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神童甘罗被秦王嬴政刺死的原因?
秦甘罗到底是谁
秦甘罗十二岁封相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甘罗是秦国重臣的孙子,后来成为了吕不韦的谋士。甘罗经常出使外国,自我介绍总是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故国,因此他也常常被称为秦甘罗。
甘罗在十二岁的那年被封为了宰相。吕不韦举荐自己的门客甘罗出使赵国,秦王想要见一见甘罗。甘罗眉清目秀,秦王第一次见到他很欢喜他。甘罗在与秦王的问答中展现了他伶俐的口齿,答应了吕不韦的请求让甘罗出使赵国。
甘罗以秦国使者的身份面见赵王。赵王奇怪强盛的秦国为什么会派一个小孩子出使呢?赵王仔细地端看甘罗,只见他虽年幼却自有一股轩昂之气。赵王言语之间颇看不起甘罗年幼,甘罗反唇相讥不甘示弱。赵王问甘罗此行的目的。甘罗告诉了赵王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当太子,秦国派人到燕国当宰相,这是秦燕想要联合起来一起攻打赵国。只要赵国能够给他五座城池,秦国就不再和燕国联盟。甘罗更怂恿赵国去攻打燕国,赵王听了甘罗的话很高兴,果真照着甘罗的话做,在甘罗离去之前还送给了他很多金银珠宝。赵国打下了燕国数十座城池,将十一座送给了甘罗的国家。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十余座城池,甘罗回到秦国后,秦王对他赞不绝口,感叹道小小的年纪却具备这样的智慧。秦王将甘罗封为了宰相。甘罗的才能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热播《大秦赋》的最新剧集中,神童甘罗出使赵国舌战赵王,使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十几座城池。
甘罗回国后面见秦王嬴政,却在秦王面前丝毫不谈王上,言必称相邦。
随后剧情便直接跳到了秦王手执血剑,甘罗倒在血泊之中,吕不韦急忙赶来的场景。
而嬴政为何要杀甘罗呢?
影视剧中演绎,表达的是嬴政杀甘罗,是杀鸡给猴看,也就是杀给吕不韦看的,所以在剧中吕不韦才急忙向秦王说:
“甘罗为秦臣,生死早已交由大王,臣也是大王之臣,即便哪天大王想要我的性命,臣亦当伏诛”
此话一出,剧中意图便非常明显,甘罗是嬴政杀给吕不韦看的。
而在真正的历史上,神童甘罗少年拜为上卿,却在建立功勋之后,史书却再无记载。
那么在历史上,甘罗到底是为何死的?虽然至今仍无定论,但目前约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甘罗少年得志,然而看透秦王的残暴,有了退隐的心思。一次秦王宴会,甘罗计上心来,竟当着秦王的面摸了王妃的腿,秦王怒不可遏,顺手拔剑便刺死了甘罗。
然而这种说法却不值得深究,因为甘罗当时十二岁,而秦王嬴政也不过是十五岁,若果真事实如此,以现代人看来,完全是两个孩子在打架。
之所以会有此种说法,其实更多的是后人把他的死归咎于秦王政,想以此突出秦王嬴政的残暴无道罢了。
第二种说法是,甘罗因病而死,在《鄢陵地名志》中曾有记载,甘罗被拜为上卿之后,虽然想大展宏图,但天妒英才,不久之后便得了重病而亡。
他的父亲把他的灵柩送回了鄢陵县张湾村,由于甘罗功勋卓著,当地的百姓便将张湾村改成了甘罗村。这种说法是除阴谋论以外最可能的一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也是除了病故最大的一种可能就是,甘罗是嬴政与吕不韦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吕不韦封侯拜相后,广招天下才子于门下,而甘罗靠着是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又在吕不韦面前侃侃而道,被吕不韦招在门下,担任少庶子之职(秦朝时候是掌管太子的诸庶务的人,还有就是年轻的家臣)。
而神童甘罗也不负吕不韦厚望,令他年少成名的两件功勋都是在吕不韦的门下建立的。一件是为吕不韦说服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另一件则是出使赵国,兵不血刃就为秦国赢得了十几座城池。
吕不韦曾这样评价甘罗:“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如此高的评价,再结合甘罗的身世,虽然是前秦国丞相甘茂之孙,虽然甘茂被人陷害后全家逃到齐国避难,但在秦国的外臣一派,甘家的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而吕不韦却大胆启用甘罗,一则显示自己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二是拉拢与自己一样的外臣一派。
其实在甘罗被拜为上卿时,秦王嬴政还并未亲政,那么这一任命一定是吕不韦的授意。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
恰在此时,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而吕不韦也牵涉其中。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秦王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遭到了贬谪,如果这个时候的甘罗还活着,也应该是满18岁了,而此事之后各种史料再无记载。
因此最大的可能是,作为吕不韦的得意门生,神童甘罗一定也是被牵连了,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 ,自然不能让其善终,甘罗突然被杀,可能也只是秦王随口找了个由头罢了。
虽然在《大秦赋》的演绎中,秦王嬴政朝堂手刃神童甘罗,但细究起来,这一情节结合了第一种及第三种说法,也不失为一种艺术化的展现(甘罗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