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了什么:一边写人 一边写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的核心是人,纪传体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以人物为中心记录历史。《史记》堪称一幅社会人物群像图。一方面,《史记》刻画人物个体形象时详细而全面。另一方面,《史记》将形形色色的人物写进书中,所展现的社会风貌极为全面。司马迁笔下,各阶层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详略不同地记载了四千多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秦始皇画像
一、记录帝王将相,描绘三千年历史画卷。
帝王君主既有尧、舜、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赵武灵王、秦孝公、秦始皇、汉武帝等成就大业的贤能君王;也有夏桀、商纣王、周幽王、齐懿公、晋灵公、楚怀王等或昏聩或暴虐的君王。记载了伊尹、管仲、吴起、孙武、商鞅、廉颇、白起、王翦、吕不韦、萧何、韩信、晁错、李广等贤臣名将的事迹;也不乏靳尚、郭开、郅都、张汤、邓通等奸佞、酷吏和幸臣的形象。司马迁对帝王将相的刻画,以人物生平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呈现了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梳理出三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脉络。
荆轲刺秦王
二、各色人物,粉墨登场
每一类人物,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司马迁描写人物时,将笔触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色人等,各着 笔墨,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历史进程的各个方面。百家学者、说客、策士、游侠、隐士、豪绅、商贾、医生、优伶、卜筮、农民、妇女等无所不包。孔子、老子、范蠡、白圭、郭解、扁鹊、司马季主、优孟等在历史上或显或隐的人物都出现在司马迁的笔下。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描绘了172个女性形象。司马迁笔下的妇女,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吕太后、窦太后,也有乱政擅权的骊姬、郑袖等人。民间女性形象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救韩信于饥馑而不求回报的漂母、挺身救父的缇萦、为追求爱情而月夜私奔的卓文君。司马迁往往是寥寥数笔,就描画了一个民间妇人的形象,以此展现历史演进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多个侧影。
纪传体所记各色人物,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个体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环境、人生际遇等等,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展现出大历史和大社会的不同侧面。因此,相较于记事和编年两种著史体裁,纪传体能够容纳更加丰富的历史素材,使史书能够囊括更多的内容。《史记》内容也就包罗了历史进程的诸多方面。
扁鹊雕像
三、世间万象、融于人事
天文、地理、经济、科技、文学、艺术、文化、宗教、民族、风俗、医学、军事、建筑等方面,都被具体而生动地载入人物传记中。
比如,关于战争的记述。一百三十篇中,有八十二篇记载有战争的内容,总字数约十万字,记载了六十多位长于兵战的人物,记载战争五百余次,为研究我国古代战争史、军事思想、军事家生平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又如,《儒林列传》既简述了儒家学说兴起的过程,又记载了汉初多位儒生的事迹,也反映了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汉王朝治国方略的过程。单纯以思想史的视角考量,《儒林列传》与《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综合起来,就能够梳理出儒家兴起与演化的脉络。如果把儒家相关篇章与《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苏秦列传》《张仪列传》等列传综合起来,就能够形成一幅先秦时期儒、道、墨、兵、法、阴阳、纵横等诸子学说的全景图像。
再如,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大量的历史细节随文而录,《扁鹊仓公列传》中就记载了各地风俗: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各位朋友,《史记》里还有哪些人物故事,欢迎交流探讨。
举报/反馈