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新家园新景观新生活,河源人,一起来云游我们的新家“源”!
2019年6月,河源遭受了“6·10”“6·12”特大洪涝灾害,连平、龙川两县受到重创,和平、东源、紫金等县不同程度受灾。短短几天,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农田被淹……洪涝肆虐之处,一片狼藉,我市千余户群众失去家园。
风雨过后 终见阳光
连平县内莞镇莞中村
河源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发扬“初心如磐、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砥砺奋进”的抗洪精神,举全市之力,科学推进灾后复产重建。受灾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在一片狼藉的土地上建成美丽舒适的新家园,创造了属于党和人民的美好明天。
截至目前,94个省级灾后重建补助项目、近千个系列修建工程基本完成,全市540户全倒户都住进新房,1285户严损户全部完成修缮,38万多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全部恢复正常。
重建美丽新家园
开启生活新篇章
一起乘坐大巴
云游我们的新家“源”
近日,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文化广场上,贝岭镇舞蹈队与米贝村民联谊跳起了广场舞,在家的村民纷纷搬来板凳围观,并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与亲朋好友分享。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文化广场成为村民农闲时健身娱乐的主要场所,附近是米贝新村电梯房。
经历了2019年“6·10”“6·12” 特大洪涝灾害的米贝村村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更加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米贝村57户因灾搬迁户于2020年6月6日住进了电梯新房,并收到了企业赠送的电视、冰箱、燃气炉、抽油烟机和热水器“家电大礼包”。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安置小区村民向新家搬运家电
为确保群众受灾不返贫,深圳路桥集团出资320万元,依托龙川县委、县政府,借助“互联网+”,引进龙川龙头企业,在2020年5月12日开工建设大棚红掌、油柑果两个产业项目。项目均以“公司+村集体+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运营,每年按7.1%的比率共分红29.8万元给村集体及全村37户13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连平县内莞镇莞中村小精灵幼儿园小朋友开心上课
在连平县内莞镇显村村,村民的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已完全看不出2019年6月10日洪灾留下的印迹。而在上坪镇新镇村文化广场上,有村民在新建的村文化广场上打篮球,晚上还有该村的妇女在此随歌而舞,好不热闹。灾后重建中,连平县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灾后重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结合核心区农旅设施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美化、民房外立面改造、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等,结合“一村一品”项目,集生态、旅游和休闲养生于一体,打造一批美丽幸福新村。
一年多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
“6·10”“6·12”灾区群众
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摆脱困境
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初心如磐、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砥砺奋进”的抗洪精神刻在石头上,成为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村民教育下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因灾搬迁户于2020年6月6日住进了电梯新房,并收到了企业赠送的电视、冰箱和燃气炉等“家电大礼包”。
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竹园经济社全倒户谢文福在新居中经营杂货店
在深圳市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组帮助下,龙川县米贝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引进南越绿宝红掌栽培示范基地、油柑种植示范基地两个项目助力村民致富 。
连平县上坪镇新镇村遭受“6·10”洪灾,如今群众在新修建的新镇文化广场打篮球。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村民张恩娣的小卖部重新开张
连平县上坪镇下洞村张田心经济社全倒户张延滔住新房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方新苗、冯晓铭、肖斌 H5:黄俊杰、熊秋萍、吴云娜
编辑:傅泽彪 校对:王志刚
全国征兵公益宣传片《参军报国 不负韶华》
点赞+在看,文章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