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公主,堪比《庆余年》中的长公主,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唐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论是朝堂上的帝王皇后、贤臣良将,还是体制外的高僧大德、能人异士,他们都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当然在璀璨的星光背后,历史的黑洞也同样引人入胜,从今天起,就让我们拨开层层的迷雾,去看一个真正的大唐。——贪吃的骆驼
《庆余年》中的长公主李云睿像一枝妖冶的罂粟,美丽的外表下潜藏着蛇蝎一般的内心。她游走在宰相林若,皇太子及二皇子之间,想利用男人的权欲,去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在范闲强大的主角光环下,她只是当了一次妖艳的背景墙。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她的角色自然是猫腻大人虚拟的,但是我在她的身上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影子,那就是唐朝的太平公主,一个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女人。
民间有句老话,“买房要看梁,娶妻要看丈母娘”,虽然这句话是民间俚语,但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毕竟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部分基因。太平公主的母亲是谁呢?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中国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没有之一,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受到的宠爱自不必说,从她当年成婚的记录中就可管窥一斑“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婚车过不去的地方直接拆,晚上照亮的烛火把路旁的树都能烤干)
如果太平公主只是一个平凡的富家女,那么她的余生基本上从成婚就算定性了。不过如果这个词从来都是为了意外做准备的。当她刚成为了四个孩子的母亲,当她的婚姻刚过了七年之痒,她的老公却因为大哥(她老公在家排第二)参与谋反而遭受连坐,最终被武则天饿死在了牢狱之中。当她听说武则天打算用增加零花钱的(食邑)方式来安慰自己时,她笑了,当然不是因为她母亲的大方,而是她感觉自己的一颗技能树好发芽了,那棵树的名字叫权利。
当武则天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并把太平公主强嫁个武攸暨时,太平公主稍稍感动了一下,她以为这是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而做的。可是她后来发现,在当武则天登基后,又把几位李姓的公主和武姓的外戚撮合在了一起,她终于明白了,母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母亲自己,母亲是想弥合李、武之间的裂隙,而她只不过是比较合适的填充剂。当她看清真相后,她下定了一个决心,要做武则天第二。
不过武则天高高在上时,她还只能当个乖女儿,毕竟她已经初窥了权力的门径。她一方面以喜好钱色以自污,一方面钱色的烟雾下,蓄积自己的力量。她还向她的母亲,进献了一些人形贡品(莲花六郎张宗昌),当武则天开心地收下女儿的礼物时,只看到了女儿的孝心,没有看出这里面还包藏着能腐蚀权力的毒药。直到神龙政变发生,她才发现,不过为时已晚,而顺利迈出了自己第一步的太平公主,却再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武则天走下神坛后,坐上帝位的是李显。他曾经被武则天从这个位子上拉下过一次,这次再坐在上面,也并没有多少喜悦,因为朝堂上他说了不算,后宫中他的韦皇后更喜欢武三思。不过太平公主并没有时间关心这个受了委屈的哥哥,她最近发现,她得到的越多,心里就越空虚,而能填补这空虚的只有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但现在她还力有未逮。武三思和韦后的势力太强,她现在只能再去找一个帮手。
当憋屈的李显死在韦后的手中之后,她和新帮手李隆基也发动了攻击,在铲除了韦后之后,她离那张椅子又更近了一步。新上位的李旦,为筹她的拥立之功“封(她)至万户 , 三子封王,余 皆祭酒 、 九卿 ”,朝堂上的大事小情,也都由她和李隆基看过之后再定。现在她和那张椅子中间只剩下一个李隆基了。她最这个年轻的侄子并不担心,无论是年龄还是心智,她都不认为李隆基有翻盘的可能。
但是她忘了自己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牝鸡司鸣”的事情虽然上演过一次,但那是千年不遇的巧合,赶上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所以当她自信满满地把平日听话的宰相们招到家中,告诉他们自己想把李隆基从太子位上赶下去时,她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当众人走后,那句“东宫有大功, 宗庙社稷主也, 安得异议 ”仍然一遍遍地回响在她的耳边。当她沮丧的时候,她总会去父母的坟前,当她再次看到那块无字碑时,她却没有像以往一样获得平静。
当她心烦意乱的回去时,不甘心坐以待毙的李隆基却在不停地做着准备。当准备好一切的李隆基进攻时,太平公主很快乱了阵脚。她惊慌失措地跑进荒山古寺,又心如死灰的引颈就戮。这个最有希望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女人死于公元713年8月1日,她的名字叫李令月。野心是个好东西,它能催人奋进,但好东西却从来不会白给,得到它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各位读者有机会穿越成李令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参考文献:《前唐书》《后唐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