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在朋友圈,估计大家经常会看到原配打小三的小视频。其实,在古代外室也就是等同于小三意思。而妾是在古代一夫一妻制度前提下,在妻之外建立的类似婚姻关系的女性,是被封建社会认可的,但外室和现在的小三一样,是被人鄙视的。

  古代的历朝历代对纳妾的数量是有限制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连皇上纳妾都有规定,其他人,更不能你想纳几个就几个。比如在西晋,王公可以纳妾八人,公侯可以纳妾六人人,一品官员纳妾四人,到八品官员就只能纳妾一人了。在唐朝,亲王可以纳妾十二人,郡王级的可以纳妾十人,一品以下的官员更是开始递减了。而且这些妾都是有名分的,随意休妾是不允许的,受朝廷保护的。所以,古代一些达官贵人就用养外室的方式,与自己喜爱女子生活。

  受制于身份问题。一般外室女子都是风尘女子,因生活所迫,或被卖入青楼、娼妓场所,学习琴棋书画,以卖艺为生。古代文人骚客、达官贵人以上青楼观赏,而认为是雅事。在这过程中,面对这些多才多艺女子,会生出爱慕之情。但由于这些女子身份比较低贱,不被社会认可,更不可能带入家中,从而出现了养外室的情况。

  纳妾制度问题的要求。虽然古代各朝代允许纳妾,对达官贵人有纳妾数量要求,而对普通人不但有数量要求,还有时间限制的。如明朝的法律规定,普通人只有到了四十岁无子,才可以纳妾。而古代的这些商人、富甲一方的豪强,表面上必须遵守这种规定,不能与朝廷作对,只有通过养外室的方式了。还有一些家有“河东狮”的,也只有悄悄采取这种方式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