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 守护家园:遂溪一线抗疫“逆行者”群像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5月6日,湛江发生本土疫情,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已波及5个县(市、区)。截至5月12日12时,遂溪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闻令而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逆向而行、冲锋在前。
做好医疗物资供给保障、下沉一线维持秩序、星夜相伴坚守岗位、奔赴核酸检测现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千千万万名平凡人,用执着与坚持,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烟火气”。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遂溪医院护士刘诗韵:
坚守一线,不负韶华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成为一名护士时,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遂溪医院急诊科的刘诗韵说:“我从小就想做一名护士,觉得护士救死扶伤很让我敬佩,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今年25岁的她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爱美食,爱运动,爱拼乐高,有时还会拍一拍短视频自娱自乐。“我平时喜欢打羽毛球,也喜欢去健身,同事都说我是‘大力士’,这次抗疫也用上了这个特长。”她说起运动时眉飞色舞。
  ![]()
遂溪疫情发生后,刘诗韵被安排到遂溪县职业技术学校隔离场所点,也是目前遂溪县接收隔离人员最多的一个隔离点。由于之前有过抗疫的经验,刘诗韵对于抗疫工作已经比较熟练了,她把学到的知识都运用到了这次的工作中。
刘诗韵此次负责该点高风险区的督导工作,平时需要给工作人员做抗疫培训。此外还要时刻盯着监控,查看隔离点的各种工作细节,比如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为隔离人员送餐时有没有注意关好门、核酸采样完成后垃圾是否打包好、有没有做好消杀工作等。同时她要负责做好台账资料,以便相关部门过来检查时可查阅。
除此之外,刘诗韵也要负责隔离点人员的生活起居,为他们做好心理疏导。“被送过来隔离的人大多数心里会很害怕,会不停给我们打电话询问核酸采样结果,询问什么时候能离开隔离点,会一直跟我们说好担心自己感染。我需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她说。
刘诗韵入行不过4年,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已两次被安排在抗疫队伍中。“一开始父母会很担心,但我告诉他们我是年轻人,哪里辛苦就去哪里,也能给自己积累经验,我父母比较开明,也能理解我的工作,叮嘱我工作的时候做好防护。”她说。
“疫情期间,大家都很辛苦。但隔离人员里大部分人都很体谅我们的工作,也会赞扬我们,看到这些我会觉得很欣慰,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采访的最后,刘诗韵笑着告诉笔者。
刘诗韵还提到,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会区分为信息联络员、医疗组、督导组、安保组,“像一个家一样”,她说,尤其是在隔离点的高风险区,工作人员不能外出,每天大家吃住都在一起,虽然工作辛苦,但也挺温馨的。
  ![]()
黄略镇茅村党支部书记高栋:
家门口的防疫“把关人”
5月13日早晨,天微微亮,遂溪县黄略镇茅村小学湿漉漉的地板,是昨日暴雨留下的痕迹。茅村党支部书记高栋来到这里,安排好人手,摆放好当天需要用的物资,拉起警戒线,确认好各个村干部和志愿者的分工,做好核酸检测前的准备,等待医护人员和村民的到来。
  ![]()
不久后,村民陆续到来,戴着口罩有序排队等待采样。在现场,高栋反复提醒村民保持一米距离,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和粤核酸码。这几日,高栋一直在辗转于村里3个核酸采样点,茅村小学、龙湾村办公楼、泥洋村办公楼,协调好采样点的秩序和物资分配问题。
对于高栋来说,这几天过的日子可谓千篇一律。自接到茅村要进行全员核酸的通知后,高栋立马告知相关村干部。紧急召开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动员大会,讨论做好动员宣传和场地布置协调工作。
高栋想着,茅村人口较多,采样点较少,得让村民及时知晓配合才行。于是,村干部开着小喇叭,告知村民次日8时将进行核酸采样。晚上,高栋与同事挨家挨户排查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数量时,会顺便提醒村民:“因疫情防控需要,明天8点起进行核酸采样,每个村民都需要过去,大家记得做好防护。”
此前得知暴雨将至,高栋怕村民被淋湿感冒,便提前去镇里申请帐篷物资,为群众搭建避雨的场所。这几天雨水阵阵,并没有阻挡村民来进行核酸检测的步伐,高栋说:“刚开始村民会比较害怕紧张,但非常配合和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工作完成得非常顺利。”
期间,高栋的电话响个不停。每天,高栋都要带着一个手机和两个充电宝作为装备。他笑着说道,自己每天都要接两三百个电话,有来自镇里的,告知有哪些新的安排指示,有来自村民的,诉说自己目前需求,有来自现场工作人员的,透露物资紧缺等相关问题。
“高书记,我们这边采样试管快完了”“高书记,这边需要再加点口罩”,为了及时补充物资、减少时间消耗,一接到电话,高栋便立即安排人去镇里补充物资,保持核酸检测过程的有序畅通。此外,高栋还要排查全部村民是否都已进行核酸采样,通过手机微信群发送通知给各个村民小组长,自己对着名单仔细核对,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
下午五六点核酸采样点“收摊”,但高栋等村干部和医护人员一天的工作还未结束。之后,他们还要一起入户,去给腿脚不便的老人上门进行采样。
茅村靠近高速路口,村里的主路入口设置了多个卡点,高栋说:“现在人手紧张,很多村里的党员、群众主动跑到路口值守,不计较得失,我非常感动。”
  ![]()
