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武士?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军国政治,战乱背后的精神支柱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有其实施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或者统治思想,日本的武士阶级也不例外。日本幕府政治近七百年,武士作为其统治阶级,其统治思想就是武士道。武士阶级的统治思想就是武士道。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说一下,什么是武士?

  

  日本武士

  武士起源于平安时代,在那个时期,日本就已经陷入困境和纷乱,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最终都走向了武力化,催生了武士的产生。8世纪的日本逐渐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私有化庄园和庄园经济,私有制的产生自然伴随着土地兼并和集中,阶级矛盾越发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庄园主开始培养自己的私人武装,以武力去争夺资源,这种由庄园主私自组建,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纷争问题而产生的私兵和他们的团体就是武士和武士团。当时日本的府兵制已经崩溃,国家武力出现真空,导致政局不稳、秩序混乱,起义、叛乱屡屡发生,朝廷无从应付,转而向庄园主和他们的私兵求助,将充当国家武力支柱的职责交给了地方豪强。

  

  日本朝廷

  从此,私兵占据了日本朝廷的军事武装的骨干和主力,在镇压武装起义,维持社会治安中颇为得力。在这个过程中,朝廷认为,他们的统治必须依靠私兵团,这给私兵团继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机会。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朝廷处于天皇与藤原氏的尖锐对立中,双方都纷纷拉拢地方庄园主和他们的私兵团体让他们在政治斗争中为自己出力。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庄园主和私兵团的势力进一步影响了政治领域。

  后来支持藤原氏的私兵渐渐形成了源氏武士集团,而支持天皇的私兵成为了平氏武士集团,并最后爆发了影响日本历史走向的“源平合战”。战争的结果是源氏武士集团获胜,源氏武士从此组成了统治日本700年的武家政权,而日本的公家朝廷成了日本历史中的次要部分。

  

  当时的天皇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最初的武士团,他们的内部关系的结构成为了日本日后武家政权运作的核心——主从关系。当时的庄园主保证自己的家族对自己手下的士兵的控制,以期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家族被武装起来称为“家主”,把处于庄园控制之下的农民也武装起来,被称为“郎从”,这种“家主——郎从”的上下级关系结构日后就逐渐成为“构成武士团的最重要要素。”

  这种关系是以利益为基本纽带的,是利益的结合体。由家主为郎从提供土地和人身保护,以换取郎从的忠诚,让郎从为家主的利益拼杀。这是一种恩惠与报恩关系,如果主君无力满足从属的需求,从者就会离开主君,如果从者没有为主君承担义务,则一切由主君赐予的权利就会被终止和剥夺。

  

  因此主从关系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共存关系,主君和从者的一切权益得失都是以武士团的兴盛与否为前提。主君依靠从者在拼杀中扩大自己的权利和财富,从而增加对从者的赏赐,强化从者对自己的忠诚,而从者依靠卖力的拼杀获得更多主君的赏赐和赏识,逐渐提高自己的权利与经济地位。

  这种关系影响深远,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武士道就是由这种关系产生的,有日本学者总结说:“武家主从关系的道德,就是作为武士道产生的。”在之后的武家政权统治时期,这种主从关系被不断强化,成为了武家政权制度的核心中枢。这种关系被镰仓幕府开创者源赖朝所用,形成了武家政权中的御家人制度。

  

  源赖朝

  幕府时代,武士道作为武家军国政治的指导思想,在思想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他否定了公家朝廷的文治政府,鼓吹军国主义和武力至上论。在整个日本历史上,武士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近700年,而武士道则是日本武家政权的统治思想,一直占据着日本意识形态的地位。

  公元1192年,日本平安时代结束,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建立,标志着日本的武家政权被天皇赋予了合法地位,而日本的政治格局也变成了“公武二元政治”,并从“公武二元政治”走向了“武家一元化政治”。

  

  武士

  公家的权利不断被打压、剥夺,公家朝廷成为了日本历史中的次要部分,而幕府将军将军的军事大本营,才是真正的中央机关。日本公家朝廷传承文官治国的文治政治体制,实行文治统治,而武家政权则完全是穷兵黩武的军事统治。

  武士是战斗者,刀剑是他们治国的统治手段,武士是统治者,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是他们的统治思想。一个强大的、拥有权力和实力去推翻武家政权的公家朝廷显然是武家统治者不愿意看见的,所以从武家政权建立的那天起,武士阶级就不停的扩军备战,巩固权力,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期形成对公家朝廷的绝对威慑力。

  

  幕府势力与天皇

  所谓“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武家统治者向来对文治政治兴趣不大,他们偏好用武力解决政治纠纷,武家统治者通过手中的武力不断剥夺公家的政治权利,架空公家的政权机构,消除文治政府影响,全面推行武力统治。

  强迫公家朝廷屈服于武家政权的意志力,武家随意罢免公家朝廷官员,代天皇批阅奏折甚至废立天皇,建立起武家自己的地方统治体系、行使地方职权,公家衙门被冷落,形同虚设,公家朝廷一直被幕府监视、控制。

  

  将军和他的武家政权行使全国统治权,以武力保障政治权利,一遇反抗者,立刻派兵镇压,在这种形式下,“武力成为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天皇沦为傀儡,天皇手下的衙门和大臣无法掌握政治权利,更无从掌握军事权利。

