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6岁老兵谢春生时隔71年终于回家,106岁老母亲当晚去世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乡愁相信大家都在课本中读到过,作者余光中1971年在台湾写下这首诗。这年也是余光中离开大陆、离开家乡的20多年,该诗饱含了作者思念家乡,渴望两岸统一的心情。
图|余光中
思念故乡的又何止余光中一人。1949年国民党带兵一路逃往台湾后,多少士兵被困在台湾,终其一生不能和家人相见。他们等啊等,一等就等到头发花白,隔了几十年回到家乡,见到的只有亲人的墓碑,或者在战争时期颠沛流离,早已失去了音讯。
2008年,谢春生此时已经86岁了。在儿孙的搀扶下,他踏上了回大陆的飞机,来到家乡,爱心人士带领他一路走到家门口。他飞快冲进门,看见躺在床上的母亲,泪流满面,哽咽道:“母亲,我是春生啊!我回来了!”时隔71年,母子二人终相见。
……
谢春生出生在一个小农村,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好在家中有点田地,足够维持生活,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在战争还未席卷中国各地时,谢春生所在的农村,十分平和,村民也都和蔼可亲,小时候谢春生经常带着妹妹四处串门找小伙伴玩。
好景不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试图先侵略中国,再称霸全亚洲,谢春生这年也不过才9岁。战争暂未席卷家乡,村民虽都惶惶不安,但都没人愿意踏上逃亡之路,依旧在这个小乡村待着。
随着日军侵略的步伐速度加快,全国各地都陷入未知的恐怖中,村民都不敢随意出门,非必要时刻全都躲在家中。日军逐渐去往各个城市、村庄,百姓们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5岁的谢春生不记得上次和小伙伴打闹是什么时候了,村庄被日军破坏得不堪入目。在日军一次次扫荡后,有些屋子里外都充满血迹,谢春生知道那都是日本人干的,每次他愤愤不平时,都会被父亲狠狠教训一顿。
图|日军扫荡村庄
小小年纪的他充满血性,不甘心给那些坏人低头,总想冲出去和他们拼了。但每次扫荡时,父亲总会把他跟母亲、妹妹关在地窖中。谢春生知道,这是父亲想保护他们,但自己是个男子汉,可父亲只会说:“我们春生在地窖里要照顾好妈妈和妹妹呀。”
谢春生家中已经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日军把能抢走的都抢走了,不稀罕的也全砸碎了,更遑论粮食。这些披着人皮的恶魔,从来没将这些百姓放在眼里,又打又骂,每次从地窖中出来,父亲身上总会多出许多伤,谢春生也加深了对日本人的怨恨。
每次母亲在心疼粮食没了后,父亲都会安慰:“至少我们一家人都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村民在一次次扫荡下,许多人都背上行囊远走他乡。谢春生也问过父亲走不走,父亲却说:“日本人到处都是,逃命在路上颠沛流离,连个挡雨的屋子都没有,在家至少有一口饭吃。”
谢春生感觉自己仿佛快住在地窖了,敌人隔三差五就进村,一家人连待在一起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每次躲在地窖,他心中无比担心在外面单独应付日军的父亲,但还是听从父亲的话,一直安慰胆小的妹妹,并且不让她哭出声。
可意外还是来了。一天,鬼子又来扫荡,谢春生父亲立刻将三人关在地窖里。家中已经没东西能给日军了,母亲十分担心,父亲说自己有办法,让他们好好躲着别出声。三人等啊等,妹妹都被哄睡着了,父亲还是没来,母亲也一直在哭,谢春生心中充满绝望,他想冲出去。

母亲很快拉住他,说不能动,万一鬼子还在家怎么办?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已经没有声音了,母亲独自爬出去,很快谢春生就听到母亲的哭喊声,飞快跑到院子里。只见父亲躺在血泊中,全身满是日本人用刺刀砍出的伤痕。