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蔡武:
当好医疗物资的“硬核管家”
5月12日22时许,在遂溪县疾控中心内的医疗储备仓库里,蔡武正在为前来取货的乡镇街道货车清点物资。这天,他已经在这个闷热的仓库里待了16个小时。
今年55岁的蔡武是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也是本次遂溪全员核酸检测的医疗物资组负责人。他已经在仓库里忙活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在周而复始的物资进库、清点、出库中度过。“保障好各地医疗物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这是蔡武眼下最大的心愿。
  ![]()
如果说蔡武以前担任的是遂溪各工业企业的“保姆”,那么这次疫情,他则成为全县医疗物资的“硬核管家”。
5月6日,湛江发生疫情后,遂溪立刻启动应急响应,进入战时状态。“县里早已制定了应急方案,也储备了足够两三天使用的医疗物资,我们便根据方案来进行工作。”蔡武说,此前他们曾进行过桌面演练,也起到一定帮助。
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酒精、护目镜……医护人员的医疗物资,都由蔡武所带领的医疗物资组负责调配。组里包括来自科工贸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供销社等单位在内的工作人员10余人。每天,蔡武安排物资进库出库,仓库里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
各乡镇没有足够的医疗物资储备场所,因此每天都要到疾控中心领取物资,以保障各个核酸采样点物资充足。为此,蔡武建起医疗物资保障群,每天,各乡镇街道负责人会上报第二天所需物资数量,再派车到仓库里取货。
“各个乡镇街道人口不一样,像遂城人口比较多,一天要派七八辆车过来。”蔡武介绍,“我们每天都要盘点缺了什么,如果我们这个仓库没有货供应,那全员核酸检测就要停了,所以一定要小心翼翼,哪种物资少了,必须马上补充。”
得知仓库缺货,广西融安、各地遂溪商会及不少爱心企业紧急驰援,捐赠了一批医疗物资。目前,遂溪通过多方调配,确保全县医疗物资储备供应平稳。
这几日,仓库里涌现了不少温暖的瞬间。一位组员得知酒精有缺口,便一个人去调物资,搬回了一吨多重的酒精;有人累到腰疼,简单涂了点药又继续上阵;前来运送物资的司机,带着矿泉水和饮料送给仓库工作人员,连连说着“辛苦了”。
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搬运工”。“特殊时期,大家都很努力,能够保障好物资,我们就不觉得辛苦了。”蔡武说话时,总把“物资保障”挂在嘴边。疫情发生后的前两天,他在仓库里忙了两个通宵,直到第三晚才回家休息了几个小时。
“他就像一头兢兢业业的老黄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及时协调解决。”谈起蔡武,遂溪县科工贸局局长李裕宏说。
  ![]()
南亭派出所所长谢聪:
星夜守护,以所为家
晚上9时30分,谢聪刚处理完一则警情回到派出所。抖了抖在身上的白蚁,匆忙拿出电话打给7岁的儿子。“爸爸,今天是绿码吗?有没有好好吃饭?”听到儿子关切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谢聪瞬间红了眼眶,这是他匆匆离家的第7天了,也是多年来第无数次因紧急情况“不告而别”。
  ![]()
5月6日凌晨1时,接到疫情防控紧急电话,遂溪县黄略镇南亭派出所所长谢聪还来不及跟家里人交代,便立刻奔赴涉疫现场,与同事共同维持现场秩序,拉起警戒线,疏导群众。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现在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得时刻坚守在岗位。”7天以来,谢聪一直在前线奔波,协调安排各方人力物资、对接各个单位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引导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处理突发警情、在路口值守……忙得团团转。
近日恰逢全市大范围强降雨,夜里坚守路口的民警要冒着大风大雨“顶硬上”。据谢聪描述,路口值守处设置了一把遮阳伞,但是晚上风大到几乎要把伞掀飞,守路口的同时还得紧紧抓着伞骨一整夜。雨停了之后,飞蚁便密集起来,窜到身上特别痒。尽管如此,值守民警们依然坚守岗位。他说,越是紧要关头越要顶住,坚守疫情防控防线。
“晚上会有群众想进出,所以守路口的人绝对不能懈怠,根据各家各户不同需求采取应急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群众情绪疏导工作,用心用情切实解决群众难题。”5月8日晚上,坑尾村一村民想从外地运输猪饲料进村,村里几十头猪已经没饲料了。为避免村民出现重大损失,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严格检查之后,谢聪护送村民将物资运送至指定地点。
这些天来,谢聪一直“以所为家”,电话、信息没停过,值得稍微宽慰的是,随着科学规划及多方人力支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更加有序规范,他身上的担子也轻松了一些。南亭派出所辖区有13个村委会,5万多人口,在谢聪的协调下,在一群像他一样的一线抗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现在可以联系上同样在抗疫一线已经3天没联系的妻子了,她常常笑话我娶了工作当爱人。”谢聪笑道,基层民警的工作琐碎忙碌,需要出警的时候又特别急,经常还没来得及跟家人交代,人就已经跑到现场了。从警16年来,谢聪就休过两次假,一次是婚假,一次是丈母娘的丧假。去年新年,儿子发高烧至40℃,而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他直至儿子痊愈才知道这件事,再次谈起,他还是不免红了眼眶。
在谢聪看来,警察是一份值得敬畏的工作,守护大家平安,也给小家树立榜样。“看到村民被盗的物资找了回来,纠纷得以调解,一桩案件得以告破,这些事情都让我觉得很充实。看到村民信任的眼神,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统筹】陈思亮 刘桂军
【采写】林日清 傅晓冰 林露 陈海兰
【作者】 林日清;陈思亮;傅晓冰;刘桂军;林露;陈海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