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奋斗者 | 奋斗当下 不负韶华--记第八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兰

  

  "

  编者按:

  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全媒体特推出“致敬新时代奋斗者”专栏,讲述我校优秀教师的“奋斗故事”,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激励引领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今天刊发报道第八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兰天伟的“奋斗故事”。

  "

  他,以诚心

  培育莘莘学子

  他,用伟岸

  撑起一片蓝天

  攻坚克难,专精覃思

  坚定点燃科研炬火

  爱党敬业,立德树人

  朴实铸就时代脊梁

  他,就是新时代奋斗者

  兰天伟

  中共党员

  博士,副教授,博导

  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俄罗斯)

  荣获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校第三批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拔尖人才”人选

  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创“教学实践”模式

  促“一带一路”友谊

  他是一名诚朴求是的青年教师,爱党敬业,博学而笃行;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当中,以“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指针;坚持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严守诚心教学的师德规范,践行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与信念,履行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他积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教学任务,秉承着采矿工程专业特色,砥砺弘扬“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为校育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他就是青年教师兰天伟,2020年第八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他是一名注重创新与实践的青年教师,他将煤矿现场遇到的疑难杂题带入本科生采矿工程专业课课堂,与同学们一同研讨,一同思考,一同交流,潜移默化中令学生们对煤矿井下生产实践有了全方位立体化认识,清晰了解了授课内容的核心要领与必须掌握的关键问题。在开展教与学模式改革和精品课建设中,他指导的本科生连续参加3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他以兴趣为导向,以方法作衡量,在对研究生授课中,致力于学生们对科研兴趣的培养,对深造志向的树立。他认为,对于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

  他说:“如果研究生对自己所进行的研究毫无兴趣,那是可悲的。研究生应该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本专业研究前沿趋势的认知,凭借导师提供的科研条件,以兴趣为主导,有的放矢地去做科研。”

  他为俄罗斯留学生、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授课,结下深厚友谊。这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的留学生,刚来中国几乎不会说中文,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于是兰天伟老师便在授课时利用自己的俄语优势,针对留学生听不懂问题,用俄语来解译。在日常生活中,他主动与留学生互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还常邀留学生一起小聚,畅聊两国的友谊与文化。在兰天伟的帮助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留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迅速提高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国情与文化,无形中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友谊。

  科研奋力勇开拓

  攻坚克难获硕果

  兰天伟作为一名煤炭行业青年学者,多年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和冲击地压防治方面科研工作。他围绕煤矿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矿井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和冲击地压的煤岩体系统能量理论,发明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深孔爆破卸压防治技术。

  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

  他的足迹遍布河南义马矿区、平顶山矿区、黑龙江双鸭山矿区、山西大同矿区等20多个矿井。

  他的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第1完成人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辽宁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著作《冲击地压的煤岩系统能量》。

  

  “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努力奋斗”,是兰天伟对待科研的一丝不苟,他说:“在科研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只有知难而上,奋力而为,才能开拓出科研的新天地,到达新高度。”

  那是在大四毕业即将领取毕业证书的前两天,兰天伟接到了前往龙煤鹤岗兴安矿出差的通知,当时的他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科研出差的机会,伤感的是不能参加毕业学位授予和不能送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当第一次乘坐火车,在20几个小时的车程上,他的背包里装的只有专业书籍,与老师和师兄交流的全是如何做科研。在现场,他与煤矿工人摸爬滚打;在井下,他一干就是一天。当升井到地面时,面对镜中的自己竟然认不出来,一时间冁然而笑。不叫苦,肯吃苦,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受到煤矿现场人的高度赞许,也就是这种对科研的热爱和干劲得到了学院的认可,26岁的兰天伟,被推免读博了。在读博期间,兰天伟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创新和发展,他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冲击地压煤岩系统能量理论,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先后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科学技术奖励等研究成果。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努力,更离不开地质动力区划团队的支持和帮助。

  博士毕业留校的他,荣获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的资助,在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他与地质动力区划创始人、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巴图金娜И.М.院士一起完成了世界一级地质动力区划的欧洲断块构造划分;在访学期间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他说,那里很安静,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也就是在那里,他发表了俄罗斯的BAK期刊论文,从此他有了对于未来的发展与规划。

  坚定政治立场

  提升支部水平

  兰天伟作为一名采矿系基层党支部书记,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对待工作严肃认真,敢于负责,勇挑重担,严于律己,无私奉献。

  积极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学校党委、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采矿系全体教师的努力下,2018年党支部荣获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省仅有10个组织获批;2019年7月获评辽宁省高校先进党组织。在学习和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扎实推进规范化党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工作水平。

  2020年采矿系党支部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推进矿业工程学科“双一流”建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青年教师兰天伟的青春宣言

  新时代筑梦青年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走在时代前列,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创新者和奉献者。在祖国煤炭事业上,努力成就青春之我、拼搏成就奋斗之我、责任成就担当之我,让青春在煤炭事业奋斗中燃烧,用勤劳和汗水创造新的成就,用青春与坚韧书写时代之歌,奋斗当下,定不负韶华。

  

  兰天伟寄语我校青年学子

  亲爱的同学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春正当时,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国家至上的报国情怀,勤学笃实的学习精神,情理兼施的学习态度,争做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有修养、不逐俗流、奋发向上的新时代青年。

  正值青春年华,勇于砥砺奋斗,岂敢虚度光阴。

  以奋斗之名,耀青春风采,不负青春韶华。

  编辑 | 王春晖

  责任编辑 | 张 燕

  审核 | 陈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