谢春生没想过那个乐观的父亲有天会离开自己,他哭得不能自已。他太恨日本人了,要不是日本侵略中国,自己的父亲就不会死。他心中满是怒火,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对付日本人,谢春生才15岁,面对日军的武器,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又怨恨起自己的无能。
谢春生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母亲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妹妹年纪尚小。他处理好父亲的后事,扛起了父亲的担子,将这个家维持得很好。但父亲的去世,还是给这个年幼的孩子埋下了一颗种子。一天,村民聊天中提到外面很多人组织部队对抗日本人,等他们赶走日本人,我们就能有好日子过了。
谢春生顿时醍醐灌顶,他为什么不参军呢?上战场杀敌,拿起武器将敌人赶出中国,就能替父亲报仇了。确定好人生方向后,他立刻冲回家告诉母亲,认为母亲会很支持自己的决定,毕竟赶走日本人,就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没有人会不希望赶跑日本人,他们会钦佩那些英勇杀敌的士兵,但作为一个母亲,谁愿意让儿子上战场呢?果不其然,谢春生的想法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她失去了丈夫,才15岁的儿子若是上了那个吃人的战场,回不来怎么办,她如何承受这种痛苦?
谢春生不知道怎么劝母亲改变想法,只能说:“我一定要上战场!我恨死他们了,我作为一个男子汉,在国家的安危下,怎么能躲在后面呢?”母亲早已泪流满面,哭道:“你才15岁,你怎么斗得过他们?你要是没了,我怎么跟你父亲交代啊!”
用尽全力说完这句话,母亲一下子失去了力气,一直咳嗽。谢春生还想继续说什么,看见病弱的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身体一直就不好,如今自己的决定,导致母亲的情绪异常激动,谢春生只能将话咽下去,转而安慰母亲。
夜晚,谢春生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闭上眼全是村庄那些充满血迹的屋子,和父亲的尸体。想到日本人扫荡村庄时丑恶的嘴脸,他更加想参军了,但母亲和妹妹又需要人照顾,谢春生内心陷入了艰难的抉择,几天都没睡好觉。

谢春生想参军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日本人进村烧杀抢掠一次比一次恶毒,他的内心也越来越坚定。怕母亲阻拦,在一天深夜起床,将衣服收拾好,路过厨房,看见为数不多的粮食,谢春生决定留给母亲和妹妹,空手上路。
第二天发现儿子偷偷离家,母亲内心充满绝望,她没想到儿子的想法这么坚定,尤其是没带一点粮食上路,这让她无比担心。哪有母亲会怪罪自己孩子,得知儿子离家,母亲没有其他想法,一心只盼望着儿子安全,等国家太平可以回到自己身边。
家里失去一家之主,儿子也远走他乡,只留下了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拖着病重的身体下地做农活,妹妹也失去了父亲和哥哥的疼爱,从此要扛下照顾母亲的重任,好好一个家庭彻底破碎。可因战争家破人亡的数不胜数,他们甚至都不能活下来,所以才有谢春生这种参军报效祖国的人。
谢春生踏上寻找部队的道路,也吃了无数苦头。部队哪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只要有了一点部队出现的消息,谢春生就急冲冲赶过去,结果每次都是队伍早就走了。身上没有一点粮食,只能一路乞讨,在流浪了多天后,终于在路上碰见一支正在前进的队伍。
谢春生哪里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一点不知,他只认得这是中国人的队伍,能打日本人,就冲上去说自己要当兵。而他无意间拦下来的队伍,正是国民党主力部队“钢七军”,作为先头军,着急赶往上海的他们,直接拒绝了谢春生的请求。
谢春生出来就是找部队的,找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碰到一支,怎么可能放过?他找到长官,抱紧人家的脚往地上一坐,大声喊着:“我一定要参军!我父亲就是被日本人杀死的,我一定要为他报仇,您就收下我吧!”谢春生害怕长官觉得他年纪小,还谎称自己17岁。