  公家朝廷没落,作为真正统治者的武家军国主义政权奉行军事至上原则,在日本社会各领域都推行军事化统治,为了其军事统治的稳固性,武家政权由武士道的德目中提炼出了适用于日本武家政权的武家法律。

  

  在镰仓幕府时期,武家社会里形成了最早的“武家家训”《北条重时家训》,在家训中,要求武士不断磨练自身军事素养为美德,引入宗教学说,要求武士不怕死,把武士对主君的忠诚和尽义务说成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个人精神方面的修行,并强调武士只有为主君战死沙场才是修行的最终完成。

  如果北条重时的家训仅仅是对其家族内部的道德要求,那么在随后的历史中,由北条氏牵头的政治改革中,镰仓幕府正式颁布的《永贞式目》就是为“武家政治、武家社会通用的、凌驾于公家朝廷法律之上的武家法律准则。”

  

  镰仓幕府时期

  从此,武士的生活拥有了法律约束力,武士道思想的权威性、武士政权的权威性、职权性、武士的个人行为和义务都有了法律解释和强制性,其中关于主从关系的条目则讲主从关系正式纳入法律范畴,使组从关系变成了人人遵守不能违反的法律条文。进一步强化了武家政权内部君主与从属的关系,而关于武士个人德行操守的条文也使武士道法律化、制度化了。

  后来的室町幕府、德川幕府都有一套适用于自身统治,不受公家法律节制的武家法律准则,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的法律条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完全是以《永贞式目》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室町幕府颁布的《建武式目》是日本武家政权法律里一部承上启下的武家法律,在继承沿用《永贞式目》的条目的同时不断以法律条文形式充实武家统治。

  

  武士道的德目或武士的精神都来源于战争,所以武士道就是战争之道,它作为武家政权的统治思想和军国主义的思想源头。“它驱使武士以效忠和服从主君为首要义务,为主君征战杀伐、攻城略地,是典型的杀人之道。”

  武士道鼓吹杀戮,在《叶隐》一书就讲述了一个叫吉左卫门的,为了“试炼”自己的勇武,以证明他不辜负其武士家族,在其父亲的要求下,“5岁就开始杀狗,15岁处死死刑犯”,这种血腥杀戮的“试炼”依然为战争服务,是一种非人性的鼓吹,在日本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的恶性膨胀。

  

  武士道鼓吹战争和忠诚,要求武士不忘时刻磨炼自己的武艺,作为战斗者和从属的身份,以杀戮或者自戕来报答主人的恩赏,以《永贞式目》的颁布为标志,武家政权不断地在自己的法律中鼓吹武士道,美化死亡,强调武士不可以贪生怕死,以为主君战死为光荣,要求武士以战功、战死为荣,一切都围绕着战争与杀戮为中心,一切权利、荣耀都要靠战争取得。

  室町幕府时代,频繁的战乱不仅代表着大规模的破坏,也代表着武士道的大发展,由于战乱频繁的时代特殊性。武士道中的“武勇”、“忠诚”被一次次的深化、强调,这个时期的武士热衷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并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德川幕府时期

  德川幕府建立后,日本迎来了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当然,由于公家朝廷的边缘化,在“息兵偃武”的德川幕府时期,武士即使不再是以战场上建功立业为人生信条,却也转为了治国者、为政者,所谓德川幕府“为政者之道”。

  然而,武士道的主要德目没有改变,其法律依然要求旨在强化武家政治统治和主从关系,武士依然要在生活中对主君忠诚,履行义务,在和平时期以自己本分内事物的处理得当和绝对服从主君事务安排为荣耀,依然是强调为主君恪尽职守,建功立业的人生信条和处事方式。

  

  室町幕府是日本空前的乱世,但是它对日本武家军国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大的,以武为本的立国理念、政治思想、政权体制、政治运作和发展方式等在这一时期全面发展。

  室町幕府时期正式确立了武家政权的绝对统治地位,在战乱中把军国主义的统治发挥到了极致,其政权组织、政权机制和权力分配模式等成为了武家军国政治的传统,并成为二战结束前日本政权体制和政权运作的范本。室町幕府260年的狂乱杀伐,带来的不仅仅是战争和破坏,它也是日本700年武家政治承上启下的大发展阶段,影响极其深远。

  

  在思想上,武士道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内容更加完善,在这一时期继续充当幕府政权的统治思想,武士道的内容也被编入武家宪法,成为了日本武家政治遵循的宪法,在其不断推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日本民族的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理念。

  在政治上,室町幕府正式确立的武家政权独大的统治地位,建立起了完善的武家政权机构,武家势力渗透到日本全国各地的方方面面,确立了日本的历史走向,室町幕府以战争扩张谋求利益,武力至上军国主义的核心思想被后世不断的被强化,最终形成了直到二战结束前日本以武力谋求国家利益的基本国策,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依据。

  

  在室町幕府时期的政权体制,不仅为其后的德川幕府所继承,而且也延续到了二战结束前,日本政府的首相中不少就是掌握军权的大军阀。

  在经济上,室町幕府颁布的“半济法”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日本全国一半的土地收入作为战争经费,在室町幕府时期,为了应对频繁的战争需要,支撑军备竞赛,日本的经济完全战争服务,并由此形成惯例,到了近代资本主义革命之后,日本的首要国策依然是“富国强兵”,并以强兵为基本国策。可见室町幕府对日本的影响多么深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