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着白人的血却有着中国的心,被中国夫妇收养后,为报恩成科学家

  我不是中国人但却有一颗“中国心”,为了报恩中国他成为我国地质泰斗,为中国的地质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一切只因一对中国夫妇的收养,是中国人给了他第二次重生的机会,那么他也将用一生,报答这个善良伟大的人民和国家。

  

  白人弃婴李忆祖

  这个怀揣对中国满满的感恩之心的外国人,名叫李忆祖,从这个名字也不难看得出,养父母是希望他能不忘记自己的祖先,然而李忆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他是个美国人,却从来没有想过回到自己的国家,李忆祖是自己的根就在中国,那个从没有见过的亲生父母,那个没有任何感情的国家,可不是自己的家。

  这一点其实中国人不太能理解,曾经也有很多中国的孤儿被美国人领养,但这些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和文化,说着一口地道的英文的中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有想回到中国的愿望,甚至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李忆祖被中国夫妇收养

  很多在外国生活了多年的中国人,在老了之后更是希望能落叶归根,中国骨子里对家和祖国的认同感,不会因为在身处异乡就被改变。

  可李忆祖却完全不同,除了没有流着中国人的血液,李忆祖对中国的情感十分深厚,尤其在得知的自己的身世后,李忆祖更是对自己的养父母,以及这个国家充满了感激之情。

  后来在高考报选专业时,李忆祖决定走上地质勘探的道路,为中国的地质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九六一年(1961年),李忆祖大学毕业。

  当时新中国正是大力发展的时候,尤其是在地质勘探方面人才是稀缺,都知道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质勘探人才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一直在遭受战争的摧残,对地质方面的研究根本无从谈起,大学毕业后,李忆祖便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在中国四处勘探矿产资源。

  并最终来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大西北,在其他年轻人眼中,这份工作实在太辛苦,但李忆祖却觉得这是报效祖国的好机会。

  于是一个长着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出现在了荒漠大西北,那个年代一个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大陆上,而且还从事如此重要的勘探工作,不免让人怀疑他是敌国派来的间谍。

  毕竟在六七十年代时,真的有很多他国的间谍,就偷偷潜伏在我国各个角落,想趁机窃取我国的情报。

  

  外国间谍

  后来在李忆祖一再的解释下,当地人才打消了顾虑,这样类似的事情李忆祖时常能碰到,但每一次他都是耐心的解释,并没有因此怀恨在心。

  在大西北的勘探,李忆祖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年,一个人三分之二的一生,都交代在了这么一个,贫穷落后又条件艰苦的地方,如果你问李忆祖后悔吗?一定会得到他坚定地回答:不后悔!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白人弃婴,在被中国夫妇收养后,竟成了我国顶尖的地质勘探科学家呢?50多年来,李忆祖带领着勘探队遍布戈壁沙漠,为中国找寻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其对中国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李忆祖和同事

  对中国感恩对自己的养父母,李忆祖同样满怀感激之情,可能会有人好奇一个美国白人弃婴,是如何出现在我国的?又如何被中国夫妇收养的呢?这一切还要从抗日战争年代说起。

  一个美国白人却只会说中国话,亲生父母生而不养,为了自保将他丢在抗日战场上,幸好一对善良的中国夫妇的收养,才让他活了下来,而谁能想到长大后的他,竟成了中国顶尖的科学家。

  一九三八年(1938年),日军在中国大地上侵略的行为愈加猖狂,中国上下军民一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日本鬼子做着顽强的抗争。

  

  抗日战争

  此时在天津城一所教会的医院里,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小男孩哇哇大哭,战争肆虐,他的亲生父母,兴许是害怕战乱会威胁到自己,兴许早已遭到日本鬼子的残忍杀害。

  总之亲生父母在生下他后便消失了,虽然是一个白人弃婴,但善良的中国人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份,就特殊对待他,反而还被一对好心的北京夫妇收养了。

