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造出失传千年的木牛流马,立马引起轰动,专家:质量不太行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特别是在木工方面,古人创造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发明。例如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鲁班就发明出了可以连续飞行三天不落地的“木鹊”,这样神奇的发明简直和现在的无人机都差不多了。
古人的很多发明,现在看来都十分的不可思议。但是在史书记载上,这些发明又是真实存在的。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古人的发明创造多失传了。比如说著名的“木牛流马”,这件发明在古代的史书中多次被提及,可是因为已经失传了一千多年,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真的有这样神奇的运粮工具。
木牛流马的发明者是诸葛亮,他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民间百姓对于诸葛亮的了解,大多数都是出自于《三国演义》。在这本书的第一百二十回中,讲述的就是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解决大军运粮困境的故事。
可能很多人要说,《三国演义》明明是一本演义小说,上面的内容有很多都是虚构的,怎么可以当史书来看呢?说起来,《三国演义》虽然有很多离奇情节,但是大体上还是依据三国历史进行创作的。并且,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不光是《三国演义》中有,在三国历史的权威史书《三国志》中,也有着具体的记载。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并且,结合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中:“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的记载来看,木牛流马并不是一种东西,诸葛亮在发明木牛之后,又根据木牛的不足之处发明出了流马。因此,人们常说的木牛流马,很有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运载工具,而流马则是木牛的升级版。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相信木牛流马的存在,是因为木牛流马脱离了人类的认知,是一种不用能源驱动即可工作的神奇运输工具。按照人类目前掌握的技术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何机器的运作都离不开能源。实际上,史书中对木牛流马的解释是“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也就是说,木牛流马虽然不用吃草,但还是需要人来驱动的,只是说比较省力。
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木牛流马就失传了。至少在陈寿编撰《三国志》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木牛流马的身影了。所以陈寿虽然在《三国志》中提到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但是却并没有提到该如何制作木牛流马。唯一知道的是,木牛流马的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在400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从木牛流马的载重和续航来看,确实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
因为木牛流马已经失传一千多年了,所以现在很多对木牛流马感兴趣的人,都在试图复制出木牛流马。可是,想要复制出木牛流马难度可不是一般大,因为关于木牛流马的制造技术和数据早就失传了。史书上唯一能够找到的,就是裴松之批注《三国志》时,留下的关于木牛流马的形象描绘。虽然复制木牛流马很困难,但是在前两年,还真有人复制成功了。
2016年3月,陕西眉县营头镇大理村的一位老人达喜全造出失传千年的木牛流马,立马就引起了轰动。达喜全所造出的木牛流马虽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是确实做到了利用杠杆驱动上坡,并且一次能承载300多斤重物,下坡还可以利用木挡位自动刹车。
从数据上来看,达喜全所造的这个木牛流马,与历史上的木牛流马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已经十分接近了。不过,专家们在看了达喜全的发明后认为,这样的木牛流马质量还是不太行。蜀地多山路,在古代想要靠这个翻山越岭给大军运送粮草,恐怕走不了多久就要散架了。
还有一些专家考证之后认为,木牛流马实际上就是一辆独轮小车,根本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发明。专家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宋朝人高承所编撰的《事物纪原》有“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的记载。
不过,这种解释还是有待商榷的。如果木牛流马真的只是独轮小车这么简单,那么陈寿在编撰《三国志》的时候直接写独轮小车不就行了,何必要写木牛流马呢?况且,后来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也并没有说木牛流马就是独轮小车。
而且,编撰《事物纪原》的高承是宋朝人,他所生活的时代距离三国时期已经过去几百年的时间了。连横跨三国两晋的陈寿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所以,木牛流马肯定不止是独轮小车这么简单。至少从目前来看,达喜全老人所造的木牛流马是最接近原型的,也间接的证明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