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5万“老兵”志愿者立身为旗
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北京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市“首都老兵”发出倡议。4881支共计5万余“首都老兵”志愿者挺身而出,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虽然口罩和面罩遮挡住了面容,但肩上“首都老兵”红袖标和防护服上的红色贴纸亮明了其身份。(《北京日报》12月5日)
若有战,召必回!这就是老兵的情怀和境界、价值与追求,这就是老兵前行的姿态与昂扬斗志,这就是老兵那始终未曾褪色改变的精神风貌与响亮回声!无论是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中很多艰险危急时刻,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支特殊队伍——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尽管早已回归烟火人间但从来不忘曾以热血青春铸就的钢铁军魂……他们的名字叫“老兵”!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同样冲得上去、豁得出来、担当先锋表率,再次擦亮和叫响“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
曾经读过一句话,至今记忆深刻,即“部队是个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由此笔者深切体会到钢铁战士之由来,在更深层面读懂了百炼成钢四字背后蕴含之哲理。身处和平年代,并非只有枪林弹雨之地才是战场,当滚滚泥石流袭来之时,当地动山摇的地震来临之时,当最初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凶险之时,哪里有人民群众需要,哪里就是他们冲锋向前、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特殊战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体战和歼灭战,再次以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战斗姿态贡献“硬核力量”,成为身边人学习的榜样。
向战疫一线的5万余“首都老兵”致敬!在志愿者队伍里他们已经成为响亮品牌,在新战场、新阵地和新的战役中续写昔日荣光,生动诠释着新的亮剑精神与时代传奇。前进路上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一帆风顺,越是接近成功峰巅越会遇到更难逾越的路障乃至各种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投身一场又一场战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先后经历了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老兵”,即便是本次战疫取得最终胜利,也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冲锋在路上”的姿态,为了幸福生活而打拼奋斗,以攻坚克难的团结力量守护平凡平淡、呵护美好家园。
向老兵学习、向老兵致敬!每个人都不可能仅仅作为指点江山的时代“旁观者”,而是身在其中的“战斗员”,经历着从“新兵”到“老兵”之蜕变。这4881支共计5万余“首都老兵”志愿者,就是一面面镜子或者一页页鲜活教材,立身为旗、以身为矩,向我们传递着无言的力量和无穷能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