  从此白人弃婴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他也有了一个中国名字,李忆祖,李忆祖随着养父李端甫姓了“李”。

  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很多中国人连温饱都无法满足,但幸运的是,李端甫是天津外商公司的一名经理,而且夫妻两人都是北京的大户人家。

  

  李忆祖被中国夫妇收养

  生活上相对来说也要富裕一些,所以从小李忆祖就被照顾的很好,但毕竟是一个外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忆祖外国人的外貌特性越来越明显。

  上学后的李忆祖还多次遭到同学的歧视,年幼的李忆祖不明白,明明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中国,为何同学们总要叫自己“外国佬”呢?

  就因为自己的外貌吗?同学间诋毁的言论,让李忆祖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甚至一度畏惧去学校,好在心细的母亲赵秀珍发现了儿子的变化,便开导并告诉他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有骨气有志向的,更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打倒。

  

  白人弃婴

  母亲的话果然鼓励了李忆祖,从那之后李忆祖不再自卑,反而变得更加自信,只是这样看似幸福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养父母不只因为什么离婚后,李忆祖便跟着母亲赵秀珍生活。

  一个女人独自一人抚养孩子,这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虽然生活大不如前,但赵秀珍却明白学习对孩子的重要性,即便再艰难也没有放弃李忆祖的学业。

  凭借着母亲微薄的收入,李忆祖顺利考入了北京地质大学,经过战争的洗礼,又感受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在中国长大的李忆祖越发觉得,要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回报母亲。

  后来李忆祖真的做到了,通过努力学习,李忆祖成为了我国出色的地质勘探科学家,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寻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李忆祖坚守大西北

  如此伟大的成就,却发生在一个白人弃婴的身上,诚然他是美国人,但他却有着一颗赤诚的中国人,李忆祖是在用实际行动,感恩这个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直到一九八八年(1988年),满50岁的李忆祖已经在大西北勘探多年,并即将迎来他的退休生活,然而李忆祖却将的退休生活选在了这里。

  不要喊我老外我是地道的中国人,如果是你看到说句话的人,也绝不会相信他所说,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这分明就是外国人啊,然而这个名叫李忆祖的老人,却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更是中国著名的地质泰斗!

  

  中国著名的地质泰斗

  在抗日战争年代李忆祖是幸运的,一个白人弃婴,却遇到了好心的中国夫妇的收养,后来李忆祖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我国的一位地质勘探专家。

  在为我国地质勘探贡献了多年后,李忆祖本可迎来悠闲的晚年退休生活,但李忆祖却果断放弃了,而是毛遂自荐的来到乌鲁木齐自治区,成为了当地青少年科技讲师团的一名讲师。

  在大西北待了多年,李忆祖见识到了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也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而担忧,既然已经退休了,不如为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教授一些有用的知识。

  就这样,李忆祖没有选择回到北京,轻松渡过自己的余生,而是将自己毕生的所学,无私的贡献给了西北地区的孩子们。

  

  李忆祖在新疆

  李忆祖虽不是中国人,但却心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对这个给予了自己二次生命的国家和人民,李忆祖充满着感激之情,自从知道自己特殊的身世后,李忆祖便在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用自己的所学来感恩中国。

  从此讲师团中有了李忆祖的加入,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据说有27万人曾走进过李忆祖的课堂。

  李忆祖从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外,对那个从没有踏足过的美国,李忆祖没有丝毫的感情,对抛弃他的亲生父母,更不知道对方是谁又是否还健在。

  

  李忆祖

  在李忆祖的心中,养育了自己的中国和人民就是自己的根,而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心怀感恩知恩图报,是李忆祖用一生都在践行的事情,他热爱中国的土地和人民,更有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

  曾经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忆祖便坚定的表示过,自己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回看李忆祖的一生,充满着不可思议的传奇色彩。

  从被亲生父母抛弃到被中国夫妇收养,从一个普通的外国人,到中国顶尖的地质专家,李忆祖用一生只为诠释一件事,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