排长看着赖着不走,性格十分倔强的谢春生,知道许多孩子因为亲人被杀死,纷纷想着杀敌,年纪轻轻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看向谢春生,他眼神充满了坚定,排长觉得他看起来就年纪不大,但性子是块当兵的料。
队伍还得前往上海,不能带着谢春生前行,排长留给他一张纸条,告诉他:“你真的想参军的话,就拿着这张纸条在这等。我们后面还有大部队,如果后悔了,这几天你也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留下几块干粮后,排长和队伍继续上路了。
谢春生也在几天后等到了大部队,正式成为了钢七军的一名士兵。在部队的他,虚心向前辈学习作战技能。很快,上海保卫战打响,谢春生经历短暂的训练后,奔赴前线战场。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惨烈,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谢春生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他来不及害怕,只能迅速成长起来。
队友的牺牲激发了他的血性,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面,学会如何在和日军对抗中,保住自己的性命。从小就营养不良的他,身子本就比同龄人瘦小,何况当时他才15岁,扛着枪丢手榴弹,用尽全力和日军拼命。
图|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带领所有战士加入战斗。历时一个月,终于将敌军打败,谢春生恨不得赶紧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在战斗中也十分卖力。参加过数场战争的他,表现也很出色,上级很快注意到这个勇猛的战士,谢春生也凭本事一步步当上营长。
谢春生没有当上官的喜悦,对他来说,不管是营长还是士兵,都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没有区别。他的目标就是打日本人,为父亲报仇,守护自己的国家。
在日本人的侵略下,国共两党终于握手言和,联手对付日军。这场仗一打,几年就过去了,谢春生也褪去青涩,长成一个健壮的男子。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也宣布胜利,中国各地响起了欢呼声。
图|日本投降
终于结束了,总算给父亲报仇了!谢春生的心中有着无数种心情,最多的还是开心。他想自己总算可以回家看望母亲了。战争时期,国家处于安危中,他不敢脱离队伍回家,现在战争终于结束,也该回家看看母亲和妹妹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但上级每次都驳回请假申请,告知他暂时不行。战友也经常安慰他,再等等,一定能回家的。谢春生按捺住自己的思念,只能在部队边训练,边想家乡情况如何,母亲的病好了没?妹妹长多高了?在思念下,他得到的消息不是可以回家,而是需要他再次上战场。
原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贼心不死的蒋介石又想着夺权,在背地搞了无数小动作。他甚至在美国的帮助下,将部队的武器装备全换成进口的,试图靠先进的武器逼迫共产党退缩。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国民党部队一次次向共产党发起进攻。
谢春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拼命在战场上将日本人打跑后,国民党转头就将枪口指向自己人。谢春生回家的梦破碎,内心也饱受煎熬,但他只能遵守军令,随部队四处战斗。
向来骁勇善战的钢七军在和共产党的斗争中,接连吃败仗,队伍也一退再退,被逼迫到广西一带。谢春生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明明都在抗日时期熬过来了,以为能迎接光明的未来,怎么就死在内战中呢?
