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携小娇妻住进桥洞生活,一住就是10年之久,如今22年过去,他们是否还蜗居

  “我就不信我在这里活不下去!”2000年,浙江男子携小娇妻住进桥洞生活,夏天虫鼠泛滥,冬天天寒地冻,两人克服重重困难,一住就是10年之久。如今,22年过去,他们是否还蜗居在桥洞下呢?

  一天,几位大爷来到一个河道旁的小径散步,突然走到一座桥的下面时,发现那里的被胶合板挡着,几位大爷十分好奇,便从一块胶合板旁边的空隙钻了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里不知被谁装修成了一个家,先进去,看到的是一间厨房,里面有几根非常废旧、裹着一堆铁锈的钢管搭成的简单支架,从桥上扯下来的一根电线就随意地搭在钢管上,末端挂着一个颜色老旧的黄色灯泡,并用塑料布和很多破旧的木板与其他空间间隔开。

  再往前走,便来到了一个看似是卧室的地方,里面的“床”十分简易,就是几个大的旧木板放在地上,又将一些被褥铺在木板上,就是现代版简装“榻榻米”。

  床边有一个破旧的柜子,上面放着电视机,其他地方被杂物占着。

  然后,一对夫妇便从另一端走过来,见到几位老大爷还十分不好意思得笑了笑,老大爷张口就问,是不是他们一家人在这里住,两人尴尬地笑了笑。

  随后,男子便招呼着让几位老人坐下,喝杯茶,唠唠嗑。

  几番交谈下来,老人了解到,小伙名叫许金火,22岁便来到浙江打工,在这里打了将近半辈子的工,也没能攒下多少钱。

  许金火本想着打道回府,今后就安安分分地回家种地,靠天吃饭。

  后来,遇到了比他小几岁的小张,两人是同乡,父母那几年又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收成并不好,劝他们不要不去,继续在外面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几番周折,他们便决定继续留在浙江打工,两人互相依靠,一起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便结成了夫妇,一起住在最便宜的出租房里,过着最朴素的生活。

  生活也渐渐地步入正轨,孩子的到来的确是爱情的结晶,但是它对于这一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同时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一家人的吃喝、不仅要让孩子吃饱,还要让孩子吃好,那段时间里,许金火每天都在为钱发愁,华发早生。

  听到这里,几位大爷们感叹着夫妻两人的不容易,又问两人一共养了几个孩子。

  两人说,一开始只有一儿一女,想着这样就好,但是之后又意外怀了一对龙凤胎,舍不得打掉,所以现在一共养着四个孩子,两个刚刚上了中学,另外两个还小,也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上幼儿园。

  几位大爷再次感叹两人的不易,后来,许金火夫妇两人也打开了话匣子,又和几位老大爷说起刚搬到这里来的一些事。

  起初,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了出来,一家四口无家可归之时,许金火想到了之前工地施工时堆放物料的空地,也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

  他们将卧室放在围栏的一边,是为了方便通风,但是为了隐私,又在外面装上了窗帘。

  夏天为了防蚊,又在围栏上粘上了一层窗纱,睡觉时还会在床上撑起蚊帐,来防蚊。冬天为了防止冷空气,会在外侧多堵上几层胶合板,让孩子们睡在里侧,他们靠着围栏边。

  两人越说越激动,还说来到这里后,最困难的就是水电的问题,他们找了几户人家都不愿意让他们扯线,后来,到一户人家,好说歹说才最终同意。

  几个人一直聊到正午,许金火张罗着几位大爷,让他们留下吃饭,几位大爷婉拒了,说家里有老婆子在等着呢。

  自此之后,老大爷也会常常来到桥下,给许金火的孩子们带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甚至还把家里的一些合适的旧衣服拿过来送给许金火一家。

  许金火一家十分感谢,后来,了解到这件事后,也提醒他们,住在这里并不是长久之计,万一这里哪天发个大水,那可就真的晚了。

  又过了几年,正因为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和的体恤,许金火和他的妻子小张也攒了一笔钱,他们准备带着孩子回老家,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孩子渐渐长大了,住在这里也的确不太合适。

  两人回乡后,就直接开始装修老家的房子,买了新的家具,装上了空调,还为房子刷上了白白的涂料,两人幸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两个年纪稍大的孩子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两人才算是真正的苦尽甘来!

  家,是一个提起就温馨的地方,家里有亲人、有温暖、有亲情……虽然它并不大,却满满的都是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