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到底吃什么?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其来源有很多方面,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龙”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宫七宿星象,像一条南北伸展的东方巨龙,仲春卯月之初,东宫七宿中的第一宿“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预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预示着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雨水增多,农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二月初二这一天,不同地区的都要举行很多活动,来庆祝这一天。祭灶神、剃龙头,采龙气,吃龙食,放龙灯等。饮食方面,不同地区就有很多不同的讲究,我们看一看这天大家都吃什么。

  炒黄豆。干炒黄豆吃太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为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吃了干炒黄豆以后,容易引起肚子发胀、影响消化。吃的太多的话,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月二这天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所以在二月二这天吃水饺,也叫做“食龙耳”。

  吃春饼。是北京特色美食,一般在每年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也要吃春饼,名曰“咬龙鳞”。

  爆米花。吃爆米花的传说来源于武则天当皇帝时,玉帝下令三年内人间不许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偷偷降雨,玉帝得知后,将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