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开国将军在战场上凶猛如虎,在爱情上炽热如火,婚恋直接真诚

  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们一个个在沙场上威风八面、震慑敌胆,那么在情场上的表现如何呢?他们爱情经历是否也战场上的表现一样轰轰烈烈、多姿多彩呢?我们且来看一看:

  一、王近山

  王近山外号“王疯子”,又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是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的主要原型,作战凶悍,勇冠三军。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关于王近山与妻子韩岫岩的爱情,其实就是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和女护士田雨的爱情的现实写照。

  王近山的小女儿王瑗瑗在《我的父亲王近山》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父亲与母亲的相识,缘于父亲的一次受伤。那是父亲在神头岭战斗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碰巧是母亲负责护理。父亲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母亲,母亲对父亲也是一见钟情。一同住院的陈锡联将军,一看两人郎才女貌,便暗中牵线搭桥。一年后,父亲和母亲结婚了。结婚那天,父亲骑着大红马来到医院,把母亲拉上马就接走了。当时,年轻护士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听说母亲是去结婚的。

  父亲毫不掩饰对母亲的爱,甚至有些漂亮的仗还是为保护母亲所打。一次,父亲率部赶去延安,途中忽然听说后勤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其中包括母亲所在的医院。这还得了!父亲立刻率部返回解救,正巧遇上的"战地观摩团"。当时通讯设备落后,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了。眼见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父亲果断部署了战斗,就像神兵天降打得小鬼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一战,不但重创了小鬼子观摩团,也解救了被围的后勤部队和母亲。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父亲却总是带着当军医的母亲出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母亲为此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即使怀了孕,也得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但她从无怨言。有一次,怀孕的母亲随部队转移爬山,一不留神从山上滚下来,母亲受伤,孩子也不幸流产。为此,父亲心痛极了,发誓再也不让母亲受到伤害。父亲想了个绝妙的方法,为母亲设计了“豪华”的交通工具——一辆骡子拉着的平板车。为了遮风避雨,他又在板车四周搭起了棉布帘子,乍一看,就像农村娶亲用的大花轿呢!那段时间,母亲就坐着这辆“山寨”版的大花轿,很是“招摇”地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后来,刘伯承元帅在路上碰到了,正要为这如此打眼的“大花轿”发脾气,可一听说里面坐的是“王疯子”的媳妇,说了声“哦,原来是王夫人”,就笑着打马走了。

  二、杜义德

  在解放战争期间,王近山和杜义德是一双最佳搭档,两人一个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一个担任政委杜义德,人称“二杆子”搭档。

  说他们是一对“二杆子”搭档,是因为1935年,时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的王近山缴获一批阿拉伯纯种马,王近山视若珍宝。在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时,杜义德负责维持渡江过桥秩序,而王近山和他的部队却赶着他那爱马大大咧咧地走上的浮桥,杜义德看着马蹄踩踏得浮桥就要散架,大怒,喝道:“人从桥上过,马从水里蹚!”王近山心疼自己的宝贝,强横地答:“娘的,不行,得从桥上过!”性烈如火的杜义德马上拔枪“砰砰”两枪地击毙了两匹。王近山看着江面上泛起的红色,心疼得直骂娘:“日你姥姥!你个二杆子,敢打我的马,老子毙了你!”杜义德也不是省油的灯,还口道:“你几匹马算个逑!你瞎眼了,没有看见天上敌机飞,地上敌人追啊!战士过不了江,你脑袋开花吧,敢毙我?二杆子!”

