫政策,而不是层层加码,无端的消耗人力财力。经历了困难的三年疫情,国家也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之苦。疫情期间也对各地发放了补助金及防疫物资,来帮助大家共同渡过难关。各地也应该多关注失业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以及未来社会稳定之后的经济发展问题,毕竟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还是要继续的。
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胜利的一定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