谢春生感觉自己就像行尸走肉,很多战士在之前还说想回家陪媳妇,陪父母。众人有说有笑想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根本没有想到因为上级领导的一己之私,导致无数战士再也无法回家,他们没有倒在抗日的战场上,却倒在了回家前。
谢春生感觉未来十分迷茫,队伍打不过共产党,自己大概要和他们一样,死在某场战斗中。他也第一次对自己参军的决定感到怀疑,自己当初拿起武器是要打敌人的,为什么现在对着自己人呢?有这种想法的不是他一人,国民党内部本就有无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坚定根本比不上共产党。
图|蒋介石
国民党军队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接连的惨败终于让搞内战的蒋介石清醒。他总算明白情势不对,但他如何甘心放弃手中的权力,他不想投降,但也反扑不了,他决定逃。做好这个决定后,蒋介石的众多亲信部队,将带不走的队伍丢弃在原地,只带少数部队一路逃亡。
谢春生所在的钢七军也被一起带走。在某一天,他随部队上了一艘船,在询问中得知,要去的目的地是台湾岛。此时,船上的谢春生也没想到,这一走回来就难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母亲和妹妹,也彻底和他失去了联系。
到台湾后,国共两党依旧处于敌对状态。在大陆,共产党对蒋介石留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追击逮捕;蒋介石也在台湾征集部队训练。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走向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解放战争也宣告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计划。
蒋介石也命令所有人不允许回大陆,也不能与大陆的人有联系,将战士们回乡的梦想彻底击碎。参军十几年,谢春生没想到自己落到这种下场,有家不能回。无数个夜晚,谢春生都会从梦中惊醒,他怕母亲不在人世,自己不能尽孝,泪水浸湿枕头,谢春生就在这座岛上等。
在这种情况下,谢春生开始学做生意,总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在台湾待久了,谢春生有时候就安慰自己,这个地名真好听;环境也不错;水果种类也很多、很甜。但这些都不能给一个思乡的游子带来慰藉,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小家,和母亲妹妹一起生活。
一眨眼,就过去了几十年,谢春生也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在台湾已经娶妻生子,但心中仍然挂念母亲和妹妹。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谢春生也不敢想母亲是否还活着,他只想找到亲人,再见母亲一面,诉说自己的不孝。
1987年,台湾和大陆再也不是隔绝状态。两岸实现三通后,谢春生立刻踏上回大陆寻亲的旅途。但时隔多年,大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谢春生没多少文化,只知道自己村上的名字,可大陆改革许久,偌大的中国,哪里能找到失散多年的人呢?
这次寻亲以失败告终。谢春生没有放弃,大陆是他的根,好不容易能回乡,一定要找到母亲。他记得年幼离家时,自己暗暗发誓:一定要打走日本人,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可如今连她们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良心不安啊!
在几次寻找都无果后,谢春生的儿女也不愿再让他折腾。但思乡之情如何熄灭!儿女没有办法,只能将此事告知社会爱心人士。当年许多台湾同胞回大陆寻亲,都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亲人,谢春生的儿女只能将希望托付给他们。

经过多方人士帮助。2008年,谢春生得到了母亲的消息,立刻前往回乡的车,见到71年未见的母亲!在妹妹的诉说下,我们才知道这位老人,靠着一股顽强的信念等着儿子归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母亲以为儿子就要回来了,还没等到儿子归乡的消息,解放战争又打响了,国民党在战败后逃往台湾。母亲哪知道儿子参军是在哪个阵营里,也不知道儿子被困在台湾,一个母亲在家乡苦等,硬是没等到儿子。
许多人都不认为谢春生还活着,但母亲就是摇头,认定儿子还活着,一定会回来找自己。她每天去村门口等候,老了走不动后,就在家门口坐着,等儿子背着行囊走回家中。本就有着病根的母亲,也在担忧下导致身体越发虚弱,只能靠妹妹照料。
71年过去了,106岁的母亲都已经直不起身子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口齿不清地讲话,就连妹妹都听不太清,唯一能听懂的就是那句念叨了71年的“春生”。
谢春生已经哭得说不出话了,他只能抱紧母亲,用拥抱诉说自己的思念。这位等候儿子多年的老母亲,艰难抬起手,摸了摸谢春生的头,面露微笑。母亲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看着儿子,像是要补完这71年的分别。老母亲等到儿子后,终于完成了夙愿,当晚就离开了人世。
二人刚见面就分离,在场人都无比难过,但对于这位母亲来说,等到了儿子,见到他最后一面,却比什么都值得。谢春生为了国家,参军的决定值得众人钦佩,可他被困几十年不能回乡也实在可怜。但正因为有无数像谢春生这种英勇的战士,才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