  “看老子敢不敢!”王近山拔出手枪,顶到了杜义德的脑门儿上。

  总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及时赶到,将两人一顿臭骂。最终,两人不打不相识,成为了莫逆之交。

  杜义德夜战,人称“夜老虎”,又称“尖黄陂”。凡受领作战任务,将军嘴里必不离“坚决”二字,如 “坚决执行命令”,又如“坚决完成任务”,又如“坚决克服困难”,又如“坚决消灭敌人”,所以又有“杜坚决”之称。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杜义德的小女儿杜红在《杜义德——我的父亲》里面是这样描述父母的爱情的:

  话说1948年秋季,时任第二野战军六纵队政委的杜义德与他的老搭档王近山司令骑马遛弯儿,路过17旅宿营地。一瞥间,看见旅长李德生和正和旅部的参谋干事说笑着,旁边还有几个装扮颇似假小子的女医务人员,满是欢声笑语,很开心的样子。再定睛看去,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子遁入眼帘,不由得吸引住了杜政委的视线。只见她丹凤秀眼,肌肤白净、文静俊秀,谈吐犹如铃儿一般。弹指间英雄巧遇美女,不由得凡心思动,杜英雄回宅后便久久不得安寝,日思夜想,几日后拐弯抹角的通过内部渠道查证,终于得知了这位清秀漂亮的小护士身份之谜……原来她竟然也是湖北人,初中文化(当年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呢),护士学校学员,父母是教师,绝对的历史清白。杜政委大喜,未隔几日,拜托组织的撮合。或许是杜政委的威武战史、或许是英雄昂头跨马的雄姿诱惑,反正当年年轻貌美的小护士也不由得对杜政委渐生敬意,1949年1月经刘邓老板批准,纵队队部的几个好事者将二人被褥搬到一个房间,凑了桌喜宴热闹一番,俺爹俺娘就这样喜结良缘了。那年,俺娘19岁。1950年5月,英雄和美女有了第一个孩子,随后受当时苏联老大哥“英雄母亲”宣传的影响,每间隔一两年,杜家就会添上一丁。12年内杜家虎头虎尾的诞生了五女二男,取名:燕、平、京、宁、红、军、伟。记得小时候老爹最喜欢扯着嗓门由楼下餐厅向楼上喊着:“小燕、小平、小京、小、小…… 军、伟,吃饭了!”,年高后的老爸常常喊不清这一长串名字,但还是会不厌其烦重复着“小一,小二,小、小、小、…… 吃饭了!”。

  三、齐钉根

  齐钉根,江西省进贤县人,军中有名的左撇子,左手握驳壳枪,右手拿大刀,作战凶猛,人称“齐猛子”。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齐钉根将军的夫人陈语说起两人当年的恋爱史,直言将军谈恋爱简单粗暴,第三次见面就要谈婚论嫁,问:“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陈语当时觉得发展太快,低头不语。将军又问:“你说,行,不行也可以,字更少一点。”陈语仍不吭声,将军不耐烦了,又说:“这样子吧,你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也可以。”陈语沉默然不语,良久,将军急了,大声命令:“你今天晚上不表态就不能走!”

  陈语言及婚后一件趣事,说,五十年代初期某星期天,时任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的齐钉根将军率师部领导去东海岸视察。临行前,师政委鲁子沐叮嘱陈语带上照相机一同前往。大家正要上车,齐钉根将军突然发现了陈语,满脸不悦之色,责问:“你看别的家属去了吗?”陈语答:“鲁政委叫带照相机的,我是师宣传助理员。”将军勃然变色,大吼:“好!你去,你去,我就不去了。”竟然甩手下车而去。

  四、陶勇

  陶勇将军作风粗豪,性格火暴,临阵常脱外衣,挥战刀,赤膊冲锋,人称“拼命三郎”。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陶勇的婚恋简单明了,直来直去。某天傍晚,陶勇去九团检查工作。来到九团团部门口,有一个哨兵上前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声音娇俏。陶勇抬头一看,是个女兵。不禁勃然大怒:“九团的人都死啦?怎么派个女的来站岗?”可是,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娇俏的女兵产生了好感。

  细心的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后来的外交部副部长)看出了陶的心思,就认真地向陶勇介绍说,她叫朱岚,师范学生,22岁,因父亲和弟弟被日本刺死,立志报仇,去年参军,进步很快。某日,陶勇突然到来朱岚身边,单刀直入地问道:“唉,今天我来这里,可不是以司令的身份来给你下命令,而以同志的身份,问你同意不同意?”“同意什么?”朱岚装起糊涂来。当时婚配,只要双方同意,组织决定,就成。韩念龙已代表组织征求过她的意见。“唉,你们小资产阶级就是喜欢拐弯抹角!这不很明白嘛,就是咱俩的事呀!”羞红了脸的朱岚点了点头。1941 年7月,陶勇与朱岚于苏北沙家庄喜结连理。当夜,陶勇喝得酩酊大醉。朱岚扶他进入洞房,将军睁着一双醉眼醉熏熏地傻笑道:“真有意思,洋包子嫁了个。”

