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一生所爱的周星驰,电影里讽刺了所有,唯独没有讽刺爱情
错过一生所爱的周星驰,电影里讽刺了所有,唯独没有讽刺爱情

为什么说周星驰讽刺了所有,却唯独没有讽刺爱情? 1995 年《大话西游》之后,周星驰突然变了,每出一部作品都极具讽刺性。 1996 年的《食神》,看似是餐饮,实则影视了当年影视夜,他饰演的史蒂芬州虽在其位,却有名无实德不配位,虚假人设包装,花钱做戏给他人看。
这不就是圈子里常用的营销手法吗?可即使花样再多,没有用心,照样是失败品。经历大起大落后,尽管史蒂芬州有了真材实料,可最终的食神却依旧是糖牛。

就如同香港影视圈的各种头衔,其实早已内定好,我们看到的晚会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影片中周星驰的一番话,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没有食神什么,或者人人都是食神。老爸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是死神。电影里的史蒂芬周用心做菜,戏外的周星驰用心演戏。只要用心,人人是食神,人人是影帝。
从星仔到星爷,周星驰缔造了无数经典,无论演技还是票房影响力,几乎是那个年代的顶流。可遗憾的是,只拿过一个金像影帝。 1999 年,周星驰拍了一部以王命名的《喜剧之王》,虽然拿下了票房冠军,结果却连个提名都没有。可想而知星爷是有多感慨。

教堂里的枪林弹雨,翻拍的正是喋血双雄。总是模仿他人,惋惜没有创造力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感叹香港电影呢?当尹天酬来片场寻求机会,导演看到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是两年前,我就一刀捅死。间接表明了早年香港娱乐圈的黑暗。领盒饭时被场务痛骂就算喂狗也不会让跑龙套的吃。
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剧组,周星驰所表达的含义无不是在讽刺。当年的香港电影《少林足球》中,他是一个身无分文又抱有远大志向的小人物。当看到背着垃圾袋在橱窗前看鞋子的周星驰,售货员的一个小动作成了全片的经典。对穷人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同样的手法,周星驰还用在了《长江7号》中。

贵族学校里脏兮兮的小迪,就连老师都在嫌弃他。当小迪想帮老师剪钢笔,老师和售货员做了同样的动作。不要走过来,放下。好的。露骨又夸张的手法,周星驰毫不掩饰地对现实进行了喜剧的丑化。《九品芝麻官》中,虽然包龙星的父亲救过刑部尚书,可在底层恩人和高层同僚之间,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知恩不报,落井下石,官官相护,无可奈何。包括经典作《功夫》、《西游降魔篇》、《美人鱼》。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几乎所有主人公都是底层的小人物,就像一面镜子,用来反射现实的悲处以及强烈的求生欲。而我们所看到的,那必然是周星驰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周星驰每部电影上映,总会引发不小的轰动。

最开始只懂捧腹大笑,可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社会的适应,渐渐发现周氏无厘头变了味道,有嘲讽,有悲欢,有现实。可最终,他又给予了我们勇气,告诉所有人不管怎样,都要善良。纵观兴业的导演生涯,唯独没有讽刺的,只有爱情。 1990 年,周星驰第一次被问什么时候结婚,周星驰却回答:
“事业有成才能说结婚,可等到他事业有成时,却已然满头白发”。当有人再次问及同样的问题时,周星驰的眼中只剩下悲伤无奈。
不是吧,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而已。嗯,我觉得是运气吧。

“假如我可以再重来的话,我就不要那么忙了。或许曾经错过的那个女孩,是她对爱情最后的幻想”。 1988 年,周星驰遇到了罗慧娟,几次合作不生情愫,迅速恋爱。 1992 年两人分手,而这一年也是周星驰年。周星驰对电影是出了名的认真执着,再加上事业上升期,所以当罗慧娟提出结婚时,周星驰思虑再三,只回了一句:神经病。
可就是这随口而出的 3 个字。让他追悔一生。之后的莫文蔚、朱茵,虽然走进了周星驰的生活,但却从未走进他的内心。直到此时才幡然醒悟,自己错过的是一生所爱,失去的爱情变成了奢望,周星驰只能将内心情感寄存在电影中。从此,罗慧娟若有若无的影子,就一直伴随着周星驰喜剧之王中那句经典对白。早在两人初次合作时,罗慧娟就问过周星驰,只不过想要的答案却迟到了 10 年,我养你。

2010 年,罗慧娟确认癌症的那天,恰巧是周星驰的生日。《西游降魔篇》中段小姐有这么一句台词:我有个小理想,可以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跟他一起组织家庭,生个小宝贝,简简单单的过生活,那个人就是你。而玄奘的回答正是周星驰追悔莫及的三个字:神经病。主题曲星爷再次启用了那首《一生所爱》,只不过将原版歌词改成了从前。
直到现在,爱还在。本想带着电影的爱情表达心中的爱和歉意,可最终罗慧娟没能等到离开了人世。痛失挚爱后,周星驰也终于参透。一万年太久,爱只争朝夕。周星驰对电影有对生活的感悟,也藏着对爱情的遗憾。或许这就是他讽刺了所有,却唯独没有讽刺爱情的原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