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邓公身边的改革大将,曾担任副总理,儿子是少将,享年96岁

  人人都说山东好,齐鲁大地出人才。有孔子这样的儒家代表,有鲁班这样的木匠鼻祖,有诸葛亮这样的军事奇才,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国家的好干部谷牧。

  

  谷牧,在山东一户农民家庭呱呱坠地,山东自古文人辈出,辛劳一生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走上一条光明之路,于是7岁就送他去私塾学习知识,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小。他慢慢感受到新的思想在涌动,他从新思想里面了解到党的方针路线,他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他愿意去跟随。

  1932年他如愿加入了我党,他希望在党的坚定带领下能有一番作为,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当时我党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地下秘密工作,他利用自己的文学功底将红色文化思想融入到文学作品中,通过作品可以传达并感染更多的有志青年,他大力号召群众反抗压迫,发展了很多基层力量,为我党建立和巩固了根据地。

  

  他虽然没有跟其他战友一样奋战在一线,但是作为文人的他,用笔杆子比用枪来得更顺,他通过自己的文字来宣传党的思想和路线,有利的劝说了东北军,鼓舞他们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

  

  抗战随即爆发,谷牧申请来到敌后,他积极发动地方群众,实施土地的改革,让群众投入到生产工作中,通过自给自足改善人民的生活。

  解放战争时期,他被上级委以重任,创建武装力量,他充分发挥了多年的群众关系,形成了地方武装配合主军力量的多维作战形式,为多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中国建成后,国家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担任济南一把手。建国初期,社会还未稳定,他深知需要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他首先肃正了风气、稳定社会安宁;其次着手经济建设发展,利用地区独有的资源和优势,倡议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相结合;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改善民生等问题。通过他的指导和一系列的有效举措,济南迅速复苏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显著提升。

  

  特殊时期,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因为他心中始终相信我党,坚信党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虽然经历了磨难,但他却把磨难当作考验,最终顽强地挺过那段艰难岁月。重获新生的他,立即投入到国家的港口建设中,他认为港口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常深入港口考察调研,充分利用国家当下政策,改造老港、建造新港,大力实施进出口贸易。

  

  1975年,他担任副总理,参与组织国民经济整顿,从西欧五国访问归来后,他提出要大规模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外贸体制上给地方放权,以科技主导工业变革,加强与国外技术交流。

  他还是邓公身边的改革大将,提倡广东福建两地建经济计划之省,在深、珠、厦、汕办出口特区,从而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我国出口贸易。他更是第一个利用外国贷款来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者。在他的重要指示下,我国沿海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好。

  

  79岁高龄的谷牧离开了岗位,他乐意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但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他也将自己的交接棒递到了孩子的手上。他的儿子刘念远19岁就入伍参军,并主动选择去西藏服役15年,还参与指挥了中印战争及多场军事行动,为我国的边防工作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切实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此后还被授予少将军衔。

  

  谷牧享年96岁,他从一个普通子弟成长为党的好干部,这跟他的人品和秉性分不开,他为人正直、公私分明,他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无怨无悔、无愧于心。我们将永远尊敬和缅怀谷牧前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