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老兵新传”」不负青春 不负戎装
常德日报记者 李张念 通讯员 袁芳 文/图
“在青春年华投身绿色军营,是我从小的梦想,也是我最无悔的选择。”11月初,在湖南文理学院的校园里,谈到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退役大学生士兵许天轲感触颇深。
自2018年退役返校后,他参加过专升本考试,拿过国家奖学金,荣获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省优秀团员”“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等诸多荣誉,现在是常德市青联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德市学联主席、湖南文理学院学生会主席。今年10月,他又荣获了“湖南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许天轲在学校。(图片由许天轲提供)
军营淬炼,奏青春乐章
今年25岁的许天轲,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曾是陆军通讯兵,父亲曾是海军潜艇兵。从小,他便在军旅故事的熏陶下长大。
“父辈的故事,种下了我对英雄最初的向往。但真正让我树立参军报国梦想的,还是11岁那年遇见的解放军叔叔们。”许天轲回忆,当时还是懵懂孩童的他,和父亲在公路上经历了一场特大雪灾。百年难遇的大雪,阻断了他们返乡的路。此时,一群解放军战士赶来,扛着铁锹,一次次地铲除冰层,让道路再次畅通无阻。
战士们高大的身影,刻在了许天轲的心上。一个绿色的军营梦,也从此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2016年高考结束后,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坚定地踏上携笔从戎的追梦之旅。无论是外训考核,还是集体生活,他都时刻牢记初衷,去努力、去拼搏,在实践中练就战斗精神,在内务整理的点滴小事中培养韧性。
在部队里,许天轲真切地感受到,党支部是坚固的战斗堡垒,党员是勇站排头的榜样。
许天轲军装照。(图片由许天轲提供)
2017年6月18日晚,连队给所有班长和部分士兵安排了紧急任务,入伍近一年的许天轲,不在那一次的任务名单内。年轻气盛的他找到连队指导员争取机会,却吃了个“闭门羹”。“这次领任务的都是党员。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应该先上。”指导员的解释,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于是,许天轲回到连队办公室,结合自己的当前工作,一笔一笔写下对党的认识。3天后,他带着3000字的入党申请书再次找到了指导员。指导员对他说的一段话,他到现在都时刻铭记于心:“思想上有觉悟,行动上更要有作为,要成为一名党员不能光靠说,期待你的表现。”
许天轲所在的是汽车团,为了练好驾驶技术,别人休息时他训练,别人自由活动时他埋头学理论,没有空调的驾驶室,他能待一天……严格的训练让他迅速成长,从一个没有驾驶基础的青年,成长为一名能熟练驾驶6种型号汽车的军车驾驶员,被选为义务兵副班长,获评年度“优秀义务兵”。
重返校园,续军旅风采
2018年9月,许天轲退役复学。在学校里,他始终是上课到得最早、实践任务最刻苦、组织活动最热心的那批学生之一。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的学习成绩连续三年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电信奖学金等国家级的奖学金4次。
许天轲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祖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社区网格员,与社区的志愿者们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定期进行巡逻宣讲、在社区里张贴告示。学校复课后,他白天在家上网课,晚上在岗位坚守,为进出社区的人员测温、进行实名登记……
许天轲奋斗在抗“疫”一线。(图片由许天轲提供)
同年6月,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取消了预备党员集中宣誓仪式,这对许天轲来说是个遗憾。好在年底时,他随支部参观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进行了庄严的宣誓。
“我永远都会铭记这一刻!”他说,每次回忆入党宣誓的场景,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也深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军魂润芙蓉·兵心耀三湘”主题老兵红色宣讲活动。
2021年9月,许天轲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深造。刻苦学习之余,他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95公益周”等众多大型公益活动,服务群众万余人次;带领团队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活动百余次,累计时长万余小时;个人累计献血3100毫升,并签署血小板捐赠协议书。
作为“学长”和“兵哥”,他的身影还活跃在国防教育宣讲、大学生征兵等活动现场。今年4月,他参与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常德经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二中联合举办的“军魂润芙蓉·兵心耀三湘”主题老兵红色宣讲活动,致力于将爱党爱国的红色火种播撒在更多青年学子心间。
“一日从军,终身是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退役不褪色,发扬实干担当的精神,在不懈奋斗中出彩发光!”谈到未来,许天轲踌躇满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