  五、粟裕

  粟裕为开国十大将之“将魁”、“将首”,和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并称为毛泽东的“五虎上将”, 曾于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1955年让了元帅衔,三次辞帅,真乃共和国当之无愧的“无冕元帅”,1955年9月周恩来亲手把授予大将军衔命令状授予他,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32岁时还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单身汉,陈毅取笑他“没有恋爱细胞”。

  1939年立春之后,粟裕时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教导总队负责人梁国斌给他介绍第8队的詹永珠(后更名楚青)到总部机关学习。一来二去,粟裕对楚青产生了好感,大着胆子,写了一封火辣辣的情信,里面还夹上了一帧自己的近照,让政治部主任王集成代转。

  信里是这样写的:“詹永珠同志,我们已经一个多月没见面了。自从上次长谈之后,你在我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内心讲,我很喜欢你,不是由于别人的强迫,也不是虚荣的动机,而是一个新四军指挥员对一个真正的女战士忠诚的爱……”

  楚青看完信脸色大变,当着王集成的面,将信和照片撕成碎片,扔在地上。

  王集成将自己看到的情形如实报告给了粟裕,让粟裕趁早死了这条心。

  粟裕却说:“詹永珠这样,我无法去责怪她,因为她有在爱情上选择的自由。”

  当年初冬,新四军成立了江南指挥部,陈毅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兼参谋长。楚青则分配到江南指挥部机要科当速记员。粟、楚两人于是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

  楚青虽然有间躲开粟裕,但粟裕坦坦荡荡,并不让她难堪。

  时间一长,楚青就安下心来了。

  实际上,粟裕对楚青的爱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加深了许多。一天,他向楚青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之后,再次表白了对她的爱慕之情。

  楚青就把自己早就酝酿许久的话都说出来了:“首长,我尊重你的为人,钦佩你的指挥才能,可由于我现在年龄还小,对恋爱没有兴趣。日军入侵后,那么多父老兄妹死在了鬼子的刀枪下,我总想为他们报仇雪恨。也不想考虑自己个人的事情。”

  粟裕诚恳地说:“小詹呀,你说得对。一个革命者,应当摆正革命与恋爱的关系,但未必要去抹杀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我希望你再慎重地考虑一下,我俩最好能交个朋友,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互相勉励,这样也许更好一些。”

  粟裕的诚挚让楚青愣了一愣,沉默一会儿,她低声说道:“首长一番好意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是不想考虑这个问题。你今天提出的事儿,是不是等以后再回答你……”

  楚青这一态度让陈毅替老伙计干着急,陈毅对粟裕说,干脆由我帮你另外介绍一个更漂亮的姑娘算了。

  粟裕说:“不行啊!我已经把她挂在自己心上了。这么聪明的女孩,我想我这是出于真心,坚持下去,终究是会被她理解的。”

  黄桥决战后的一天傍晚,粟裕约楚青在驻地见面,又一次谈起了男女相处的问题。粟裕说:“天下女子应有其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更应有培养自己人格的场合与环境。我们在一起,我会尊重你的独立人格的,你放心好了。”

  楚青红着脸不说话。

  粟裕又说:“我们相识,两年多已经过去了,如果你暂时还不能接受我的请求,我可以等,等一年、两年,三年我都会等你的。”

  楚青抬起头,凝视着粟裕,有点调皮地问道:“那,三年后我还是不松口呢?”

  “如果这样,我会继续等下去,一直等到你答应为止。”

  楚青的芳心终于被打动……

  1941年12月26日,在新四军1师司令部里,两人终于举行了婚礼。新郎粟裕34岁,新娘楚青22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